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教育中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2015-03-18刘一春李林烛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惩罚儿童家长

刘一春 李林烛



论幼儿教育中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刘一春 李林烛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家庭教育中,惩罚是家长对孩子实施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合理惩罚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不恰当的惩罚教育直接危害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家长如何理性实施惩罚教育来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惩罚教育;幼儿发展;教育方法

一、对惩罚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一)惩罚的定义

关于“惩罚”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辞海》中,“惩”指戒止、惩罚、苦于。“惩罚”即惩戒,惩罚过错,警戒将来。也指引以为戒,即以过去的失败作为教训[1]3653。《教育大辞典》中,惩罚与奖励相对,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为减少某种行为重现概率而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2]176-177。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惩罚持有自己的观点。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应该树立权威的思想,儿童必须绝对服从权威,接受教育者的管理。他提出了一些惩罚教育的手段,并认为这些教育惩罚有利于儿童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是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主张尊重儿童,但儿童也必须接受服从的教育。当儿童犯错误时,应该接受教育者实施的惩罚。心理学家斯金纳反对教育中的惩罚手段,他认为惩罚对儿童的教育效果不明显,他主张通过强化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儿童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给予不理睬,以消退儿童的不合理行为。虽然反对惩罚手段,但是他仍然将惩罚作为行为矫正的一种手段[3]。

综上所述,文章认为惩罚是指为了减少儿童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和行为,给予一种消极的、否定的刺激和反应。惩罚应该以教育为目的,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点,尊重儿童人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合理惩罚教育与不合理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惩罚教育指惩罚既是合法的、合道德的,又是有教育性的。不合理的惩罚教育是指违反法律规定、道德规范或违背教育规律的惩罚[4]。家庭教育中,不合理的惩罚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据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家庭暴力颇为突出。33.5%的女童和52.9%的男童,一年来曾遭受过父亲和母亲的体罚。儿童频遭家庭暴力的原因,与我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方式不无关系。许多“狼爸虎妈”在对孩子实施体罚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最终酿成悲剧。比如惠州一位“虎妈”因5岁女儿“不听话”,对孩子进行毒打,导致其从阁楼摔下,最终停止了呼吸[5]。另外,家长对孩子一味地表扬和赏识,影响孩子坚强的性格形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培养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大学生频繁失联以及频繁自杀与学校和家庭的不合理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孩子从小被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惩罚与奖励教育,如何理解惩罚教育,显得极其重要。

文章认为合理的惩罚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体罚教育。体罚教育是一种不科学的变相伤害儿童尊严和人格的教育方式。体罚教育使得儿童缺乏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甚至儿童模仿大人的这种暴力行为并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体罚教育与我国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合理的惩罚教育是一种尊重儿童,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实施惩罚,以防止儿童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教育方式。合理的惩罚是以教育为目的,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合理的惩罚教育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又能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合理惩罚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惩罚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合理的惩罚教育有助于儿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使儿童成就健康的人格[6]94。由此可见,合理惩罚教育对幼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幼儿的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幼儿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探索,而且还与同伴、教师以及父母等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表现。个体社会化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违背了这些规范和准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倾向”。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有形的结果(处罚与奖赏)或根据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来揭示行为的好与坏。凡不受惩罚和服从权威的行为都是好的,认为受到来自权威者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权威者一般是父母或者教师。行为动机是避免惩罚[7]。这一阶段与我国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相对应。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制力薄弱,缺乏是非善恶观念,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家庭作为幼儿个体社会化的首个场所,当幼儿出现这些违反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时,家长要对其实施合理的惩罚教育。通过惩罚教育,幼儿认为受到来自家长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将好的行为标准逐渐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幼儿犯错误后受到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要让其明白有过失就要对此负责。从而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他们不适应竞争激烈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有着直接关系。现今很多人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而反对惩罚教育,对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教育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父母的过度保护造成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甚至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有利于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有利于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上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个体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个体行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8]。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可以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受到惩罚后,他的心理受到了外部刺激的冲击,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适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9]。由此可见,惩罚教育对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三、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惩罚对于教育而言,如何存在与运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卡连柯说:“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家长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笨拙的家长不合理地、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10]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方法。

(一)惩罚的目的是教育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之所以要实施惩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并逐渐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更应该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惩罚的目的。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只罚不教、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幼儿实施不合理的惩罚教育,导致幼儿身心疲惫,同时也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为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对幼儿采用合理的惩罚手段。

(二)惩罚坚持一致性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式上常常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容易使得幼儿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对孩子实施惩罚教育的问题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达成一致观念,而不能出现为了袒护孩子而指责惩罚实施者的现象。只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统一科学意见,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惩罚要适时适度

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惩罚需要适时适度,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坚持这一原则。当幼儿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进行教育,不能延迟教育,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幼儿的思维发展不具有守恒的特点。家长要敏感地察觉教育契机,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对幼儿实施教育。当幼儿犯错误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使用惩罚教育,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说教无效之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对自己不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错误的改正。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也要注意惩罚的适度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惩罚过轻,教育效果不明显,惩罚过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当幼儿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有所认识时,惩罚教育就应该适可而止。

(四)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沟通、感化、引导、说服等教育方式。现实生活中,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可以结合使用[8]。何时进行惩罚和赏识,都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科学灵活地使用这两种教育手段,从而达到一种有效教育。

奖励和惩罚在幼儿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奖励的过度使用对幼儿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惩罚的合理使用是行之有效的。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使用合理的惩罚方法,如何将奖惩有效结合,都值得我们思考。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聂妮.幼儿家长奖惩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何齐宗,肖庆华.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9):21-24.

[5]椿桦.反家暴法该怎样驯服“狼爸虎妈”[N].广州日报,2014-11-26:2.

[6]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7]朱家安.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谈现代德育观的建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38.

[8]柴玲玲.试论家庭教育中惩罚的理性回归[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51-53.

[9]陈运普,董惠玉.城乡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31-33.

[10]端木秀梅.做一名智慧的家长——浅谈家庭教育中惩罚的艺术[J].幼儿博览,2014(2):8-9.

(责任编辑:张新玲)

Rational Use of Family Punish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IU Yichun LI Linzhu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Parental educ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punish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ducate children and the appropriate use of punishment is really instructive to children, while inappropriate use will do harm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ational use of punishment in the happy growth of children.

punishment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promotion; educational methods

G61

A

1009-8135(2015)04-0147-03

2015-04-20

刘一春(1993-),女,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学前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惩罚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神的惩罚
我心中的好家长
Jokes笑话
惩罚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真正的惩罚等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