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5-03-18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陈燕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学生儿童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陈燕华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游戏因本身固有的针对性、安全性等多种特点,可以有效的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学习效率得以增强,同时还可以使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得以改变,从而使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有着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彻底融入课堂教学,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找到自信。此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善课堂教学自身缺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标。

二、英语游戏教学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游戏教学的定位不准,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混淆

新课程理念对活动途径加以倡导,主张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于是很多教师就认为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发展,便将其作为衡量新课程理念是否得以贯彻的标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Let’s play a game”,这就容易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混淆。

(二)游戏的设计大多依赖与教辅材料,偏离学生生活实际

正如交际是语言的重要功能,而使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 ,让学生将生活语言准确的在模拟的情景中得以应用便是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点。那么设计课堂游戏也就需要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但是,有些教师不曾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入了解,便直接加以对教辅材料中的游戏引用或略微加工再使用,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尤其是农村的学生。

(三)教师老套单一游戏素材,难以提起学生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曾指出:活动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而它的内容及形式也要具有真实性。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小学生本身是具有好奇、爱玩的特点的,他们的注意力只能保持短短的15-20分钟。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中经常重复的使用同一种游戏,不仅在教学内容缺乏创意,在教学形式上也缺乏新意,这就忽略了小学生本身固有的特点,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不能抓住学生兴奋的时间段的教学自然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还有一些活动甚至从低年级时开始一直做到了高年级。这种四五年没有变化过的游戏实在会令学生感到乏味。

(四)全员参与流于形式,优生是永恒的“主演”

新课程理念注重“面向全体,体验参与”,强调课堂教学活动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强调团结协作,在游戏的准备过程中要兼顾全体学生适当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及内向的学生,从而使课堂游戏成为大众的表演,而不仅仅只是优秀学生的独角戏,或者是意义不大的纯娱乐。因为游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任何的组织形式设计都是要以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全面参与教学为宗旨的。

三、完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相关策略

胡叔异在他70 多年前出版的《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曾列举过一些游戏教学的标准,他认为只有符合于下面几种标准的,才是最好的英语游戏法:一是要适合儿童的程度,要简单,要有多言语练习的机会,少一些动作的表演。二是要使儿童有更多的练习英语的机会。三是用了游戏,可以使全级英语练习得以普及。四是游戏中所用到的语句,要具有变化性。五是具备竞技性。

可见,教师单纯重复使用一种游戏教学显然是游戏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的,其实科学而有效的游戏教学是对教师是有很高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能够自己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法

游戏教学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叠加,教师要能够自己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法,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用情感目标促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实现,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游戏教学是要倡导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好的游戏活动体现的是游戏与学习的统一。它可以使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徜徉在英语学习的世界里,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将其推至高潮。因此游戏机制引入教学是指要使游戏与学习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儿童高效率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使游戏和教学叠加。

(二)事先设计游戏教学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内在动机引起的活动构成了自发游戏。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是游戏的根本目的,所以自发游戏并不适用于课堂情景,而一旦将游戏和教学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教学工作的手段与形式,但是形式是要服务于内容的,不能简单地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自发的进行游戏,而是应提前进行游戏设计,然后儿童有序地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不一样的能力即首先要了解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对教学目的明确,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然后教师要熟悉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活动的特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是教材内容和游戏活动中的设计与组织融入到一起。

(三)游戏教学应实现玩具与学具的一体化

游戏教学是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体。处于 6-12 岁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认知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一般是缺乏学习的内部动机以及对英语的真正需求的,或许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对他们的学习的爱好。那么,游戏的工具的不断变换、玩具与学具的有机统一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说明游戏教学的材料单单具有形象和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游戏教学要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相结合。教师需要开发和设计一些能将学生年龄特点、学习需要、学生注意力吸引、兴趣培养统一起来的自创的“学具”,这些都可以是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四)游戏教学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游戏教学是由教师来组织引导的,它是保证参与者具有内在动机一致性的,游戏教学在于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小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陶冶情操,并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为终极目标。那么教师就需要将教育目的、内容与教学游戏本身的内容与规则高度而巧妙的结合,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更好的实现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既关注学生体验,又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的游戏教学,实在是一箭双雕。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将教学内容与游戏进行有效结合的教育游戏,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游戏来学习英语,在游戏中找到、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娱乐中掌握一门语言,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而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也正是教育游戏的优越性和小学生固有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小学生儿童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是小学生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六·一”——我们过年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