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2015-03-18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长平小学黄彩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甲数圆柱形钢材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汪甸乡长平小学 黄彩莲

小学数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难点也多种多样。学生学习时不易理解,或是虽然不难理解,但容易混淆或出错的知识点都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难点不能及时突破,就会阻碍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突破难点时,要讲究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突破教学难点的几点做法:

一、启发引导,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难度大,或者是由于各种因素,学生解题有困难,教师若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设计出精巧的问题,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思维,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例如,“在含盐25%的盐水500克中加入多少克水,使含盐率降低到20%”这道题,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量,引导学生抓装盐的重量不变”这一关键展开思路:盐的重量→现在盐水重量→加入水的重量。这样一启发,学生立刻豁然开朗,即能列出算式400×25%÷20%-400=100(克)。

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学习抽象概念,困难更大,这样,具体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再利用这一表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是突破难点的好办法。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三、求证探究,突破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的难点,采取恰当的验证方法,也是突破难点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判断题,一般学生很难断定,教师若教会学生根据题目采用相应的求证方法,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判断43700÷24≈100……1是否正确,可引导学生利用求被除数方法来验证。1400×24+1=43701与原来的被除数不符,所以是错的。进一步求证得出1400×24+100=4370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而余数变了,余数也会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抽象的题目就变得具体化了。

四、演示实验,突破难点

即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攻破教学难点。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动态的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一只底面直径是4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有一段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水中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这道题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钢材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水下降的体积。如何在“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一段圆柱形钢材放进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烧杯里,使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教师将钢材从烧杯中取出,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过程,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没有拿出钢材时,水面在什么位置?当拿出钢材后,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钢材取出后,烧杯里的水下降了的那一部分是一个小圆柱,而这个小圆柱的体积与圆柱形钢材的体积相等,问题迎刃而解。

五、运用比喻,突破难点

有些基础知识,学生虽然能记住,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让他们说出其中的道理,有时往往表述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教学时常常运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混淆。为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我先让学生求出40+X=150,15X=45,X-24=63中X的值,并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引导学生观察各等式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抽象出“方程的解”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说明像刚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最后启发学生说出完整的概念。接着边打比方边演示,将一块(重10克)小石子放在天平的一边,要想知道它的重量是多少,就需要打开砝码盒,找出与小石子重量相等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使之左右平衡。那么,10克砝码便是“方程的解”,而开盒找砝码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六、变换叙述,突破难点

运用变换叙述形式的方法来降低难度,攻破难点。我们经常说“思维定式”,确实,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固化的思维,对于某些“标准形式”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对稍有变化的材料则出现困难。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变换叙述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就会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

七、设数计算,突破难点

即运用设数举例的方法,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有些题,看上去似乎缺少条件,从而给解决问题带来了难度,这时如果运用设数的方法,便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可以设乙数为100,则甲数为100×(1+25%)=125,这样乙数比甲数少的百分率很快可以求出:(125-100)÷125=20%。

八、巧用转化,突破难点

所谓转化,就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特殊为一般,化复合为单一,化隐蔽为外显。因此,适时恰当运用转化的方法,不但可以攻破难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灵活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猜你喜欢

甲数圆柱形钢材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树干为什么要长成圆柱形
分数除法的算理
“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换个说法
两个圆柱形
树干为什么是圆柱形的
钢材分类标号(一)
9 月我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 再创历史新高
含圆柱形夹杂金属构件脉冲放电温度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