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与对策

2015-03-18广西河池环江县驯乐中学覃威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老师

广西河池环江县驯乐中学 覃威辉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诱因

好奇与探索心理是人类与许多动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不仅他的好奇心、认知兴趣会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智力潜能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面临的挑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轻而易举即可解决,但又是通过探究可以解决时,这个挑战对学生来说就更具有“诱惑力”,学生在被激发起来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激活了经验,调动了探索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又可以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智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学生思维的刺激因素,问题情境的呈现,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也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得法的提问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是启发式教学中的一种好方式。

(三)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中,学生和老师是两大主体,老师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但是当只有老师一方面的主动传授而学生没有主动提问或吸收的话,这个课堂教学就变得没有效果了,没有效率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初中数学是学生们今后数学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点,因此课堂的有效互动提问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更能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短时间内最大的给学生传授知识。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提问的次数

研究发现: 教师提问次数容易出现局部过密、重复过多的现象。其实,教师只需稍稍给学生一些时间和提示,而不需要重复的、没有思考价值的辅助性问题。过多过密的提问会使得学生的情绪烦躁,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在讲授新课时提出过多的问题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步骤重复过多,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问题的类型

研究发现:问题的类型以思考性问题和辅助问题为主。一些思考的空间不大的提问,又增设了无意义的辅助性问题,实在浪费时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获取“四基”,提高“四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巧妙合理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和思维深度的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虽然可能会多用一些时间,但学生的自由度大了,参与意识强了,数学思维也更活跃了。

(三)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提问学生群答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学生缺少主动的合作、交流、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思维。

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为赶课,课堂缺少互动性提问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般教学中主要是老师教学学生则认真听课做笔记即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更是如此,数学课相对于其他科来说,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老师教学量也因此比其他学科大得多,因此许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从而在课堂的提问就比较少。对此我们应该提倡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还学要注重课堂质量,实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这不既能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指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解答学生不懂之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提问对象具有单一性

一般在平时课堂来说,老师们都会比较关注班内的优等生和后进的学生,有什么问题都会问这些学生,造成了提问对象的比较的单一性。这样会造成大部分同学成了课堂的“配角”和“看客”,这样仅仅只能让那些数学优等生和后进生在数学课堂得到学习的经验,而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水平不会提高多少。

(三)提问目的片面,只追求正确答案

许多中学数学老师在课堂的提问中,其主要的目的不是真的让学生去解答,而是想通过学生的认可来认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例如一些老师课堂上的提问只会说“对不对”“是不是”。还有就是提问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特别是少数公开课教师赶时间,急着要答案,多数学生来不及思考就要给出答案,这样的后果只会让学生当起配角来完成课堂的工作量而已。

(四)问题设计随意、启发性不足

数学教学在于设计,问题都是应当根据本堂课程的知识点展开的,但是现有教师对于问题的随意性较大,导致课堂上无法讲述真正地知识要义,总是以“提问题开始、答上问题结束”,忽略了最大的学习性能,从而对学生各个方面造成了延迟性耽误。

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

(一)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第一,注重问题设计的目的性,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为导出新课、总结归纳,可以为教学前后衔接,也可以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或者为引起学生争论等。

第二,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教师提问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不尽相同。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不同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

(二)巧妙安排提问过程

第一,注重提问情境的艺术性。第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第三,适当追问。第四,处理学生回答要注重生成与迁移。

(三)充分优化提问氛围

首先,合理安排提问对象。课堂提问必须合理安排,关注全体学生。安排提问对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不能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展而只提问优等生。教师应考虑课堂提问的学生覆盖面,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提问的解决。

其次,合理开展评价反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评价,同时要抓住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肯定,即使是回答完全错误,也必须引导其找出错误的原因,切忌不良的反馈评价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最后,恰当运用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是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之一,它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师的表情、眼神、神态或肢体动作等,其往往能更好地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理解。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