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渗透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5-03-18杜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语文

德育渗透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杜 君

(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处于十六七岁的中专生,正是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所以更需要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学生的各科学习中,德育教育在语文课中体现得最为显著,这是由语文课的特性所决定的,它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学生学习语文不是单纯的学习认字,而是要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会爱国的情操,学会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所偏倚,在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担负起德育的教育。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循循善诱,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师自己更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课程改革之后,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中要注重德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一、在中专语文教育中实施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教人做人的地方。我们必须以高度重视的态度,在教育行业渗透德育教育。

(一)加强中专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众所周知,中专的生源都不是很优秀的孩子,学生素质普遍偏低,习惯不好,有很多不良习惯,如果不加以好好引导,很容易就发展成叛逆的性格。在学习上,他们没有较强的自律性,迟到早退都是经常的事,更有甚者还会逃课,上课纪律也不好,聊天、睡觉、玩手机、吃东西,对学习毫无热情;在生活上,奇装异服、聚众闹事、早恋、骂人、花钱无节制等等;在卫生习惯上,随手丢垃圾、不叠被、留长指甲等等[1]。这些不良的习惯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中专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中专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刻不容缓。

(二)中专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在16-20岁之间,这个时期正好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发育时期。在心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个时期是认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活跃,常常对事物有好奇心,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他们带着矛盾的心情入学,对未来还是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内心仍然动荡不定。这个时期的情绪也很丰富,但同时也很极端,往往情绪波动大,消极和积极互相替换,在这种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需要正确的引导。这个时期的意志力也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和判别黑白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人员和事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要结合中专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专语文教育中德育的特点

中专语文教育中德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良好的示范作用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者因生活而产生的感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融入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又恰恰都是文学中的精品,是良好的可以用来示范的作品。它所涵盖的内容都是值得深思的,发人深省的好作品。可以利用这些作品的教学,很好的体现出德育教育。情感是创作者情感的化身,他们把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学会利用这种情感来感染学生。比如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震撼,比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崇高悲悯之情,都是值得教师宣扬的正面形象,有一定的教育意义[2]。同时也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一些反面人物来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假、丑、恶,教会学生学会自己辨别善伪,知道黑白,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二)语文教育中德育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因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情感体验都有个体差异。这也就是中专语文教育中德育的个性化特点。每一部作品,读的人不同,感受就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针对性的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作用。比如因为生活条件的不同,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富裕,有的学生则很贫穷,这个时候就要按照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富裕的孩子不要一味拜金享乐,引导贫穷的孩子不要过于自卑,要教导他们摆正自己的人生航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感染性

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通过说理教育学生,也要用形象感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人物情感进行渲染,用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去感染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比如老舍《我的母亲》中,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善于挖掘文中细腻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健康的情操。用自己的经历感受父母的艰辛,从而激励自己认真学习,努力生活。

三、中专语文教师的德育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起到教育的模范作用。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中专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而在这个阶段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模仿的对象,所以这个阶段的老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衣着要得体,用自己的形象去告诉学生奇装异服是不对的,是畸形的美。老师也要写得一手好字,朗诵课文要饱含感情,这些都可以影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修养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二)教师应善于学习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中专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是一个学校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想教好功课,首先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教师的知识就像是活水的源头一样,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与技能。中专语文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还要加强其他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灵活应变,使课程不再枯燥乏味。

(三)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向导

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很多波折,这些挫折和磨难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把挫折和磨难当成是成长路上的历练,当成垫起我们成长的砖瓦。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都经历不了风雨,要想教育出素质过硬的人才,就必须教育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十六七岁的中专生,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的小花朵,他们心理素质较弱,面对磨难往往习惯于躲在人后,有的甚至养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坏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做人的道理。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好性格,比如诚信友善、孝心爱心等,只有拥有好的性格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专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过硬的技术之外,也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中专生是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高度的重视和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因材施教,教育出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1]杨阳.试论德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4,(11):148~150.

[2]徐丽莉.试论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中),2014,(8):25.

[3]范祎.德育渗透在技校语文教学中作用分析[J].才智,2013,(12):60.

2095-4654(2015)09-0194-02

2015-05-15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