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2015-03-14龙立荣

关键词:平均水平公平分配

周 浩 龙立荣

(1. 四川大学商学院, 成都 610064; 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周 浩1龙立荣2

(1. 四川大学商学院, 成都 610064; 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将影响分配公平感的参照对象信息分为三类: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有利信息。采用4×2×2模拟情境实验分析了三类参照对象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影响力最大;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攀比效应,当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降低;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虚荣效应,且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效应最强。

分配公平感;参照对象;攀比效应;虚荣效应

一、导论

分配公平问题是目前学界的热门议题(Stouten, Kuppens & Decoster, 2013;Harcourt, Hannay & Lam, 2013),学界对分配公平感科学规范的研究是以1965年Adams提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为标志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判断分配结果公平与否不仅仅是看收入的绝对值,更重要的是与参照对象比较的相对值。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判断是基于与参照对象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的(Adams, 1965)。因此,参照对象(referent)是公平理论以及研究分配公平感的核心内容之一。

已有的研究表明,只要具备相似性(relevance)与信息可得性(availability)两个基本特征,都可以作为公平比较的参照对象(O'Neill & Mone, 2005;周浩, 龙立荣, 2010)。可见,分配公平判断的参照对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存在各种各样有关参照对象的信息。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回避了这一点,将问题简化为单个参照对象情境下的分配公平感,比如van den Bos(1997, 1998, 2003)的系列研究,Ambrose、Hadand和Kulik(1991)以及Grienberger、Rutte和Van Knippenberg(1997)的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研究设计,但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们在形成分配公平感时,不会只有一个参照对象,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在这种复杂的信息情境中,人们如何判断自己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这正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类有了解和评价自己能力、表现、观点的需要,这种评价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实现。社会比较有三种基本类型:平行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Yip & Kelly, 2013;Tsai, Yang & Cheng, 2014)。与此相对应,本研究将参照对象的信息分为三类: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下面逐一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

首先是平行比较(parallel comparison),即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要找到与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某个具体的参照对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人们通常会以参照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平行比较的参照对象。公平理论认为,在投入相当的情况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所得等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会产生公平感,高于或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会产生不公平感。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所得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做合理化的解释,称之为高人一等效应(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比如认为自己较之平均水平能力更强、付出努力更多(刘得明, 龙立荣, 2008)。结合公平理论和高人一等效应,人们对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反应可能呈现这样的模式:当所得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高;当所得与参照对象水平相等时,分配公平感其次;当所得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低。综上所述,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1: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其次是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即人们有与比自己等级高的人进行比较的倾向(Wheeler, 2002)。在判断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时,同样可能存在这种现象,即对于收入高于自己的不利信息特别关注和敏感。在经济学领域有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的概念,指的是对于别人已经拥有而自己缺乏的东西有一种追逐的欲望。分配公平感形成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攀比效应:特定的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意味着别人已经拥有比自己更有利的分配结果,这会使人们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一种追逐更有利分配结果的欲望,表现之一就是分配公平感降低。也就是说,当人们获得对自己而言不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显著地下降。综合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2: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当获得分配结果不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降低。

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也存在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特别是在自尊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社会比较(Gibbons, 2002)。收入是员工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员工地位、身份的象征,关系个人的自尊。因此在分配结果的社会比较中,同样会存在下行比较。在经济学领域有虚荣效应(snob effect)的概念,指的是对于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商品的欲望。分配公平感形成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虚荣效应:特定的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意味着自己拥有更有利的分配结果,这种欲望得到满足的表现之一就是分配公平感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当人们获得对自己而言有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显著提高。综合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3: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显著影响。当获得分配结果有利的信息时,分配公平感显著提高。

如假设1所述,参照对象的平均水平是人们判断公平与否的重要信息来源。在现实生活中,想要获得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准确信息往往是很困难的,更多的是单个参照对象的具体信息。当人们无法得到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时,将更多地依赖特定参照对象高于或低于自己的信息。如假设2所述,当人们获得不利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下降(攀比效应);如假设3所述,当人们获得有利信息时,分配公平感会提高(虚荣效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的条件下会更强,所以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4: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更强的影响。

假设5: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更强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即跟有的参照对象相比自己处于有利的情境,而与别的参照对象相比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在这样的复杂情境下,人们的分配公平判断有何规律?是攀比效应还是虚荣效应更占优势呢?Kahneman所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回避损失,指的是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比对收益的感受更强烈(Por & Budescu, 2013;Ganegoda & Folger, 2015)。据此可以推论人们对不利信息更敏感,因为这意味着自己遭受了损失(相对剥夺);对于有利信息,人们往往会做各种合理化的解释。所以,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有利信息有可能存在如下交互效应:当不利信息呈现时,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很小;当不利信息缺失时,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才得以体现。由此得到如下假设:

假设6: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与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交互影响。

当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人们形成分配公平感会更多依靠特定参照对象的信息,从而使得不利信息和有利信息的交互效应更强,所以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7: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不利信息、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有三向交互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4×2×2模拟情境实验设计。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第一个自变量是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分为高于/等于/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以及信息缺失四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分为呈现与缺失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是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同样分为呈现与缺失两个水平。因变量是被试在各种情境下的分配公平感。

(二) 被试

本研究以某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共施测395人,回收346份,其中有效样本328份,有效回收率83.04%。被试中男性146人(44.51%),女性174人(53.05%),另有8人性别数据缺失。被试平均年龄20.73岁(SD=0.96)。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被试,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对于经济结果公平性判断的基本规律与组织员工不会有本质的差别;另一方面,大学生背景单纯,容易实施实验控制。

(三) 实验程序与材料

本实验在课堂上实施。首先宣读指导语,告诉被试每人会读到一则小故事,请他们仔细阅读故事,把自己设想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根据自己在故事中的真实感受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名被试分配实验材料,包括一则随机分配的情境故事以及测量题目。被试独立阅读情境故事并回答测量题目。最后回收实验材料,并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

针对被试是大学生,本研究专门设计了大学生周末在超市兼职的情境故事,总共16则(4×2×2)。在故事中,首先描述基本的情境:“我”是一名大学生,周末在学校附近的超市兼职,工作一天得到了50元的报酬。然后,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平均报酬是30/50/70元,或者信息缺失;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最高报酬是90元,或信息缺失;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操作为:“我”无意中得知兼职大学生的最低报酬是10元,或信息缺失。

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即每名被试随机接受一种刺激情境。16则情境故事随机发放,每个情境的被试人数平均为21人。

(四) 测量

在实验情境中,被试对于测量题目会很快感到厌倦(Cremer, 2005),所以本研究只采用一个项目对分配公平感进行测量(相比之下,我得到的报酬是公平的),采用Likert 7点记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为了考察测量的信度,在正式实验之前另外选取32名大学生进行预备实验(每个实验情境2名大学生),间隔半个月对同一种情境下的分配公平感测量两次,发现重测信度为0.78(p<0.01)。为考察测量的效度,正式实验中对报酬满意度以及留职意愿进行了考察,分配公平感与这两个效标变量的效标关联效度分别是0.79(p<0.01)和0.80(p<0.01)。可见,本研究对分配公平感的测量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同时,为了检验对自变量的操作是否成功,本研究设计了三个项目来考察被试对实验情境的理解是否与实验操作一致。比如:

在上面的故事中,我的报酬___________在超市兼职的大学生的平均报酬。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确定

为避免对被试的提示作用,进而产生同源方差,本研究将这三个操作检验项目放在因变量项目之后。如果被试的回答与所接受的实验处理不一致,作无效数据处理,不进入实验结果分析。另外,用一个项目考察被试对实验情境真实性的认可程度(我认为故事中描述的情况是有可能真实存在的),采用Likert 7点记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三、研究结果

(一) 实验操作检验

分析实验结果前,首先检验对自变量的操作是否成功。经检验,删除无效样本18个,最后得到有效样本328个。被试对实验所模拟情境真实性的平均认可度为5.32,显著高于中值4(t=13.55,df=327,p<0.01),表明实验所模拟的情境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二) 描述性统计结果

各个实验情境下,被试报告的分配公平感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在所有实验情境中,当被试的报酬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获得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同时不利信息缺失时,分配公平感最高;当被试的报酬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获得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同时有利信息缺失时,分配公平感最低。

表1 实验描述性统计结果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三) 对实验假设的检验

采用方差分析来检验研究假设,分别考察三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注:η2为统计效应大小,反映自变量的解释力。

从表2可以看到,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56.66,df=3,p<0.01,η2=0.353)。采用PostHoc进一步考察四种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条件下,被试分配公平感的差异(见表3)。在高于、等于、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三种情况下,分配公平感分别是4.60、3.71、2.06,且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变化趋势与假设1完全一致,假设1得到完全验证。另外,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被试的分配公平感为3.91,与等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的分配公平感没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下分配公平感比较结果

注:**表示p<0.01。

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的主效应显著(F=12.68,df=1,p<0.01,η2=0.039)。具体而言,当特定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低于该信息缺失的情境(M呈现=3.38,M缺失=3.82),假设2得到验证。

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的主效应同样显著(F=26.90,df=1,p<0.01,η2=0.079)。具体而言,当特定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呈现时,其分配公平感显著高于该信息缺失的情境(M呈现=3.99,M缺失=3.18),假设3得到验证。

交互效应方面仅有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与有利信息的交互效应显著(F=3.73,df=3,p<0.05,η2=0.035)。如图1所示,当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最强,假设5得到验证。

图1 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与有利信息的交互效应

如表2所示,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与不利信息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96,df=1,ns);不利信息与有利信息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2.86,df=1,ns);自变量的三向交互效应也不显著(F=0.11,df=3,ns)。假设4、6、7未得到验证。

四、讨论

(一) 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影响力最大

研究结果表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的主效应显著(假设1得到验证):当人们的所得高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高;当人们的所得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相等时,分配公平感其次;当人们的所得低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时,分配公平感最低。

进一步分析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本研究所有的自变量以及交互效应项中,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力最大(η2=0.353)。这说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是人们形成分配公平判断最重要的信息,构成了分配公平感的基线。这符合社会比较理论的基本观点,即通过与所属群体平均水平的比较能够更清晰、准确地定位自己。同时,这在理论上提示在薪酬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收集各个岗位的市场化薪酬水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了各个岗位的参照对象收入的平均水平,它决定了员工分配公平感的基本水平。

(二) 分配公平感中的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的主效应显著(假设2得到验证),说明分配公平判断中的确存在攀比效应。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攀比效应并不会因为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的呈现而减小(假设4没有得到验证),这表明在任何情境下人们对于特定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不利信息都非常敏感,攀比效应在各种情境下都存在。从本研究来看,即使自己的收入高于参照对象的平均水平,但只要知道某个参照对象收入高于自己,这个参照对象就成为判断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参照点,并导致分配公平感下降,即“一山望着一山高”。也就是说,排除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这些客观现实,人们对参照对象信息的选择性加工也是导致分配不公平感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而言,保密工资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为它至少从制度上杜绝了员工之间的相互攀比,有利于员工保持分配公平感。

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有利信息的主效应也显著(假设3得到验证),当呈现该信息时,被试的分配公平感显著提高,证明分配公平判断中的确存在虚荣效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虚荣效应在不同的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情况下有差异(假设5得到验证)。如图1所示,在平均水平信息缺失的条件下有很强的虚荣效应,但在有准确平均水平信息的三种条件下虚荣效应明显变弱,而且呈现几乎一致的变化趋势。这说明,参照平均水平信息对虚荣效应具有抑制的作用。

如果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境,分配公平判断究竟是攀比效应还是虚荣效应占优势呢?我们的假设认为是攀比效应处于优势地位,但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参照对象高于自己的信息与特定参照对象低于自己的信息之间交互效应不显著(假设6没有得到验证),与参照对象平均水平的三向交互效应也不显著(假设7没有得到验证)。这些结果表明,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和有利信息对于分配公平判断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分配公平判断中的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没有哪个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人们在与特定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形成分配公平感时,对损失和收益同样敏感。

(三)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变量设置比较简单,现实情境中人们所获得的信息更丰富、更复杂。如果有多个不利或者有利的信息同时呈现,这对人们的分配公平感会产生累积效应还是以最极端的参照对象为标准?抑或根据参照对象与自身的相似程度进行加权?这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主动地收集、筛选、甄别,甚至虚构参照对象信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比如,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公平敏感性存在差异(周浩, 龙立荣, 2007),可能导致对相同的比较结果产生不同的归因,进而影响分配公平感。另外,男性和女性的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是否有差异?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五、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到如下三个主要结论:

(1)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对分配公平感影响力最大。

(2)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攀比效应,当与特定参照对象相比的不利信息呈现时,分配公平感显著降低。

(3)分配公平判断中存在虚荣效应,且在参照对象平均水平信息缺失时效应最强。

刘得明, 龙立荣. (2008). 国外社会比较理论新进展及其启示——兼谈对公平理论研究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5), 103-108.

周浩, 龙立荣. (2007). 公平敏感性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5(4), 702-707.

周浩, 龙立荣. (2010). 公平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8(6), 948-954.

Adams, J.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Berkowitz, L.,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67-299.

Ambrose, M., Hadand, K., & Kulik, C. (1991). Influence of social comparison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fairness.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76(2), 239-246.

Cremer, D. (2005). Rewarding leadership and fair procedures as determinants of self-esteem.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90(1), 3-12.

Ganegoda, D. B., & Folger, R. (2015). Framing effects in justice perceptions: prospect theory and counterfactuals.OrganizationalBehavior&HumanDecisionProcesses, 126(1), 27-36.

Gibbons, F. (2002). Comparison- level preferences after performance: is downward comparison theory still usefu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83(4), 865-880.

Grienberger, I., Rutte, C., & Van Knippenberg, F. (1997). Influence of social comparisons of outcomes and procedures on fairness judgments.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82(6), 913-919.

Harcourt, M., Hannay, M., & Lam, H. (2013). Distributive justice, employment-at-will and just-cause dismissal.JournalofBusinessEthics, 115(2), 311-325.

O'Neill, B., & Mone, M. (2005).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n referent choice.JournalofManagerialIssues, 7(3), 273-282.

Por, H., & Budescu, D. V. (2013). Revisiting the gain-loss separability assumption in prospect theory.JournalofBehavioralDecisionMaking, 26(4), 385-396.

Stouten, J., Kuppens, P., & Decoster, S. (2013). Being angry for different reasons: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distributive justice.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 43(4), 795-805.

Tsai, C. C., Yang, Y. K., & Cheng, C. H. (2014). The effect of social comparison with peers on self-evaluation.PsychologicalReports, 115(2), 526-536.

Van Den Bos, K., & Lind, E. (1997). How do I judge my outcome when I don’t know the outcome of others? the psychology of the fair process effec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72(5), 1034-1046.

Van Den Bos, K., & Wilke, H. (1998). Evaluating outcomes by means of the fair process effect: evidence for different processes in fairness and satisfaction judgmen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74(6), 1493-1503.

Van Den Bos, K. (2003). On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social justice: the role of affect as information in psychology of justice judgmen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85(3), 482-498.

Wheeler, K. G. (2002). Cultural values in relation to equity sensitivity within and across cultures.JournalofManagerialPsychology, 17(7), 612-627.

Yip, J. J., & Kelly, A. E. (2013). Upward and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s can decrease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 43(3), 591-602.

(责任编辑 胡 岩)

How to Make Justice Judgment of Multiple Referents: Bandwagon Effect and Snob Effect

ZHOU Hao1LONG Lirong2

(1. Business Schoo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Based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the information of refer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formation of average (IA); information of better paid referent (IB); information of worse paid referent (IW). In this study,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eight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cenario experiment, and a 4×2×2 randomized design was adop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e main effect of IA was significant: the percep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was lowest when participants were informed that they were paid less than average, and the percep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was highest when participants knew that they got more than average; (b) the bandwagon effect was significant in all conditions of IA: when participants got IB, their percep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decreased sharply; (c) the strongest snob effect appeared when IA was absent: when participants got IW, their percep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distributive justice; referent; bandwagon effect; snob effect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129,71002047);四川省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xq15B04)。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公平分配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笨柴兄弟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公平比较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