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材成为学生喜欢读的书

2015-03-18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学期软件教材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郑 丽

任教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近二十年了,下课后我每每遇到一个尴尬的现象,就不由地想起一句成语——爱不释手。

每堂信息技术课后,学生离开微机室都能够自觉地摆放好桌凳以及设备,但就是记不得带走自己的教材。一年下来,微机室内至少堆上两大摞无人问津的信息技术教材。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怎样让教材成为学生喜欢看的书?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它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基础学科不同,它必须随时更新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的教材虽然是几年一换,但每次更换后的新教材并不“新”,也不受学生的喜爱。每当新学期领到教材后,我都会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就放进桌下的箱子里了;每当学生上完信息技术课后,我都会在微机室拾到几本崭新的教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觉得主要是现行教材中还存在着一些有改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教学顺序模式化,缺乏合理性。

以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为例(川教版)。初中第一学期,学生刚进校,正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兴趣的最佳时期,但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及Windows的基础(桌面、记事本、画图等)。这些内容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第二学期,仍是小学阶段学过的Windows基础。初中第三学期是软件的学习,办公软件中WPS和Word会同时出现在一本教材中,让老师和学生都有点不知所措。第四学期,介绍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网络基础知识,到初三了才进入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的处理。整个内容的安排让人感觉有点前后颠倒,不太合理。

基于这此教学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个人建议对教材内容的安排应多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及现有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在学生刚步入中学阶段的第一学期,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充满好奇与渴望,这时我们如果以呆板、空洞乏味的纯理论教授学生,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那对以后两年多的教学都会蒙上阴影。这时我们不妨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软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软件的学习会带动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去积极的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比如,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精心设计、制作一张贺年卡,教师可以单独安排一至两节课,总结学生收集的素材,并参插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在教材中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故事的形式呈现。我想,这样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第二学期,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画画的基础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画设计的操作,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利用电脑让自己画的画动起来。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动画,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保存、打开等操作完全可以引入Windows基础的学习。第三学期,可以安排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对图片和动画处理的基础,再学习对多媒体的加工处理就比较容易了。第四学期,网络的基础知识多数学生都已掌握,我们可以让学生为学校建立了一个网站作为引入,让他们去收集加工信息,最终生成一件作品,这样他们会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理解。第五、六学期,学生的心智已比前两年成熟的多了,我们就可以教授他们相对枯燥但又非常实用的办公软件WPS或OFFICE。

我想这样安排教材可能更容易让学生和教师所接受,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基本上是这样教的,学生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教学内容单一化,缺乏引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有,无处不用计算机的大环境中,家里、父母的办公室、学校, 随处可见计算机,也随时可能学到计算机知识,特别是对事事都充满好奇的中学生,更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学习计算机知识。而这几年的教材主要是介绍软件的使用,更像是软件说明书,虽然涉及的面广,但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往往书上一页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两页的内容,才能把这些知识点讲清楚。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我们的教材可以做如下改进。第一,内容可以再详尽些,不一定要讲解具体的含义或操作步骤,但至少要把知识点作为问题来提出,或者直接设计为探究活动之类,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方向。第二,每一节课时后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链接一些和本课时中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知识,或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最新的贴近生活、学习的科技名词,引领学生把握最时尚最前沿的技术。第三,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这部分教材可设计成一页技能手册,而不是操作说明,学生在协作完成活动的时候,不时在转变角色,一会儿是充满疑惑的学生,一会儿是传道解惑的老师,通过一系列探索性活动自主地发现和选择解决方法,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完成认知的过程,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第三,教学配套光盘程序化,缺乏趣味性。

教材仅仅用文字、图片来表述,时间长了图文并茂也会显得形式单一,而且版面格式固定化,让学生习以为常。虽然有时配有教学光盘,但光盘上的内容都比较像远程教育网站上的培训视频,老师在屏幕上讲,再配上操作过程,学生自己练习,一切都是程序化,很难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将教材配套光盘做成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形式,卡通形象的人物,色彩丰富的界面,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汲取知识。另外,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有趣事件、名人的故事,做成flash故事片,我想这样一定会将学生的思想牢牢地抓住在课堂上,让他们从被动地学变为自觉地、主动地去学。

信息技术教材的更新和保鲜,最重要是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新”。新的教材它更应该像一本工具书,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他的帮助下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样的教材不由地让人勾勒出一个不再尴尬的画面: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整齐地摆放好设备后,轻轻地拿上自己的教材,离开微机室,还有同学急急忙忙地折回教室寻找自己刚刚忘记地信息技术教材……

猜你喜欢

学期软件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禅宗软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软件对对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