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2015-03-18乌云特娜七十三

关键词:精神性层面心理学

乌云特娜 七十三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2. 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22)



精神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乌云特娜1七十三2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2. 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22)

精神健康是心理学研究日益重要的议题,从人的精神性的角度来反思和理解精神健康,它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与精神疾患相对应的精神健康、被等同于心理健康的“精神健康”、与灵性和生命意义相关的“精神健康”,第三个层次与人的精神性发育密切相关,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的完整存在,精神健康应当指向“完整的人”。以此反思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应将精神健康纳入其中,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调整和补充,关注自我的精神性发育,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

精神性;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的精神文化与信仰的影响和冲击,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的失落和危机,特别是精神问题对健康的危害等日益突出和严重。有学者曾总结出现代人的三类精神危机:一是精神病态,即个体发展出了畸形的精神意识层,产生了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精神空虚,严重依赖物质生活,缺乏对精神的追求;三是精神依附,个体被动或者盲目地认同或追随某种负性精神内容(郭斯萍,马骄阳,2014)。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早卒人口中,大约50%与精神疾病及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肖巍,2006)。 在发展中国家,精神疾病患病率和自杀率也日益攀升。可以认为,精神卫生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等已经成为人类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试图从人的精神性的角度来理解精神健康,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内在的精神样态,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在精神层面的表达,探讨走向精神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学对人的精神性的关注和探索

完整的个体心理是由基础层面、基本心理层面和个性化的高级调控层面构成。基础层面是指人类所特有的遗传的物质基础。没有正常的物质基础,人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动物。这是成为完整人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基本心理层面由接受信息、操控信息和执行指令功能的基本心理过程构成,具体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化的高级调控层面由精神性的原动力和个性特征构成。精神性的原动力是由需要(特别是社会性需要)、希望、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态度、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等组成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高级调控系统。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系统,人的心理就会失去灵魂,成为没有灵魂的机器。三个系统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

在现代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较早地对人的精神问题进行了直接探索。弗洛伊德从“潜意识”的概念出发,认为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的相对平衡保证了正常的精神状态,三部分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荣格同样注重对精神的探索,他曾明确指出心理学正是关于精神的知识。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反对过分强调潜意识冲动,更看重人对高级价值的自然追求。在荣格的心理学中,精神代表着作为整体的人格,是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整合。荣格之后,马斯洛将精神维度纳入心理学,他认为个体发展的内在动机力量由人的多种需要构成,其中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在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中将产生一种“巅峰体验”,马斯洛将其视为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与和谐的精神状态。随后,西方掀起一场致力于研究人的精神超越层面的超个人心理学运动,人的精神性成为心理学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范畴,“终极价值、癫狂状态、神秘体验、敬畏、惊奇、自我超越、宇宙意识以及日常生活的圣化等成为它的研究主题”(钟晓琳,2012)。

世纪之交,心理学对人的精神性的探讨有了更多的维度和更丰富的内容。比如,贝克尔提出了精神性的结构模型,即超越维度、超个人维度、传递维度,其中每个维度都从个人的和集体的两个方面阐述(郭斯萍,马骄阳,2014)。尚塔尔认为人的精神性体现在人与自我、他人、自然等的联系中,精神性的维度分别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的交流。伊斯塔尼克总结并提出了精神性研究的基本假设:精神性是多维度的,包括复杂的体验性和多方面因素;精神性是内部建构的体验和经验现象,具有超个人性和超自然性;精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测量的;精神性与宗教性相关等(傅凌海,2011)。 在国内,也有学者基于对人类精神活动研究史的考察,提出精神性具有四种特质,即精神的内隐性、完整性、自觉性、超越性(钟晓琳,2012)。 郭斯萍认为精神性的定义意在反映人的主体建构性,不同的概念界定都反映出四方面的共性,即精神的发展性、批判性和建构性、自我认定、统计共性和准宗教性(郭斯萍,马骄阳,2014)。这些努力和进展表达着心理学对人的精神领域的探索已经不止于生理、情绪和社会认知的浅表层面,而开始转向与社会文化、信仰和个人超越等相关的高级心理活动。

二、基于人的精神性的精神健康

(一) “精神”被纳入“健康”的范畴

伴随着心理学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探索,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俄罗斯《伦理学词典》对“精神”的描述如下:精神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心灵的一种活动方式,是精神的生活表现(Вругыса.А.В.1998)。精神指导人们的行为,是个人存在的核心,融入和超越了身体、情感、智力、道德、意志和社会维度。因此,精神作为一个动机元素,指导人们的日常交往和经验,特别是帮助他们理解痛苦和遭遇 (Kaye and Raghavan,2002) 。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既是心理的又是精神的,但精神处于首要地位。人们是通过精神活动来实现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他能否积极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能否有效地学习或工作,能否保持心情愉快并积极地生活。因此,人们越来越强调精神层面的健康。“精神”被纳入“健康”的范畴,精神健康被认为是一个人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对“精神健康”的几种理解

精神健康是一个难下定义的概念。例如,有西方学者曾经归纳出数十个关于精神健康的界定,“其范围包括从简单的‘社会调节’到更为复杂和反省性的概念。在这些定义中,一些通过不同的范围和程度评价精神健康,如同评价精神疾病一样,另一些则试图提供范畴建构。一些坚持普遍自然主义观点,另一些则从心理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思考,还有一些试图从社会生物心理学角度定义精神健康”(肖巍,2006)。 总体来看,早期关于精神健康的不同界定,主要隐含着对精神健康在三方面不同侧重的理解。

1. 与精神疾患相对应的“精神健康”

在一些有关精神健康的界定或描述中,精神健康是与精神疾患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一种对应关系。正如马斯洛曾指出的:“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精神健康作为精神障碍或精神性病症的对立面出现,是以精神疾患为基础确定其具体内容。一般而言,精神疾患与人在心理上的痛苦和人们总体上的不幸福的状态相关,它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于大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应当包括更为宽泛的情感、行为和心理生理学障碍”(肖巍,2006)。 这意味着,精神疾患既可能是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神经症问题,也包括严重的精神疾病,那么,所谓精神健康则包含着与之相对应的广泛内容。比如,有学者指出“精神健康不仅仅指精神病,还包括各种各样心理和行为异常的预防和控制,以期提高整个人群的整体精神健康水平”(邹自英,胡晓莉,黄海,2004)。 与此相关的精神健康服务也更多地指向对各种精神疾患的预防、医疗和康复等。这一层面的理解侧重于对精神健康的“生存标准”的确认,即精神健康主要“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和延长生物学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金德初,1993)。

2. 被等同于心理健康的“精神健康”

在我国学术界,人们常将精神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等同或混用。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完整和协调一致;广义上看,心理健康是一种满意的、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基于心理结构的积极适应和生命状态,在一些认识中被扩展为人的精神状态,与之相对应,精神健康被视为人在心理层面的协调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或是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积极、和谐和幸福状态。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定义中所揭示的精神健康的意义,即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幸福的状态,进而构成人的生命整体的健康和幸福状态。就是说,一个人在遇到任何困难时,精神都不会失调。……凡是具有这种耐性状态的人,就可以说是精神健康的(蔡立安,1989)。在这里,精神健康更多地强调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即人在心理层面对外界的适应性、抗挫性、耐性等,并将其作为生命健康生长的重要标示。因此,这一层面的理解也是侧重于精神健康的“生存标准”。

3.与灵性和生命意义相关的“精神健康”

如果说前两种“精神健康”的理解更多地侧重于人的生存和适应,那么更加贴近人的精神性发展的则是与灵性、生命意义等相关的理解。灵性在一些语境下与精神性的概念相混同,它与人的精神层面的超越性、超验性有关。比如,希尔顿认为精神健康是“健康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从内心中发掘力量的能力。这种力量来源于与一个更高层次的人或者权利的联系。”在这种理解中,人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生命创造、探索未知、寻求可能等,被视为人的精神的重要方面,与人的灵性发育密切相关。其中,人的精神性的发育标示着灵性的水平,而人们正是通过灵性来发现生命中的意义,及通过自我创造和社会改造来获得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的获得可能指向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可能指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与人的信仰、意志自由等关联。

(三) 指向“完整的人”的精神健康

从人的精神性的角度反观上述三种对精神健康的理解,可以认为它们构成一种递进的层次关系,表征着人的生命在不同层次的存在样态。在现实生活中,要从人们的活动中明确区分纯粹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行为趋向是困难的,人的完整存在应体现为一种“身体—心理—精神”的存在。因此,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精神健康,也应当包含生理的、心理的以及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灵性层次,它应是这三个层次的统整、和谐,其中,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灵性层次作为最高层次,发挥着统领作用。

精神健康应指向“完整的人”,这一认识在学者们最近的总结和探讨中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玛丽·约霍达指出精神健康应具备的特征包括: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人们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人格的完整性,包括对生活有统一看法、具备抵抗压力和焦虑的能力等;自主性或者不受社会影响的独立性;对于现实世界准确的认识;积极地适应并改善环境的能力。郭斯萍等人明确指出“精神健康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而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所在的家庭、组织、社区甚至国家作贡献。”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的总结和界定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上述三个层次的精神健康的内容。

与此相关联,道德作为与人的精神性密切相关的要素,被纳入精神健康的视野。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对精神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修改,并将道德修养纳入其定义,认为精神健康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在个人层面,注重个人的内部修养,关注个人的道德实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境界;在他人层面,要求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在社会层面,注重与社会和谐相处;在人生层面,注重生命境界的提升,实现内外相合。可以认为,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时所表达出的价值倾向和行为品质,也是其精神健康的重要方面。

总之,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精神健康,是一般所说的心理健康的扩展和深化。精神健康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个人修养、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等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核心和灵魂所在。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健康不是单纯的认识论概念,而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它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不只是心理的感受,而是整个身心的参与和实践。精神健康具有过程性和状态性。走向精神健康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沟通、精神契合的社会实践,它使个体精神世界受到来自他者的富于某种伦理关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引导与塑造,潜移默化,习与性成,人心与所教之事相融相洽,由此使精神得以充实提升,即个体能认识到善(好)的价值的优越性,把它整合为自己的修养,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

三、走向精神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

精神是人最为本质的存在。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精神性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仅仅局限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任何的心理疾病都不会得到根治(丹尼什,陈一筠,1998)。 比如,人的精神信仰问题,关联着人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探求,它是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来完成。同时,从心理健康走向精神健康,意味着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因此,走向精神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包含对“完整的人”的精神性维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还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上,都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反思、调整和补充。

(一)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自我的精神性发育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很好地关照到人的灵性与生命意义的层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甚至认为后者应是儿童哲学课或品德课程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无关。这使得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领域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失,比如,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更多地从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关注到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及其表征,从而采取相应策略进行疏导和教育,而较少地注重立足于青春生命的精神发育来引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这反映着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前者的教育价值是预防、规避、限制,后者的教育价值是发掘、激发、促进。走向精神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为主动、积极地从人的精神性发育、人的精神发展的层次来思考和理解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远不止于心理问题的疏导和规避,它应当担负起对人的精神性的激发和促进。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心理学研究对自身这种价值取向的反思和补充,但它对精神健康教育领域的影响还不太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自我的精神性发育,而自我的精神性发育并不止于人对自我的认识、认同,它有更广泛的基础和内容。人的内在的精神通过表达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自我的精神性发育正是在诸多这样的联系中实现的。人对自我的认识或认同,是其中一种联系即自我与自我的联系,除此之外,人的自我还与他人联系、与社会联系、与自然联系,所有的这些联系都可能成为人的精神性发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向精神健康的层次,应在其教育内容方面有所扩展,将学生的精神发展放置于更为广泛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各种关系中建构生命意义。

(二)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

在精神健康中,与人的精神性密切关联的是生命意义的层次,而意义获得更多地在于人的社会性取向和社会互动,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文化性遗传或称为文化基因(荣格将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所处社会环境的文化特质、文化氛围、文化精神等都将成为人的精神性发育的重要养料。同时,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也将影响一个人精神健康与否的评价标准。因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在关涉人的精神性引领时,心理健康教育是难以真正价值中立的。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关注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在人的精神性发育方面,中国文化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注重人的内在精神修为的同时,也注重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实现,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内圣外王”的精神人格。由此,中国文化对人的精神健康的理解与西方文化就有不同的方面,比如,中国文化将人放置于特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理解,将人的精神健康与个人与他人或环境相互交流的过程相联系,注重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包容限制和积极进取;而西方文化则更看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关注个人的社会参与等(童敏,2012)。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层面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需要反思由于心理学科的专业性带来的封闭性。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吸收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在对人的精神性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促进人的精神性发育服务,从而增强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属性的关注。

蔡立安.(1989)精神健康的教育不可忽视.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体育教学),(3),45-46.

丹尼什,陈一筠译.(1998).精神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62-189.

傅凌海.(2011).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郭斯萍,马骄阳. (2014).精神性:个体成长的源动力.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6-13.

金德初.(1993).精神健康的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心理科学,(4),253-255.

童敏.(2012).文化处境下的精神健康概念及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5),126-129.

肖巍.(2006).精神健康的伦理探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5),3-8.

邹自英,胡晓莉,黄海等.(2004).我国精神健康的现状、预防和控制进展.西南军医, 6(5),36-38.

钟晓琳.(2012).论德育的精神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Kaye,J.& Raghavan,S.K.(2002)Spirituality in disability and illness.JournalofReligionandHealth,Vol.41(3),231-242.

Labus Lauber.(2001).PatientEducationandPreventiveMedicine. W.B.Saunders Company,569.

Вругыса.А.В. (1998). Словарь по этике. Москва:ЕРГТ,56.

(责任编辑 胡 岩)

Spiritual Health:Core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Wuyuntena1Qishisan2

(1. School of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n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2. National Center for Psychology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n, Hohhot 010022, China)

Spiritual health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ity,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ng spiritual health involves three related levels: spiritual health corresponding to mental illness, spiritual health equivalent to mental health, and spiritual health related to intelligence and life meaning. The third 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all the three levels constitute individual’s integrated existence of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spiritual”. Spiritual health should poi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whole person”.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spiritual health”, meanwhile, its values,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should also be adjusted and supplemen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individual’s spiritu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spirituality; spiritual health; mental health; metal health education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一般课题(BHA090091)和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立项(NMGJDXLZD007)。

猜你喜欢

精神性层面心理学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