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流变角度谈小提琴的发展
2015-03-18□王琳
□王 琳
一、引言
小提琴作为一种世界上伟大的演奏乐器,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和成熟的演奏技术为小提琴赢得了大量的爱好者和欣赏者。然而,小提琴艺术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成熟,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而形成了现在的小提琴以及小提琴演奏艺术。小提琴最早在西方的记载始于16 世纪,最初是用来进行伴舞、伴唱,有时是进行歌曲的演奏。小提琴的旋律优美,有一定的歌唱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将对小提琴在西方的发展流变和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二、小提琴在西方的发展流变过程
(一)小提琴的起源。目前在世界上关于小提琴最早的记录始于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小提琴这一乐器已经传遍了欧洲。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因为其流传过广的原因,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具体起源于何处。因此关于小提琴的雏形可能在十六世纪或更早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通过对小提琴早期资料的研究,小提琴最初出现时只是作为一种民间的乐器,进行伴歌伴舞或歌曲的演奏。在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演奏乐器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欧洲的管弦乐有着很大的关系,它是随着当时欧洲音乐的演奏潮流进行发展和变化的。
(二)小提琴17、18 世纪在欧洲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小提琴的制作是在意大利制作完成的,并在16 世纪到18 世纪在意大利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小提琴艺术在欧洲等国的传播过程中,是随着当时欧洲国家开始引进弦乐队的进程而发展的。小提琴在欧洲等国的发展随着宫廷舞蹈而衍生出的一种宫廷音乐。从民间到宫廷,从世俗到教堂,小提琴在一开始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以一种定型化的乐器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而是以一种较为世俗的混杂的方式进行逐步的完善和成型的。
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叶,意大利不仅在小提琴的制作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小提琴艺术的创造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意大利在小提琴艺术的历史发展流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此时期,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也促使了小提琴的意大利学派的形成。因此,在这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诸国的小提琴演奏音乐基本上都是在意大利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
(三)小提琴在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前的发展成熟过程。在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小提琴的制作和小提琴的演奏方式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术都趋于完美。在古典主义时期小提琴在西方的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小提琴作为一种宫廷音乐随着贵族与法国皇室的衰落被流传到了民间,为民众服务。因此,在小提琴的制作上发生了一些变革,这些变革增大了小提琴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了小提琴的音量,使低音梁变厚,变粗。
小提琴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还体现在许多著名的音乐大师为其进行的曲目上的创作,成为了小提琴演奏历史上的经典,其中包含了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等维也纳音乐派的音乐大师。由于他们本身也是小提琴的演奏者,所以为小提琴写了很多有着突出贡献的室内乐。比如贝多芬在十九世纪初创作了他唯一一部小提琴的协奏曲。此后,有关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各国著名的演奏家或作曲家创作的一些小提琴协奏曲至今听来还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历久弥新。其中包括门德尔松、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演奏家或作曲家。
这一时期成为小提琴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从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到其演奏技巧以及作品的创作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促进了小提琴艺术的正式成型,也确立其在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这一时期的小提琴艺术可谓争奇斗妍,大师云集,为小提琴艺术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小提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二十世纪之后,小提琴的艺术在以前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对小提琴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开拓,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欣赏的要求,在演奏古典风格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流行音乐的演奏。比如在爵士乐、摇滚以及布鲁斯音乐方面的尝试等。
小提琴的表现形式多样,经过音乐大师的出色演绎,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小提琴的演奏形式包括协奏曲、奏鸣曲以及独奏曲等形式。帕格尼尼等著名小提琴演奏用高超的技巧对小提琴艺术所表达的内涵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五)小提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优势和在文化交流中起到的作用。小提琴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艺术,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乐器。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但是小提琴作为一种音乐的表达载体,在音乐语言的表达上有着一定的广泛性。在世界范围内,小提琴的传播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推进。因为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在演出过程中比其他乐器更能获得人们情感上的认同,直抵人们的内心。小提琴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优美和谐的旋律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的乐器和音乐表现形式都在进行不断的交流,不同音乐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各民族之间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音乐形式之间必定会进行一定的碰撞和融合,这几乎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三、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历程
(一)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十七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小提琴也被传入了中国。当时中国处于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对小提琴这项艺术并不怎么感冒。一开始权贵也对这种新奇的乐器没有充分接受。但这为小提琴之后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十八世纪初期,小提琴已经出现在了中国传统的音乐舞台上面。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大量传教,小提琴在中国出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在教堂以及一些教会的学校。一些学生在教会学校进行了系统的西方乐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就包含小提琴的一些知识。在当时,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出国的小提琴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后开创了中国人自己的小提琴教育教学机构,小提琴从此在中国本土真正发展起来。中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促进了小提琴艺术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小提琴艺术融入中国的音乐文化,离不开中国人自己对小提琴的创作。而李四光小提琴作品《行路难》,开了小提琴艺术中国创作的先河。此后,冼星海的《D 调小提琴奏鸣曲》和马思聪的《摇篮曲》都成为中国小提琴创作初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小提琴的艺术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再创作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可观的成绩。其中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为中国小提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在小提琴优美的表现形式中融入了浓厚的中国韵味,堪称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四、结语
小提琴是世界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乐器之一,它以优美的音色、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获得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艺术篇章。本文通过对小提琴历史流变过程中特点的考查,研究了小提琴在不同时期中的发展历程,为更多的小提琴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乐维唐.试论不同历史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征[J]. 乐府新声,2012
[2]耿琴瑶.小提琴、艺术的历史流变[J].艺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