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探析

2015-03-18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田家炳中学丘达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人格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丘达双

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有关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格完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学会为自己决策,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如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整统一的人格结构、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一、探析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落后,忽视人格塑造。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可以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未知,评价学习效果,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思想品德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心思、绞尽脑汁,让“分组讨论”等活动充斥着整个课堂,自己却避退三舍,垂帘听政,漠视、弱化教师的“主导”,异化了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自主学习”,把“自主”演变为“放任”,割断了教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忽视人格的塑造。

第二,理想、现实脱节,影响人格形成。

良好品德的养成是有条件的,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内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不容忽视的裂解,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想品德课基本理论的要求,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但事实上,广大教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和操作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重视理论的记忆和掌握,忽略了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理论与实际“两张皮”,影响了人格形成。

第三,评价机制刻板,抑制人格发展。

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可能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地发挥。“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坚信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新课程的闪光点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强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追求,其实质就是“综合性评价”。但是受传统因素的制约,特别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综合性评价”,正是评价机制刻板,抑制着人格发展。

二、解决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一些对策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正完整地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的活动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通过对“教”与“学”加以协调和控制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学结果的体现者。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采用情境渲染、案例剖析、角色模拟、操作体验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第二,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强化思品教学效果。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恰当地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强化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进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纸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分析讨论,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该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新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该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

第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课堂上,我总是细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如对尝试成功的学生,我对他们说:“你是一个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小天才,老师佩服你!”“你的想象真奇妙,这与你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离不开,我们也要像你一样!”等。这种宽松的情感氛围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感觉,还不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了以情促学的效果。

总之,通过对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和途径,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反思,在活动中积极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以促人格教育的继续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