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金翼》的人类学价值
2015-03-18潘爽
潘 爽
浅论《金翼》的人类学价值
潘 爽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我国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用英文写成并出版的人类学著作《金翼》,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金翼》通过对福建湖口镇的黄东林、张芬洲两家在辛亥革命后三十多年兴衰的描写,横向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农业、商业、宗族、礼仪、婚姻、法律、教育、信仰的历史画卷,其写作方式独特新颖,内容丰富详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金翼;家族;小说体;社会平衡理论
《金翼》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用小说体写作,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人类学专著,成书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包含着作者林耀华先生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主要涉及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开始这一段时间,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1]。
一、《金翼》的文化价值
《金翼》一书分21个章节,以记叙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黄东林以及他所创建的“金翼之家”从诞生到发展的故事。黄东林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从家庭和乡村出发一步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从在茶馆贩卖花生,到去湖口镇做大米、咸鱼、药铺的生意,再到在福州城开展咸鱼和钱庄交易,并经历了打官司、大米沉船、分家、小儿子被劫、被军官诬陷、五哥之死等等一系列沉重打击,但又屡次在灾难中重新振作维持金翼之家。林耀华先生在序言中提到:“我本人出自于这同一社会,以其参与者的身份,‘自观’地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既有直接的、从该社会内部进行的观察,又运用了科学的方法,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2]《金翼》副标题为《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包含内容十分广博,不仅描绘了许多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详尽记述了大量具有浓郁地方性色彩的其他与家庭有关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诚如美国汉学家和中国历史研究学者德尔克•布德所言,对于人类学研究和社会学者而言,中国无疑是令人惊奇的丰富宝库。在几乎任何一座小村庄里,我们都能发现高度的精细成熟和复杂文明的社会,同时,原始的特征和机制可往前追溯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3]。本书细致描绘了福建闽江中游农村的风貌,涉及农业、商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多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画卷,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和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二、《金翼》的家庭结构
书里涉及的主要场所是湖口镇的一个河港,离林耀华先生出生的村庄只有3.2公里远,距离东南沿海重镇福州这一重要港口有129公里。故事围绕黄东林和张芬洲的事业以及各自的家族和生活展开[4]。
黄东林生于大约1870年,他是以与贫穷和困苦作斗争的年轻农夫面目出现的。他与张芬洲在镇上小店的合作,使得他们成名致富,他们的家族也受益颇多。黄家因此有钱买房置地,他们的房屋是一处宏伟华丽的高屋华厦,作者度其地势样貌,用象征手法为它取名“金翼”。斗转星移世事无常,黄张两人用船运做稻米和咸鱼生意,结果遭遇了许多难处。芬洲虽然是湖口店铺发起人之一,但他不幸遭遇家事缠身,随着环境变化,商铺运营也超出了他的设想范围,以至于后来他不得不退出。到了30年代,芬洲绝望离世,家族陷入穷苦境地,儿子也因为各种内外因素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黄家则幸免于难。东林于诉讼案中成功脱身,控制住了家族内部的纷争。东林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开拓进取,和朋友携手共赢,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芬洲家房屋破败失修,寡妻养子捉襟见肘,生活拮据,只好回到远方娘家,令人唏嘘。而东林家却蒸蒸日上,不仅同社区内外搭上关系,还与地方军政势力相周旋,达到富足巅峰。
林耀华先生用社会平衡理论解释了这些家庭的历史[5]: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直到被一些干扰打乱,自此一个新的平衡状态逐渐出现。这一理论强调,在研究和解释大规模社会变迁时,物质文化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具有很大价值。但它不足以解释涉及个人或小团体的行为发生更微妙的变化。分裂后的家庭,有的兴旺发达,有的衰败消亡,而黄张两大家族分别代表了兴旺和消亡。传统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变化过程。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与维系的描述,以一种相对静态的视角来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6];而林耀华先生的“平衡论”则主要用来解释人际关系形成后的发展与变化,是以动态的视角来看社会的变迁。在东林打官司的章节中,对地方官吏在逮捕欧阿水一行人的刻画上,即验证了“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东林在经营店铺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差序格局的波纹中徜徉,其经营管理权力的分配也与差序格局的结构基本吻合。手握权力经脉的中心人物通常是年龄最长的男性家长,家族成员则垄断其余重要权力。一般而言,成员与家长亲缘关系的疏密程度,决定在差序格局网络中的位置,也直接影响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大小。而非家族成员往往很难掌握核心经济权力。
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乡下的家庭可大可小,小家庭无足轻重,位微言轻,而有钱的地主乡绅阶层则像个小国一样。在穷乡僻壤的乡土社会,对于多数是文盲、熟知礼俗却不懂现代法律的农民,官僚阶层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因而在执法过程中的腐败、急于求成、敲诈勒索自然成为书中社会的一部分。差序格局在黄村和湖口镇之间同样存在。从土匪军官,到地主长工,再到东林小哥,他们之间的联系源自乡村,并一代代向外扩散开来。这种格局也许达不到乡土社会中宗族内部彼此忠诚的程度,但它总是以相互帮助、礼尚往来的形式,维系这张关系网的平衡。
三、《金翼》的叙述方式
跟其他人类学著作相比,《金翼》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7]。林耀华先生把文学性的语言融入到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调查材料中,以小说式的体裁深入展现中国二十世纪初福建省湖口镇附近一个叫黄村的地方,张黄两个家族的兴衰史,生动形象地展示两个家族命运的跌宕起伏,和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金翼》主旨当然有别于真正的小说创作,林耀华先生透过小说体的陈述把人类学擅长的文化与社会诠释提供给读者,成为现代人类学文化表现实践的先行作品[8]。
作者同时触及到了新引进的技术对这种比较落后农村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蒸汽船,它能承载更大负重,航行速度是中国旧式平底帆船的五至六倍。东林预见到了采用这种新设备的优势,并在它刚刚从外国进口就出手购买。当时水上运输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商铺都被迫破产倒闭了,但东林的生意却没受影响,日益兴旺[9]。另一方面,旧式传统对于新进技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七艘汽船被整个家族严格管理使用,各位汽船主人很难组织形成一个现代化企业,用法律形式来保护乘客和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家庭式的生意也成为当时典型的中国移民们的企业模式,比如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
轮船公司的管理制度最终还是卷入诉讼风波,于是林耀华先生在经营模式的家庭温情中加入了现代公司的元素。最终这项利润丰厚的业务走到破产的边缘,很遗憾最后一章中只简单组织了一些事实,没有深入分析,毕竟其他章节都是两个家族及相关的生活史唱主角。
《金翼》的题材非常丰富,客观描述了土匪侵犯和内战爆发,政治腐败和法院运转,中国农场上的辛劳耕作。还展现了芬洲支线与湖口镇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一年一度的各种习俗和节日,同姓村落与四世同堂大家族的亲属关系和利益纷争,推出了各辈亲属及人际网络中栩栩如生的数十个人物形象。同时涉及旧式传统生活方式和引进西方新思想新技术后的碰撞(比如自由恋爱代替包办婚姻,轮船代替拖船),中国南方乡村的出生(包括接生、洗澡、满月、周岁等)、婚姻(提亲、换贴、算命、订亲、喜宴、回门等等)和丧葬仪式,以及其他不胜枚举的有趣话题。本书结尾定格在日本战机从空中掠过,孙子在地上焦急仰望的画面上。老人静静转过去告诫孙辈们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
四、结 语
《金翼》一书以福建古田黄村两大家族生活史为主线,内容丰富庞杂,可由视角各异而得出不同观点,还可以从各类仪式习俗中接触到二十世纪中国南方乡村的风土人情,可以探讨延伸至诸多领域。2012年南方都市报记者去采访了金翼林家,文章写道:“林荣昌(东林的孙子)带着访客回到金翼之家。冬日的暖阳透过屋顶的残垣乱瓦,打在老人皱巴巴的脸上。他把身体倚在一根随手捡来的竹竿上,眯缝着眼环顾四周,陷入深深的感慨。[10]”在《金翼》之后的几十年里,从低谷到全村首富到十年前银耳生意毫无利润可赚,现在又进入了稳定的时期,林昌荣说,“以后的事交给以后的人去办,现在我总算可以坦然下去面对爷爷了。”金翼家族的缔造者若是能听见这番话,想来也是会点头赞同的。
[1]林耀华.金翼[M].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Yueh-Hwa Lin,The Golden Wing,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M].London:Routledge,1998.
[3]Derk Bodde,Review on The Golden Wing,a Family Chronicle[J],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1946,48(1):112-114.
[4]Lewis S. C. Smythe, Review on The Golden Wing,a Family Chronicle[J], Far Eastern Survey, 1945,14(15): 215-216.
[5]J. Stewart Burgess,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9,12(2):321-322.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胡珂.浅析《金翼》中的农村家族和家族主义现象[J].新课程:下,2014(7).
[8]栗玮,张谊洲.浅谈《金翼》中折射的家族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9]胡鸿保,李红武.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0]饶德宏.金翼林家艰难重生[N].南方都市报,2012-09-22.
(责任编辑:郑宗荣)
The Uncovering of the Anthropological Value in the Novel of
PAN Shu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 novel in English by the Chinese anthropologist LinYueh-Hwa, is a work of anthropological sense, casting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academic circles both home and abroad. It describes the vicissitudes of two families, the Huangs and the Zhangs, in the more than 30 years of Post-1911 Revolution. It is a historical picture with the full manifestation of the then agriculture, commerce, clan, etiquette, marriage, law, education and beliefs. With unique and novel writing style and rich contents, it is of highly literary value.
; family; fictional style; social balance theory
I206.6
A
1009-8135(2015)04-0063-03
2015-03-11
潘 爽(1989-),女,重庆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