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2015-03-18□王鸽
□王 鸽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性疾病,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2]。近年来,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加之不良生活、饮食方式使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对年轻高血压患者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控制与不良生活、饮食方式有关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年轻高血压患者的现状
(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时下年轻人普遍压力较大,部分年轻人高脂、高钠饮食,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其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高血压多为继发性。年轻人血压升高多属于继发性,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现今一些年轻人不注意饮食结构或饮食习惯,导致脂肪过量堆积;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也会导致体内血管收缩,以致心搏量增加,使血压升高。
(三)多合并心理问题。年轻人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多有恐惧、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焦虑、紧张、恐惧可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而心理抑郁又可加速血压升高。
(四)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更低。2013年据有关资料统计,河南省15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5.97%、35.72%、10.40%[3]。很多年轻人往往是体检偶然发现的,因为多数没有症状,所以很多人忽略治疗,有些病人认为只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才服药,一旦症状消失就停药,而不愿长期服药治疗,再加上年轻人患病后又无时间无精力去医院规范治疗,因此血压控制不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血压危害不甚了解。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病,也是一种危险因素[4],如果不积极控制,必将发展成中风、心梗、尿毒症等严重疾病,由于对高血压的危害程度不太了解,大部分年轻人不把高血压当回事,认为自己年轻,不需要过多注意,更不愿意过早就医与治疗。
(二)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存在误区
1.认为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会出现症状,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会因没有症状而降低,无症状的高血压具有隐蔽性,反而比有症状的高血压更具有危害性,如果不治疗任其发展,则会显著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出血等意外。
2.认为血压降至正常就可停药。血压降至正常后如果突然停药,血压值就可能会突然升高到原来的水平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而发生意外。
3.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高血压的发病是一个长期的并且缓慢的过程,而人体又具有一定的代偿和适应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降压应缓慢进行,不是越快越好。如果超出了代偿范围,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就不能保证,就会引起缺血缺氧造成头晕、心悸等。
三、临床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年轻高血压患者大多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不甚了解,他们渴望通过医护人员得到更多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医学研究表明对高血压进行早期预防、治疗及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大多数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在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医院是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为一是医院有高技术、专业强的优势,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具有权威性,最有影响力;二是患者相对集中,便于参与健康教育的实施。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高血压病知识宣教。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或视频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例如高血压的概念、诊断标准、病因、早期症状、如何急救、防治及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等,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制定疾病健康教育手册。
(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年轻人发生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及肥胖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加重高血压病情,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增高。健康饮食可以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患者以清淡、低脂、低热量的食物为宜,限制钠盐摄入,建议高血压病人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g,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严格戒烟限酒。
2.运动。运动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还可以燃烧脂肪,达到减肥的作用。但提醒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订运动计划,劳逸结合,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切勿过量、过强运动,避免发生意外。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3.保持健康的心理。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病人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要分析患者造成紧张、焦虑、压抑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学会正确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理平衡,提醒患者根据自身性格特点,提出改正不良个性的方法,避免情绪激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地对待人和事。
(三)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终身服药,故教育患者血压正常后,不可随意停药。另外告知患者严格掌握服药时间。
五、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形式多样化。目前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效果欠佳。所以建议临床上健康教育要循序渐进,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形式要多样化、方式要创新化,例如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媒体宣传、制定健康教育手册或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心得体会等,使患者切实感到有危险性、但又有希望、有信心去配合治疗,另外还要有责任感去战胜本病。
(二)个体化教育。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原因、生活方式,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和具体的危险因素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高血压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
(三)扩大健康教育对象。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象仅仅是高血压患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包括高血压患者、易发人群(如肥胖、长期紧张焦虑、高盐高脂饮食、大量吸烟酗酒、直系亲属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等)和患者家属。
(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临床医护人员在精通业务的基础上,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加强评判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健康教育使年轻人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唐一玉.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231~233
[2]李宏,李汉芝.不同目标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A):169
[3]王丛丛,周刚,冯石献等.河南省15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6):829~832
[4]何继东,苑学儒,田宇红.年轻高血压患者的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