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5-03-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刘 羡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刘 羡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近些年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新思想不断涌入我国,在社会价值观纷繁复杂的今天,怎样让大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产生共鸣,是当下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工作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与价值观有关的相关概念、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几个问题出发,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路径进行相应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路径

几十年前,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步伐,中国开始重新走向世界,随之而来的,其他国家的经济、科技以及技术等开始不断地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风潮也逐渐被国人所了解,然而,这些新进入我国的文化良莠不齐,一些人由于思想意志薄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因此,在社会价值观纷繁复杂的今天,怎样让大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产生共鸣,是当下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工作所要关注的重点。

一、与价值观有关的相关概念

1.价值与价值观是什么。通常情况下,价值与价值观这两种概念是被联系在一起的。在相关的哲学书籍中,对这二者的定义的大意是:价值表示的是主题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经常指的是客体通过自身固有的属性与功能使主体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主体在某方面的特定需要经由客体得到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在这里,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于其他事物能够对人所起到的作用、价值以及意义的一些态度、观点及看法。价值观在每个人的世界观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人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会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观。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各种文化的积累所形成的产物,同时它也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价值在这个群体的思想中所形成的反映,价值观还会对人们如何评价以及认识价值的相关活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相关核心价值体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仅仅指某一时期中的某一价值观念,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具体内容,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对于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观点以及总体的看法。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价值观都被分为核心价值观以及一般性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起到支配作用且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核心理念,还是社会需要普遍的、长期的遵守的一种基本的价值准则。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起到支配作用并占据统治地位,能够科学地、深层次的解释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因而它是在马克思理论的相关体系中承担核心地位的一种价值理念。

3.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在这里,大学生本人在现实社会中身处的具体位置以及集体、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指的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它在大学生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才成人问题起到决定作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决定着大学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也关系到共产主义的目标以及和谐社会能否实现的问题。

二、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我国历来对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相关教育工作以及如何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给予高度的重视,实践结果证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中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当下新的历史趋势前,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大学生自身拥有的价值观的新情况,总体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中主体部分仍然是健康的以及积极的,然而,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混沌化、多元化以及模糊化的倾向,包括对于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明确认同、逐渐加深的边缘化等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些认同危机,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迷茫化、淡化的倾向。从现有的人类文明史中来看,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套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能够具体的认识并对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进行改造的一门科学,从我国的实践成果来看,它就是一部不断获得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息息相关的发展史。然而在目前的历史趋势下,马克思主义在现在的大学生当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自身的信仰问题中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在他们的观念中,更加倾向于自身的需要,不少高校学生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只注重自身的物质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或是对西方的腐朽文化过分着迷,而对马克思主义却表现出模糊、迷茫甚至是无助的幻觉,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利益得到满足的角度来对信仰进行相关的认知,通常会表现为无法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精神萎靡不振且存在十分严重的拜权、拜金等现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是流于形式的应付了事,或是认为它是找到好工作、入党等的现实需要,以上种种,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迷茫化、淡化的倾向。

2.民族精神的缺失。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无法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的充分理解,也无法理性地掌握住现阶段中应有的爱国尺度,无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如何使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作用发挥出来。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教育可以使学生坚固自身的理论基础,各大高校可以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加大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以及其他专业课的比重,利用团校以及党校的相关特色优势,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相关的理论教育。在这里,高校要先使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观念发生相应的转变,而现在,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授课过程中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高校也要改变自己原有的教育模式,在学校中,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等的相关知识来源仍然是以课堂为主,如果课堂教学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对学生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填鸭式的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学生接受起来有不小的难度,课堂授课所获得的效率也比较低。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起优秀的教研、教学团队,使自身的师资力量得到强化。

2.注重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熏陶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大学生的身心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虽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会引人注目,但却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成长,因此,各大高校也应注重校园文化的作用。首先,各大高校要使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优秀的师德师风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相应的,学校还要注意使整个校园的文化品位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学校的办公场所要提倡勤俭节约,拒绝浮夸奢靡,强调事物的内在美。同时,也可以树立宣传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出优秀的文化氛围。同时,高校的教师也要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使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提升。综上,高校可以通过制造校园文化的新趋向来使校园文化得到净化,同时增强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各大高校要使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余时间里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使学生团体的影响力以及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广大学生既能接受并认同核心价值观,又能在活动中对价值观进行宣传。第三,各大高校也可以在广大学生中树立起典型,学校可以在每年年末评选出践行价值观的优秀集体与个人,并对其进行宣传和表彰,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倡导并渗透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发挥出制度规范的制约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这项任务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十分的艰巨,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引导。政府和各大高校可以对那些能够彰显价值观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彰,对于那些与价值观相左的行为要予以坚决的打击,从而起到规范学生的言行的作用。

4.注重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所起到的养成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可以将他们在学校中所受到的教育找到相应的用武之地,社会实践还可以为他们带来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延伸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大学生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他们应该怎样将理论性的价值观变成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巨大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实践后,才会促使他们将自身的价值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让自身的价值观由抽象变得具体。所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各大高校万万不可忽视的。现阶段,人们所接触到的思想文化开始变得多元化,各种理想与信念之间百家争鸣,在这样的背景下,具体的社会实践可以将大学生在校园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现实充分地结合到一起,在实践的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具体来说,一方面,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社会的了解,在现实面前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清楚地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从而找到社会与自身的结合点,并逐渐实现自我的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实践还可以让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规范以及道德准则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大学生的意志与品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的爱岗敬业等相关的劳动观念得到增强,提高大学生们对于整个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勤俭节约的意识。在结束了校园生活后,最终大学生还是需要走向社会的,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有关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也能够确保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会由于价值观的转换而受到冲击,在这方面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尽量避免他们在离开校园后产生的各种不适与迷茫,从而无力对其他的文化冲击进行应有的抵抗,进而造成自身原有的价值观的扭曲。因此,为了使社会实践的作用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各大高校可以与一些单位积极联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实践条件,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当中去,例如为学生联系各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进行社会实践的“三下乡”活动等等,同时也可以对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进行表彰。相应地,整个社会也要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积极地践行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对此能够产生更多的认同。

四、结语

各大高校要调动起自身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来,通过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学生进行理念上的引导等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拒绝错误的观点的影响,进而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王华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4):79~83.

[2]何新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路径探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4,(3):141~143.

[3]陆成成,刘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5):5~7,18.

[4]张超,赵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J].理论观察,2014,(10):134~135.

[5]朱锡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维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7):46~47.

[6]张常新,罗雅丽.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4,(20):58~60.

[7]李辅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5):34~38.

[8]薛锋,邵勇,冯秀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4,(5):30~34,8.

2095-4654(2015)02-0158-03

2014-12-23

G641

A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