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作业情况调研报告
2015-03-18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红棉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红棉小学 宋 枚
一、调查原因
关于小学生数学作业改革的讨论,当前多侧重作业内容与形式,减负声音很高,而关注学生需要,以体现作业价值的却很少。因此,我对本校3~6年级的数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就数学作业的看法和做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希望通过实情调查,找出原因,并进行反思,进而探讨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二、调查目的
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是师生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次调查,拟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了解我校当前的数学作业现状,即教师数学作业布置、批改和评价;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家长对数学作业的认识态度。
第二,整理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原因,进行反思,制定合理的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的教学质量。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3~6年级的部分数学教师、部分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学生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数学作业负担比较适中,但反复训练的内容较多,形式单调,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学生在家里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要么是不做、乱做,要么就是抄写别人的作业。在这种单调乏味、呆板机械的作业面前,学生感到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
第二,家长方面。少数家长认为孩子的作业量过多且形式单一,希望教师多布置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同时,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信心,过分看重老师的作用。很大部分家长受文化程度局限,对三年级及以上的作业,已力不从心,不会教、教错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检查作业。所以学校教学变成了5+2=0(5天学校学习,2天休息,下周来什么都忘了,变成0)。
第三,教师方面。教师把作业看成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置的一种练习环节,学校和老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组织的抽测,不得不展开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的作业在所难免。小学数学老师一般要任教两个班的数学,有时还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他们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补差,还要应付上级的各项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对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反思与对策
反思一:怎样布置数学作业?
第一,作业布置必须清楚而且具体。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情。作业布置的作用就是使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校专门布置了学生在班级备忘录上记载家庭作业的要求和内容。书面形式的作业布置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还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
第二,作业布置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的作业才是真正有用的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必要的。同时,教师还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做这些作业,为什么这些作业是值得他们去做的,告诉学生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第三,作业布置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完成作业。
作业在布置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反思二: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
第一,趣味性作业。部分学生缺少家长督促,小学生自控力差,本身又不愿做作业,所以家庭作业要富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完成作业兴趣。
第二,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操作性作业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原理等。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
第三,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第四,层次性作业,让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 “量力而行,共同提高” 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的作业。
第五,自主性作业。家庭作业“老师布置,学生做”的传统模式,养成了学生等待家庭作业的习惯。让学生自选、自编、自批家庭作业,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家庭作业的主人。
第六,开放性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反思三:怎样批改和评价作业?
针对我校数学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评价,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作业批改,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行批改的能力。教师还可用多种符号帮助批改,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第二,变百分制或等级为评语的衡量标准。使用评语,教师要注意尽量把评语写得明白、具体、亲切、实事求是,充满激励性和启发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第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作业评价方式。学生家长定期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作出评价,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扬长避短,有效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