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二代加核电站管道管件大宗材料的管理问题及策略探索
2015-03-18吴永重任军兵
□ 吴永重 任军兵
一、引言
在二代加核电中,大多是好几个机组先后开工建设,一般后一机组比前一机组晚十个月左右,其中1号机组管道安装将近尾声,2号机组管道安装才刚刚开始,在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问题,这些困难或问题影响着现场的施工与预制,目前还没有达到影响工期的程度,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出现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为后面的工程总承包打好基础。
二、管道管件大宗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的管理方面,如果是有经验的工程公司来管理,会有至少百分之三以上的盈利,这里的盈利是比预计投资额节省百分之三以上,对于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项目,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如果预计2个亿,则可节省六百万左右,如果管理混乱,不仅赚不到钱,有的还会亏损,超出预计投资额,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工期,核电站晚发一天电可损失好几百万,因拖延工期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在建中,就算是一个小小的管件,如果缺货,管道就没法安装完成,工程就无法完工。不要因为小就不重视,往往大件的设备等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小小的管件却容易被人们忽略。不论大件还是小管件,只要缺了,工程就无法完工,项目就无法竣工验收,核电厂就无法发电,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件因采购加工周期长,运输困难,小件采购加工周期短,运输方便,后续采购快,影响工期短而已。
三、大宗材料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采购技术规格书的清单不准。一是二代加核电机组管道管件采购技术规格书的清单是以岭澳一期的交货清单为基础,在岭澳一期的交货清单中,有部分材料到最后也没有使用,然而,这些没有进行核实,并且最终采购的材料又与采购技术规格书不完全一样,采购部门根据他们的工程经验对采购技术规格书的清单作了处理。有些情况没有及时有效反馈回来。二是岭澳二期在施工图出图之前就参照岭澳一期的交货清单采购了岭澳二期的管道管件大宗材料,在施工图中只好参照岭澳一期的图纸来设计,而在后续的二代加核电站的设计中,是依据设计标准来设计,这与岭澳一期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二代加的图纸与岭澳一期的图纸不一样,这也是引起管道管件大宗材料有出入的一个原因。三是岭澳二期相对于岭澳一期有三十多项改进项,而后续项目相对于岭澳二期又有很多项改进项,这些也会带来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的变化。四是设备和阀门等的变化引起的管道管件等材料的变化。五是岭澳二期施工完成后,没有将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进行汇总分析。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二代加核电机组管道管件采购技术规格书中材料清单的不准确。
(二)采购部门没有采用精细化管理。采购部在采购的过程中仅仅是将采购技术规格书中的采购清单转手给制造厂家,没有根据现场的施工计划,给制造厂家下达具体的加工计划。造成这样的原因是,采购部不知道设计部门根据进度计划有专门的分区材料清单,并且是随着图纸图册同时出版的。因为没有具体材料的具体进度要求,厂家就会根据加工的方便程度来排产加工制造。这样就会造成需要的管道管件还没有排班生产,而安装需求较晚的管道和管件,很早就加工完成并等待交货,同时造成现场仓库长期被占用,但是长期不用的管道和管件需要维护和保养,不然,等到该用的时候已经腐蚀得无法使用了,而且这个维护成本很高。
(三)设备变化引起管道管件等材料的变化。核电机组的部分设备变化,采购了不同厂家的设备,对设计的影响是挺大的,设计需要等厂家的图纸完成后才能做接下来的设计,由于设备的变化带来的材料的变化,也给大宗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
(四)物资编码不统一带来的问题。采购技术规格书的材料清单中,物资编码采用LRCM码,而在二代加的施工图中,物资编码是采用VPRM软件所编的码,一个项目两套码的使用,对设计、采购、仓贮、盘库和清算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最主要的是大大增加了错领材料的概率,随之而来的,也容易造成安装错误,轻会造成材料短缺和大量剩余,情况严重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五)各方协调配合不够。设计各方对材料清单的提供不够及时。因为大宗材料采购技术规格书中清单的量包含了各设计方的用量。各设计方的材料变化没有及时向采购技术规格书中反馈,还有相应的设计变更也没有及时反馈,造成要用时没有料的情况。根据设计图纸在安装前7到8个月的时间提供给安装公司,再提供图纸的同时提供相应材料清单,如果该清单已经包含在上报给国家核安全局备案的清单中,则只需要跟厂家达成共识,厂家是能够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加工制造并运送到施工现场和预制场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短缺的情况或大量剩余的情况。
(六)给厂家反馈不够及时。应根据设计方提供的管道管件清单的变化情况,出版设计修改通知,将清单进行修改。然而,采购方没有及时将改单情况反馈给制造厂家,更加造成了预制中缺料的紧张局面。
(七)仓储管理问题。仓储管理水平影响了材料的管理和领取。材料查找困难,没有根据材料进出库情况,提前对材料进行预警,即将可能出现的材料使用量的情况分析等,详细、准确和提前把控好材料的使用情况,预测接下来的材料需求情况,实际上,根据安装进度计划和出版的安装分区的施工图的情况,是能够分析出接下来某个时间段的材料的需求情况的,根据库存,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缺少量,可以提前着手准备去采购,这样就能避免预制安装过程缺少材料的情况。
四、大宗材料科学管理的策略
(一)及时准确汇总分析已建成电站管道管件等大宗材料的最终用量。通过几个相同堆型电站管道管件等材料波动情况,就能较准确知道即将开工建设的核电站的管道管件的范围,分析已建成同堆型核电站的数量越多,管道管件的范围也就更加准确,这样就可以节省费用,提高效益。
(二)对物资进行科学的编码。编码是基础工作,必须从顶层领导就加以重视,确保基础工作能科学快速地完成,形成一套科学的编码体系,从设计、采购、加工制造、物流、仓储、施工管理和电厂数据移交,整个生命周期就加以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工作出错的可能。可以从加工到仓储,进料和出料等都采用扫码的方式进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确保每一件物资都用在正确的地方,确保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
(三)采购应根据安装施工进度向厂家提供详细的物资需求进度。这个工作难度也不大,就是相对要繁琐一些。这样还可以缩短材料的流转周期,节约材料的仓储成本,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此外,各设计方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准确地提供管道管件的材料清单,确保不出现断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