从“外部研究”走向“内外结合”——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简评
2015-03-18向点思
向点思
从“外部研究”走向“内外结合”——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简评
向点思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 414000)
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研究”到“内外结合”的转变过程。1990年代以前的教材侧重于“外部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1990年代以后的教材有所继承与创新,一方面继续重视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回归文学本身,揭示文学的审美性及文学语言的特点,并实现了对文学研究的“内外结合”。
外部研究;内部研究;湖南高校;文学理论教材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当代社会政治的向前发展,文学理论界经过严寒冰冻之后恢复了勃勃生机,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随之出现了一个腾涌繁盛的局面。湖南高校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上也不甘寂寞,纷纷借势出手,“纵辔以骋节”,“望路而争驱”(刘勰语)。粗略统计,从1980年至2010年的三十年间,湖南高校所主持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不含参编)有12种,分别是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集体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易健等编的《文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初版),易健主编《文艺学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初版),樊篱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初版),邹豪生、刘泽民、孙文愿主编《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初版),欧阳友权、季水河、夏昭炎、余三定主编《文学原理》(南方出版社,1999年初版),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岳麓书社,2000年初版),余三定主编《文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欧阳友权主编《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初版),成远镜、佘向军主编《文学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初版),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初版)及季水河主编《文学理论导引》(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初版)。而1949年至1979年,湖南高校主持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只有两种,分别是樊篱编《文学概论》(1955年内部印行)和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著《文艺理论》(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
综观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的文学理论教材,以1990年 为前后两个时段的分水岭,可以看出这些教材内容的变化,观念的更新和话语的转变,从前一时段偏重“外部研究”逐步过渡到后一时段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一、1990年代以前侧重于“外部研究”的教材
“所谓文学的‘外部研究’侧重的是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1]8而“内部研究”是指针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要求高度重视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属于文学自身的因素”。[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之风吹皱一池春水,政治上的变革带动了文学上的变革,文学理论逐渐摆脱外来的羁绊和干扰,变得自由活泼起来。但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并不像夏天的雷阵雨顷间烟消云散,它有一个循序渐退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消失。19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两本文学理论教材依然受到了旧有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从外部切入文学,这在教材的多个“点”上都表现出来。
以《文学理论基础》为例,第一章标目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第二章为“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文学与经济基础、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文学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文学要坚持党性原则;第三章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方向”,认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方向”;第八章为“文学的创作方法”,认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方法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第十章是“文学批评”,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都要通过文学批评宣扬本阶级的文学创作,打击敌视自己阶级的文学创作,宣扬本阶级的文学思想,打击敌对阶级的文学思想,从而促进本阶级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使文学更好地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无产阶级文学批评是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27文学批评的标准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易健等编《文学概论》在第十章“文学批评”中也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第十一章为“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认为社会意识对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有“巨大作用”,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可见,上述教材主要是将文学与社会、阶级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基本问题展开探讨,也就是说始终围绕着文学的外部问题转来转去,而较少触及到文学本身的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的外部研究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中外文学发展的实践证明文学不可能脱离与现实、生活、历史、时代的紧密关系,文学也不可能间接地、明显地或者隐晦含蓄地打上政治、阶级的烙印。将文学孤悬起来关进铁屋子里,斩断文学与时代、社会关系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极端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分强调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势必会掩盖甚至淡化、忽略对文学本身的理论研究,其结果是使文学丧失了文学作为文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学性。因此,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有机结合,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是文学研究的方向。1990年代以后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正是沿着这一“内外结合”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实际上,对于文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学性”,1980年代的教材也有一定程度的介入。易健等编《文学概论》较之《文学理论基础》做得更好一些。前者明确提出“文学是社会生活审美的反映”这一命题,将“审美”与文学的本质有机勾联;第二章“文学的形象与典型”,集中探讨了“文学形象”与“典型”这两个审美范畴。虽然篇幅有限,但小荷已露尖尖角,开始在文学观念中注意从文学本身出发来思考文学的问题,为后来的“内外结合”打下基础。
二、注重对文学研究“内外结合”的教材
历史的车轮驶入199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深度改革不仅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也给文学研究带来了看得见的红利。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向“内外结合”的转型便是“红利”之一。一方面,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教材继续沿着“外部研究”之路向前并加以发展。如易健主编的《文艺学原理》作为199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教材,第一编“生成、特质论”将文学置放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加以观照,探讨文学与经济及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认为文学具有社会意识属性和阶级性;樊篱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中,也认为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赵炎秋主编的《文学原理》在承认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同时,增加了“文学的生产、消费与传播”一章,探讨文学与市场及文化产业的关系,对“文学传播”、“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等新名词作了具体介绍。
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教材与时代、社会的联系仍十分紧密,不仅对前期教材有所继承,还有所发展创新。但是,“外部研究”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份额越来越小,空间变得局促,呈现出明显的弱化倾向。
另一方面,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教材在弱化“外部研究”之时,进一步强化了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内部研究”,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教材编写者看来,文学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性质,更具有审美特质[3]。“审美”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而不是其它的根本所在。从19世纪的后半期开始,西方文论发展史上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论和唯美主义文论,进入20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文论,其共同之处是把文学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教材编写者由此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受其影响,“向内转”成为1990年代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主旋律,“审美”的理念深入人心。
易健主编的《文艺学原理》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的社会意识属性与审美属性的统一,而文学的一般审美特质具体表现为“审美的创造性”、“审美的情感性”及“审美的形象性”;樊篱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持论相同,认为文学既具有意识形态性又具有审美性,“文学的审美性涵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或者说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就存在于它的审美性之中”。[4]39而文学创作是创造审美价值的精神活动,文学欣赏也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赵炎秋主编的《文学原理》也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审美是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理论教材对于文学内在特质的普遍认识,它像一根红线贯穿教材的始终。
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多元的,除了审美,赵炎秋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语言也是“文学的另一重要的本质与特征,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5]19将语言要素上升到文学本质层面,改变了将语言单纯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中介”的传统看法;季水河主编《文学理论导引》在第三章“文学语言”中还进一步探讨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认为文学语言有五个特征,即形象性、审美性、模糊性、暗示性和陌生化。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三、结 语
三十年来,湖南高校所编的文学理论教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摒弃了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从初期的侧重“外部研究”,逐步过渡到后期的“内外结合”,教材的视野变得宽广,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牧野与田园。其成功的经验将进一步促进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为编写出更高质量、更具特点的教材提供参考和借鉴。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文学理论基础(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冯夏根,胡旭华.罗家伦与文学革命[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J].2015(1):59-63,139.
[4]樊篱.文学理论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赵炎秋.文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新玲)
Innovation from “External Study” to the “Internal-External Unification Study”: A Comment on the Textbooks of Literary Theory Compiled by the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in the New Era
XIANG Diansi
(Yuey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Yueyang, Hunan 414000)
The textbooks of literary theory compiled by the universities in Human Province have undergone the innovation of “external study” to “internal-external unification study”. The textbooks of literary theory before the 1990s focused on “external study”.The post-1990s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on one hand, have both inherited and innovated the previous textbooks,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literature with the times and the society; on the other, the study returned to literature proper, focusing on uncovering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language. Hence the “internal-external unification study” in the literary studies.
external research; internal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Hunan; textbooks of literary theory
G64
A
1009-8135(2015)04-0153-03
2015-02-19
向点思(1991-),女,湖南岳阳人,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