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时政热点 打造魅力政治

2015-03-18广东省清远英德市第一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徐才厚时政热点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第一中学 陈 静

时政热点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受人关注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闻,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政治教学中,巧用时事政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优化政治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时事热点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以“时话五分钟”激发学生好奇心

“时话五分钟”即每次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报导一条时政要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同时发动其他学生互评,学生就该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激发思维的火花,最后由教师简要点评,注意发挥好教师指导者的作用,对学生在探讨中暴露出的一些知识或观念上的错误,要及时点评,给予纠正和引导。教师要注意寻求时政要闻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如一位学生在报导了:“中国人民银行为挽救中国股市和避免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25日无预警宣布降息,这是自2014年11月以来第5度降息。同时,央行还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全球股市应声反弹。”这样一则的新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分析,联系教材中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使学生明确央行这样做是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通过降息降准达到刺激需求,从而缓解经济有点冷的局面,从中深刻理解国家的货币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更好地学以致用,深刻理解教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投资的选择和消费等知识点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适合高考中“一材多用”的命题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短短的“时话五分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关心时事的自觉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使师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平时教师应注意时政热点的收集,指导学生阅读《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等报刊,收看《新闻联播》《今日一线》《今日关注》等相关节目,把握时政焦点、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树立“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使学生养成快速捕捉信息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把握政治方向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积累的大量的时政材料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针对性的时政材料来解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在与学生分享、理解中学习,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二、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把教学内容与当前受关注程度高的热点联系起来,巧妙而大胆地引入课堂,创设知识悬念,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为学好一堂课作好铺垫。时政导入利用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探根寻底,时政热点新鲜真实,学生容易受到感染,达到教学所需。例如,为了讲清楚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我利用3.15策划的一个专题节目,里面简述了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事件,毒奶粉事件,在海鲜中加入孔雀绿石,,鸭蛋肯德基中含有苏丹红,湖南镉超标有毒大米流入广东……”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企业要有良知,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以时政热点为依托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关键在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当然可以让学生自主获取或者稍微解释即可,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或难点内容比较抽象深奥,用解释和阐述的方法往往越讲越糊涂,容易陷入从概念到概念的泥潭,学生感觉在 “吃干饭”,毫无乐趣可言,这时候以时政热点为依托来突破重点、难点则可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小事例解决大问题。例如,在讲授“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这一知识点时,我联系轰动一时的“徐才厚案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材料,讲述没有监督,徐才厚是怎样走向犯罪深渊的?说明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通过展示徐才厚的受贿事实,滥用权力进而突破怎样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这一重难点,在学生根据课本,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这要比教师一味地在讲满堂灌,唱“独角戏”,效果要好得多,课堂要有趣得多。在突破这一重点、难点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徐才厚案件”,可以与政治生活中的其它知识点如我国国家性质、民主监督的方式,政府的职能,党的性质、宗旨等知识点结合,还可以与哲学生活中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点结合,更好地突破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适应新高考全国卷的需要。

四、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进行训练反思

训练反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训练反思,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在这一环节,要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就要讲究设置题目的艺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训练,所选题目都要在“新、热、活”三个字上下功夫,以时政热点为背景选取习题供学生练习和作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适应高考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政治课就是要与时俱进,只有突出时政性,关注社会热点,才能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教无定法,贵在有法”,只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加强时政教学,优化政治课堂,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就能营造政治课教学的碧海蓝天,就能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就能让政治课堂焕发魅力,异彩纷呈。

猜你喜欢

徐才厚时政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徐才厚:从混的不怎么样到混成这样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