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洋理工学院研修的体会
2015-03-18时杰
时 杰
2014年7月,根据相关部门安排,笔者参加了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 Yang Polytechnic,简称NYP)的研修培训。研修过程中,新加坡当地多彩的民族文化、繁荣的商业经济令人印象深刻,更感受到NYP办学理念之超前、环境之优美、设备之先进、师资力量之雄厚、综合管理之规范。交流学习的时间虽短,但NYP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却让笔者感触和启发很深刻,获益颇多,也值得思考与借鉴。
一、新加坡国民的精神面貌
(一)工作状态积极向上。研修期间,不管是接待的工作人员还是南洋理工学院授课的教师都多次提到新加坡政府(国民)的超前意识、危机意识、合作意识、务实精神,在新加坡随处可以看到其国民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协同奋斗的思想与意识。新加坡领土有限、资源缺乏,政府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正视问题,不畏艰难,预测未来,超前布署,新加坡政府深得民心,政府、企业与民众到处都有无形的凝聚力,全体国民同心协力共建家园、创造财富、共享幸福。新加坡建国仅五十年能取得这样辉煌成绩,全靠新加坡政府和国民务实严谨的工作精神。
(二)危机意识。这些观点得到心理学方面的验证:比如适度焦虑的情绪会使人的工作效率最高,比如适度恐惧当中人最具备团结意识,新加坡政府的宣传理念似乎正符合这两点。新加坡地理位置绝佳,每年港口费用收取数目惊人。不过我们遇到的几乎每一个新加坡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语:“我们国家任何东西都要依靠进口,什么都没有。”这样一种危机意识,才能使得新加坡人不断努力奋斗,发展方向必须要人尽其用。依据新加坡人才选拔机制,进入南洋理工学院学生肯定不是一批天资最好的,但在新加坡政府的理念中,高级职业技术人员才是他们的培养方向。对于每名学生在这里都提供了一视同仁的教育机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允许有意筛选学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二、超前的办学理念感触最深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学工厂”。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和理念,在NYP的学校环境中,通过营造出和实际社会环境无二的企业环境,并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代入(所谓“项目教学”即学生自入学起,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创新。这是一种学院教学、企业实习、项目开发的充分结合。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缩短了职业学校教学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中间的差距,使得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职业素质得以提高。
(二)“无界化”团队理念:无界化体现在建筑、语言、教学、项目中。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及学系间教学活动,不同院系之间的教职人员、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院教职人员的团队精神培养,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将教学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们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为师生创造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NYP整个学校中所有七个学系的“科技园”优势资源都通过无界化整合起来,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开拓创造,联合公关,最佳合力形成,学院品牌由此打造出来。
(三)“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包括理念、技术、成果的分享。所有项目都由学生和教师们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加以完成,知识和经验获得不断的积累,项目数据和知识库由此建立,后续人员还能分享成果中的经验。项目开发经验通过长期积累,使得整个学院的培训系统能够有效得到利用,全体师生获得受益。这样一来后续项目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研发中各部门的人员都紧密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体现了经验积累和共享。
三、处处以师生为本的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的建筑设施、管理机构、教学资源、对待师生的态度等等方面,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学院建筑。由于校园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学校建于山坡上,东西落差有两层楼高),这样设计规划使得师生们在校园中不用再受日晒雨淋,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二)学院设施设备。免费无线热点覆盖整个校园内;笔记本电脑台就安装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并且有大量的电源插座和网线接口,学生在教室外等待过程中就可以方便使用笔记本;教师办公室门外有休息桌椅,供等待的学生休息使用;各种指示标识在学院各处简洁明了清晰;所有的卫生间都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专门器具等,更是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三)对学生的态度。教职工把学生当作成人对待,尊重学生,学生都能配备个人导师;提出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载体的鲜明观点。
(四)教师培训。教师个人的发展是学院注重的,人力资源愈加珍惜。学院可以对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每年理工学院各系约占两成的骨干教师派出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的开发,完成后,回NYP对其余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全员中65%的人员承担专业课程,35%的人员开发项目,五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是所有教师的必备条件。
[1]胡国胜.浅谈南洋理工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精神[J].职业教育研究,2014,8
[2]戴洁英.技工院校教师引入、培养及考核机制的探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3]刘晔.南洋理工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3,15
[4]李寿泉.南洋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