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丑”

2015-03-18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饕餮纹饰雕塑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 曹 波

雨果曾说过“美只是一种典型,而丑却千变万化”。在以往的美术课中,我们一般只提倡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却忽视了审美的另一个方面,“审丑”意识的培养。以一部《丑的美学》被奉为“现代丑学”开创人的罗森克兰兹曾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到极至,经过艺术处理和升华,具备美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明确艺术作品中的“丑”,和真正意义上“丑陋”之间的区别,理解其本质和所蕴涵的社会、现实意义,与学会审美是同等重要的。以下,是我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丑”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对比赏析的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中“丑”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一节雕塑欣赏课中,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两件同样被奉为女神的雕塑作品。当我把1820年在希腊爱琴海米洛岛山洞发现的阿芙罗蒂德与距今25000年前的史前雕塑维伦道夫的图片放在一起,问他们更喜欢哪个维纳斯时,学生们哄堂大笑。毋庸质疑,没有一个人选择后者。同学们反过来问我,认为哪件作品更美?我没有立刻回答,先和同学们共同赏析这两件同样表现女性美的雕塑作品。

从创作背景上分析,前者更重视逻辑和求真的传统,对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解剖精确,表现出高超的写实技巧。古希腊是一个审美非常发达的民族。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这件作品,至今仍像一座纪念碑,给人们留下崇高、庄重、典雅和爱的张力,美得让人无法想象。后者,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强调雕塑的体量感,忽略面部和手脚等细节,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乳房和臀部的女性特征则极其夸张和突出,表现出滚圆、丰满的妇人形象,具有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体现了原始人对丰产的渴望,让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递出的,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和创造的无限潜能。因此,看似丑陋的后者,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原始的维纳斯”“母神雕像”。

所以,主题都是表达人的力量和讴歌女性美的两件作品,一个用写实的表现方式,一个用抽象的表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赏析角度和赏析方法,才能充分体会,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递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

二、深入分析作品,挖掘其所蕴涵的社会、现实意义

商周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饕餮纹饰大多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以幻想为主的饕餮纹饰,说法不一,有说像牛、羊、虎、鹿,山魈……但饕餮为虎的夸张、变形说声最响,还有说并不只代表一种动物,而是各种有代表意义的动物纹样的结合。其造型特点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躯体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

在赏析丑陋、狰狞、恐怖、威严的饕餮纹时,让学生先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挖掘所蕴涵的社会现实意义,对欣赏作品尤为重要。课前,我让同学们查找了商周时期的资料,了解到青铜器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由于商周青铜器的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在祭祀中,长眼大耳、阔口獠牙,似在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营造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令人震撼的威吓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另外,早期的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成猛兽,刻画兽身人首的形制、纹饰,用恐怖、怪异的纹饰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因此,饕餮纹神秘、独特、璀璨的表现方法,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更营造了极浓厚的神秘氛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成名之作。画面上,十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目光暗淡、面容憔悴地在炎热的伏尔加河畔,像牲口似地艰难拉纤,用艰辛繁重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与多数优美、和谐的绘画作品不同,画面中的惆怅、悲楚、苦涩,看后让人过目不望。因此,了解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在赏析中,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作者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俄国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依靠破产农民提供的劳动力迅速发展,但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破产的农民日益强烈地要求摆脱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因此,单纯的画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本质,折射出俄国底层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平,但奴隶在苦难中仍然坚忍不拔,互相依存,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期盼着社会的变革。

三、通过列举,体会“丑”转化为“美”的各种艺术形式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鬼节”,流传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的色彩。一年一度,恐怖并快乐的万圣节,成了孩子们向大人索要糖果和年轻人举办化妆舞会的节日。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南瓜灯、搞怪面具、骷髅衣服,具有狰狞、恐怖、丑陋的惊心动魄之美。

小丑是京剧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们的鼻子正中涂一个白色的色块,插科打诨极尽诙谐之能事。虽大多是戏中的配角,但“无丑不成戏”。他们在剧中以滑稽、诙谐、机智、活泼、乐观的形象,化丑为美,成为京剧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行当。

书法,宁丑毋媚,篆刻古拙之气,怪石以丑为美……课堂中,同学们通过列举,了解到,其实很多艺术形式,都是把所谓的“丑”转化为美,成为美的延续,来增添作品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审丑观

课堂中,按照对审丑持有的不同观点,我把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最后,在激烈的探讨中,达成普遍的共识。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审丑观。

在主张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个性的张扬与解放。使主流文化并不是唯一存在的形式。当人们觉得主流的价值观需要高瞻远瞩般地仰视时,非主流的价值观就把大众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在现代压力重重的社会,很多人依靠追求视觉刺激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宣泄紧张的压力和情绪。

善恶、美丑是互化的。丑,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的范畴,不是对美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延续。

审丑,最终仍是追求真、善、美。

猜你喜欢

饕餮纹饰雕塑
巨型雕塑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我的破烂雕塑
雕漆纹饰的修复
它就是饕餮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写实雕塑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五月星空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