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和优化分析——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2015-11-25董明秋
□冯 宇 姚 佳 董明秋
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时间是最不为人们理解和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就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结果
表1 被试的构成情况表
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为被试者,发放问卷220 份,其中有效数据196 份,具体构成情况如表1。大学生时间管理调查问卷表编制采取了西南师大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部分内容。在对四川文理学院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问卷调查中,仅有19%的人对自我时间管理比较满意;并且有65%的人对自我时间管理不满意,这显示出:在当代大学生的所有管理技能中,时间管理最容易被忽略,时间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并且在对时间管理的意义调查结果中显示出大家对时间管理的必要性均持肯定意见,都希望时间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表2 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分配情况
(一)大学生时间分配情况。将196 名大学生时间分配情况统计得到如表2。表2 中,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用于学习、交际、恋爱及锻炼和活动的时间明显偏少,不利于身心发展与能力提升,用于娱乐的时间比重偏大,造成时间浪费较大,生活不够充实。
(二)期望目标。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大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实大学生活,提高思想能力、发展个人兴趣、提升人际关系、开心随意、以及其他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以上目标分别占9%、34%、26%、12%、14%、5%,因此可以将优化目标按该比重分级。
二、优化过程
将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实大学生活,提高思想能力、发展个人兴趣、提升人际关系、开心随意5 个目标分别编号为12345,将学习、交际、恋爱、娱乐、锻炼、活动能够达到的目标分类如下:学习:①②③交际:②③④恋爱:③④⑤娱乐:③④⑤锻炼:③⑤活动:②④。若在每项活动中目标收益效率为1:1:1(由个人差别不同,活动收益效率即花费时间和达到目的的效率不同,这里取均衡状态)由此可以得到各项活动的优化时间比值为69:72:43:43:31:46,即22.70%:23.68%:14.15%:14.15%:10.20%:15.1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表3 优化后时间分配情况
三、优化结果
根据优化过程完成表2 得到表3。由表3 可知,当代大学生时间分配于学习上在2~3 小时,交际时间为2~3 小时,恋爱时间为1~2 小时,娱乐时间为1~2 小时,锻炼时间为0.5~1小时,活动时间为1~1.5 小时。本文以大学生时间利用效率不高,时间浪费问题严重为背景,通过对文理学院的196 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其时间使用现状,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利用数学知识优化时间管理方案,为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提供参考。但该时间管理方案属于理论值,实际应用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以及个人阶段目标来确定。
[1]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报,2007,20(4):60~62
[4]张丽娟,董好叶.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6(3):56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