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磨蚀概念及其对韩语教学的影响

2015-03-18姜春玉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韩语母语

姜春玉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现阶段,在我国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韩流”,举国上下都对韩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韩语学习者在掌握了韩语语言后,由于在母语环境下工作、生活与学习,接触韩语的机会和方式都很少,应用的程度也逐渐降低,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费尽心思所掌握的韩语就会被遗忘,这就是语言磨蚀现象。那么如何在始终保持外语能力的同时,避免磨蚀外语,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1 语言磨蚀的概念

Language attrition在很多文件中被翻译为“语言磨蚀”,又称语言衰退、语言流失以及语言损耗等。很多语言学者认为,所谓语言流失,就是外语或者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一门语言后,经过数十年、数年或者数月不等时间的搁置,导致外语或者第二语言知识与技能出现退化或者丧失的现象,或者说操母语者在第二语言环境中长期生活,导致母语技能丧失与退化的现象。

2 语言磨蚀理论研究

2.1 语言磨蚀研究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语言磨蚀到目前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性领域,可以说在应用语言学与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规划以及语言教学等各个方面都被重视,尤其是在20世纪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技能磨蚀研讨会”召开之后,国际领域对语言磨蚀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同时对语言习得中语言磨蚀研究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确立,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都有很多语言学者不断探讨语言磨蚀课题。然而,在我国,语言磨蚀研究这一课题相对来说还比较陌生,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对语言磨蚀现象做了简要的综述性研究。

2.2 语言磨蚀发展史

国际语言磨蚀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研究内容一方面包括病理性语言技能丧失和移民语言代际变化,另一方面还包括方言的消亡及语言迁移等。语言磨蚀研究经过50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一门独立性学科,语言磨蚀研究成果在教育政策制订、语言规划及语言教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3 语言磨蚀类型

依照Vanels分类标准,具体可将语言磨蚀分为4种类型:母语环境中耗损母语,如老年人的语言死亡、语言耗损等;第二语言环境中耗损母语,如方言群体之外所丧失的方言,移民的母语耗损等;母语环境中耗损外语或者第二语言;第二语言环境中耗损外语或者第二语言,如年迈移民逐渐耗损其第二语言。

2.4 相关理论研究

2.4.1 回归假说理论

就本质而言,回归假说理论被称为研究语言磨蚀中极具争议的理论学说。1880年,Ribot以自己的名字将“Ribot规则”命名出来,Ribot认为新学的内容非常容易在短期内忘掉,但是前面所学内容相对来说被遗忘的就比较慢。Freed在1980年正式将语言磨蚀引入研究中,这一理论研究曾被叫做“雅克布逊回归现象”,而此回归性具体在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中一种为倒置回归性,另一种则是历史回归性。

2.4.2 关键阀值理论

通常会将语言磨蚀关键阀值当作韩语学习能力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韩语学习水平位于分界线附近,那么此韩语学习者就存在非常大的语言耐蚀性。如果学习水平在水平线以下,那么其磨蚀速度就比较快,学习范围也就比较大,而如果学习水平超过了水平线,那么该学生就具有较强的语言磨蚀抵抗能力。由于处在关健阈值范围的韩语学习者,通常会形成一种较为平衡、稳定的外语思维图式,所以能有效抵抗语言磨蚀。

2.4.3 语言提取失败理论

就本质而言,语言提取失败理论的根本就是记忆遗忘理论,即被遗忘的语言信息是消失了,还是在大脑中始终存储着,仅仅是学习者没有及时将其回忆起来。对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其实就是渐进提取过程,语言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对最佳语言表达进行寻找时一般会先着手于错误形式,经过反复思考将正确表达方式找出,若可以得到一定提示,那么可以获取暂时无法获取的相关信息。

3 语言磨蚀对韩语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通过调查对比30名高校韩语专业学生韩语学习情况,获取以下相关数据,学习韩语的目的:40%的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20%的学生是出于个人爱好,30%的学生是为了方便就业,10%的学生是出于其他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尽可能对学生韩语学习动机进行激发,正面与强动机语言态度都能够有效避免语言磨蚀。调查韩语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显示:36%的学生非常满意,26%的学生比较满意,38%的学生不满意,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必须使用一种能够让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模式,对韩语教学内容予以更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实施外语教学,有效避免由于母语干扰而造成外语磨蚀。相关实验研究证实,通过基于语言磨蚀的韩语教学,对语言磨蚀规律予以全面掌握,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束缚学生语言能力的现象,让学生在韩语学习中全面掌握抗磨蚀能力,学习创造性与主动性予以激发,不仅有利于韩语抗磨蚀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其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韩语语言的学习。所以,日常韩语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将韩语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韩语教师必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增加韩语和学生的接触频率,以此增强学生对韩语磨蚀的抵抗能力。具体措施包括韩语广角、韩语歌咏比赛、韩语社团活动以及韩语戏剧表演等。

第二,激发学生韩语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韩语学习兴趣,是抵抗韩语语言磨蚀的重要举措。避免学生出现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也要避免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教学方法必须向激励学生韩语学习兴趣方面努力,韩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韩语在其拓展视野、就业以及增进国际交往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主动学习韩语。

第三,学习一门外语时,其语言氛围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强调语言教学中文化信息的重要性,尽可能让学生多了解韩国文化,课堂中使用韩语教学,同时还可充分利用电影、网络资源以及电视等现代化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此外,课外要鼓励学生多看韩剧,尽量多和韩国人进行网络沟通与实际交流,了解韩国风土人情。

4 结语

近些年,随着中韩两国人民交往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对韩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已逐渐掀起一股韩语学习热潮,而且韩流以其迅猛之势席卷中国内地。这种汉语语境形势下的第二外语研究,尤其是韩语磨蚀概念的探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磨蚀是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研究外语磨蚀对指导学生外语学习非常有利,使学生能更好地维持语言学习能力,减少磨蚀。韩语教学者和语言管理者必须注意相关语言磨蚀理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抗语言磨蚀的策略与措施,对韩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窦玮.基于语言磨蚀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0(9):153-154+163.

[2]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28-31.

[3]倪传斌,刘治.基于外语“磨蚀”的教育学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3):38-40.

[4]李莹莹.外语磨蚀理论与外语教学活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7-558.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韩语母语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母语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