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巧”入手,构建课堂有效教学

2015-03-18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王永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瑞恩师生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 王永洁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即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最多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其衡量标准应当是是否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课堂教学可谓整个教学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构建起一座师生共同活动的平台,激发出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欲望、自主意识,是面临在我们教师眼前的难题。

作文语文教师能够领着学生徜徉在汉字组成的奇妙的世界里,是一种享受,即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以教师的“巧”思,引导学生“巧”学,无疑是建设课堂有效教学的极佳途径。

一、巧设情境

语文的课本为我们提从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海阔天空的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有效地利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想象的空间,领会课本外的美。

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地研究教材,将相应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过渡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巧提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得要性。好的提问,无疑是一把金钥匙,领着学生走进知识的大门。

好奇为学生的学习插上渴求的翅膀,而问题正是基于好奇产生的成果。恰当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紧密结合课文资源,设计好问题,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三、巧用资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有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又有涉猎广泛的各科学识;既有诗词歌赋,又能有戏剧曲艺;既回溯远古,又展望未来……语文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而语文课本是继承经典国学,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的媒介。其实,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之广、之深,令人惊叹。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资源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课本教材,另一类是上课教材涉到的资料。在教学时,有效地利用课内外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以促进教学的效益。

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本身的资源,又包括从各种渠道汇总起来的课外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师生共同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甚至包括教师及学生个人的学识修养、道德素质、为人处事等等能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对教师本人也是提升。

四、巧施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习方式,是进代发展的要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这就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也为教师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空间。

勿庸质疑,一堂好课就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双边活动。如果这40分钟,学生不仅用了脑、眼、口、手,甚至肢体也参与其中,那么这节课的学习就是整体化的学习。

教学活动中,多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四人小组、自由组合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独立阅读课文和语文活动课时,常采用多边学习的方式,成立小组合作学习,其过程为:初学内容——自主质疑——合作研究——精学内容——自主解决。教师此时的作用应当表现为导师,以导为主:指导、引导,给学生自主独立活动的平台,启发孩子通过由课外收集资料,独立发现问题,再结过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有意义、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请学生代表解决,相互参考意见,在讨论交流解决知识疑点、难点。

学生是一旦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技能,不仅能帮助他获取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会和人相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五、巧作延伸

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即明确告诉我们学习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学习是一项终生的事业。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寸,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动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人……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是啊!将学生的学习延伸至“活”的世界,该是一件多美妙的事。

语文教学更应该从宏观上建立“大语文观”,从实践上把握“处处皆学习”的理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自身延伸至社会。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进行古诗教学,我会由辛弃疾的《村居》联系到高 鼎的《村居》,由吕岩的《牧童》联系到袁枚的《所见》,由“飞流直下三千尺”联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直上重霄九,众里寻他千百度,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有关虚指的诗句,由一首诗延伸至两首诗、多首诗,让学生领略到古诗之美。

讲《瑞恩的井》时,了解瑞恩的故事,了解“瑞恩的井”基金,又看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给瑞恩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意,培养学生做人的道德素养。

仿写魏巍的《再见了,亲人》,却是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口气向志愿军战士作告别,换个角度理解中朝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当然,还可以由故事延伸至戏剧,将《晏子使楚》《草船借箭》改编成剧本;将生活延伸至课堂,创作一段简单的讽刺不文明行为的相声。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是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模式化的再现,而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更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这才是有效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才能保证“活水”的源源不断,永葆青春。当教师用自己的心思,巧妙设计,点拨指导学生巧妙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

猜你喜欢

瑞恩师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天·水》《时空》
瑞恩·高斯林 他很性感!更有才华!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麻辣师生
从自卑到自信 瑞恩·高斯林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