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成绩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差异

2015-03-18广东省惠州市惠台学校邱炯亮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同伴学困生

广东省惠州市惠台学校 邱炯亮

学困生,指的是,智商正常,由于学习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或不足,导致学习中出现障碍和困难,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初中学困生成绩影响因素及相关差异是什么?

我们课题组于2013年9月对惠州市惠台学校学困生学习态度、动机、焦虑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70份,收回有效问卷428份,用spss19.0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t检验、独立样本单、双因子变异数分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

1.研究表明,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与总平成绩显著正相关,而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同伴影响与总平成绩显著性负相关

学习态度(共十个层面)与总平成绩显著正相关的有5个层面:对学习目的与意义的认识、求知欲的表现、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对学习成绩的认识以及复习考试中的行为表现。

对照《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的常模,惠台学校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大多处于警戒水平,求知欲的表现和学习计划性表现,都处于危险水平。

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同伴影响与总平成绩显著性负相关。

由问卷“家长要求我不学坏就行,学习尽了力就行”(31.1%)“父母很少了解我的表现情况”(21.5%)“家里没有独立而安静的学习环境,干扰大”( 22.9%);“朋友经常邀我QQ聊天、看电影或上网玩游戏”(32.1%)可见一斑。

2.数学成绩、家庭影响和性别能预测总平成绩

其中数学成绩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6.1%,家庭影响和性别的解释量分别为2.2%和0.8%。

回归方程为:总平成绩=0.504×数学成绩-0.151×家庭影响+0.108×性别。

学困生中有50.2%同学自认为最差学科就是数学。“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23%)“父母对我的教育简单粗暴,亲子之间难于沟通”(24.3%)“我老爱看电视、上网、或贪玩、家庭作业马虎,没被父母及时管制”(18.7%)。男性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比女性学困生显著性要好。

3.学困生相关的各种差异

第一,不同性别的学困生 “学习计划性表现”“对学习成绩的认识”“数学成绩”“人际焦虑”和“受到同伴不良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学困生的总平成绩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全校学优生与学困生的男女人数有显著差异:428个学困生当中,男252人(占58.9%),女176人(占41.1%);321个学优生当中男138人(占43.0%),女183人(占57.0%)。加强对男同学培优补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习计划性表现”:女学困生比男学困生显著要好。

“对学习成绩的认识”:女学困生比男学困生显著要好。

“数学成绩”:男学困生比女学困生显著要高分。

“人际焦虑”:女性学困生比男学困生显著要高。这是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交友范围较小、情感细腻、青春期女生的身体发育的变化、学习习得性的挫败感、落后感和自卑感所致。

“同伴影响”:男性学困生受到同伴影响作用显著大于女性学困生。

第二,不同年级的学困生的总平成绩、成就动机、焦虑、学校态度、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同伴影响和学校影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平成绩”:七年级比八年级显著要差,七年级比九年级差(但不显著),九年级比八年级差(但不显著)。也许因为:七年级学困生对初中的学习不适应,八年级学困生对初中学习已较为适应,但九年级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困生分化基本定型。

“成就动机”:七年级比八、九年级显著要强,八年级比九年级强(但不显著)。

“焦虑”:九年级比七年级大(但不显著),七年级比八年级大(但不显著),九年级比八年级显著要大。因为九年级面临训练、备考以及人生规划等引发焦虑心理。

“学习态度”:七年级比八、九年级显著要好,八年级又比九年级显著要好。

“家庭影响”:九年级比七、八年级影响作用显著要大,七年级比八年级大(不显著)。

家庭影响,如“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家庭意外变故;父母长期在外做事;过分放任溺爱,家法不严;父母简单粗暴,亲子难于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家里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等。

“社会影响”:九年级比七、八年级影响作用显著要大,七年级比八年级大(不显著)。

社会影响,如“当今社会,我认为通过经商或其他形式赚得到大钱就行;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样去打工,工资也不高,我认为上不上大学也无所谓;读书很少的人也一样过日子。”等。

“同伴影响”:九年级比七、八年级影响作用要大(都不显著),七年级比八年级大(不显著)。

同伴影响,如“朋友经常和我QQ聊天、看电影、或上网玩游戏,朋友经常邀我进入游戏机室玩游戏、赌博、抽烟;我要好的同学都是贪玩不太爱读书。”等。

学校影响:九年级比七年级影响作用显著要大,九年级比八年级影响作用要大(不显著),八年级比七年级影响作用要大(不显著)。

学校影响,如“自己总是很难跟上教师统一的教学进度”(22.1%)“班级很多同学都不爱学习”(24.6%)“课程繁杂难学、内容没什么趣味”(25.3%)“学校频繁考试、排名”(20.6%)“学习任务负担重、学习压力大”(32.1%);其他的还有“教师的批评教育简单粗暴;教学呆板;耐心不够,责任心不强;对学生偏心、管理不严格;只顾讲授,不管学生。”等。

第三,不同户籍的学困生,除了焦虑水平有细微的显著差异外,在学习态度、成就动机、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同伴影响和学校影响各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

“惠城区内户籍”比“区外市内户籍”的学困生焦虑水平显著要大。

第四,学困生总平成绩、学习态度、焦虑和成就动机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方面的差异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排行最小的总平成绩比其他排行都略高(不显著);独生子女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比其他排行都强(不显著),但焦虑水平比其他排行都大(不显著)。

第五,学困生在家庭生活情形方面的差异。

“和父母住在一起”比“只和母亲住在一起”的孩子受到家庭不良影响显著要小。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同伴学困生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寻找失散的同伴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