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15-03-18吉林市昌邑区双吉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知思维课堂教学

吉林市昌邑区双吉中学 徐 巍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提问也可以实时检验教学效果;提问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决定了一堂课成败。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下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数学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于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数学方法,设计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要具有梯度,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不会中止。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提问也要控制适当的频率,虽然我们常说要用问题引导教学,但一节课不能总是在提问,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会变成老师一言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课堂也变得沉闷,索然无味。

二、问题要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一堂好课要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好的提问应该能吸引大多数学生,运用适当夸张的语气和鼓励,赞扬的言辞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有的教师提问,偏重于几个好学生,多数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提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的接收能力为主,适当兼顾优、差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三、提问要以旧带新,顺畅导入新知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前面知识掌握不牢,继续学习就难以深入。学生在重温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在讲圆的标准方程时回顾了初中时圆的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进而启发学生利用刚学过的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得到圆的标准方程(x-a)²+(yb)²=r²。这样生涩的新知被自然导入,学生理解起来轻松、易懂。

四、提问应该注重揭示规律 而不是只是注重结果

提问应重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多问“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由什么可推得这样的结果”等等。不要华而不实、只是注重结果的提问,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样提问的结果是,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甚至是这种提问已经暗示了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对学生深刻理解新知的内涵意义不大。

五、提问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

课堂提问应内容应结合教学目的,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设置。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所以,课堂提问忌不分主次轻重,为提问而提问,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学生能顺着问题的主线,逐步对所学新知有清晰明了的认知。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学生会不明前进方向,越问越糊涂。

六、提问之后要有及时反馈与适时调整提问

提问时教师须认真听,及时批判正误。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学生答题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难免出现偏颇,教师在听答时,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不能急躁,不能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只满足于教师本身想和预期。要让学生说完,允许学生有预想外的答案,并要容忍答语中的一些不当和错误之处,不要重复学生的错误答案,不要急于有错必纠而轻易打断学生的话,引起思考中断,不要排斥求异思维。这样才能作出中肯的批判和补充。如果不这样,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根据提问后学生的反馈,及时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的知识,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当然当学生的回答无助于解决新知,无关于教学目标。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否则可能这一节课就被学生带“跑偏了”。

七、把课堂提问权力适当还给学生

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可能对所学某个知识点没听懂或引发新的联想产生新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提出新的解题途径等。这时候应该允许学生反主为客,向老师提问,老师应该态度和蔼,耐心解答。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便于当堂解答的,也应该告知原因。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总之,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它对有效完成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设计适当的提问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新知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