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地方党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探索

2015-03-18王效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党校培训工作

□ 王效珍

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孕育优秀人才和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其内部的管理与教育需要形成比较系统且成熟的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对党员以及党员干部系统完善的提升与培养。地方党校作为中央党校的下属机构同样应该严格贯彻各项政策,以及自身已有的工作机制与管理办法,使参与学习的学员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正面的政治思想环境下实现自我提升与充实,从而将自己所学以及所汲取的学习成果更好地传递给各部门以及身边的每位同事和伙伴。

一、地方党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一)个别地区党校工作模式陈旧落后。尽管中央党校在政治级别以及管理层级上具有较大的决策权,但是想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共党员的党性党风建设工作进展更有条理、更加科学,使各项工作的发展脚步更加坚实,还需要地区党校在日常的党员教育、校园建设等方面下更大的力度。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一些地区由于其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在整体的党校工作中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工作模式陈旧落后是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党员教育过程中绝大部分是理论文化课,学员在每天的课程安排上难以作出个性化的时间调整,大部分都花费在课堂上,课下以及业余时间学员之间以及学院和老师之间不能做到及时的沟通,这使得学员的学习效果只能通过单一的考试来得以检验,一定程度上让个别学员形成了侥幸心理,在学习中并不能够集中精神与思想全身心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以及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先进思想理念的学习之中。类似这种模式已经在党校的工作中实践了很长时间,一些地区仍然盲目且麻木地贯彻这种做法,对于党校建设以及工作升级来说的确不是明智的做法。

(二)学员管理工作存在弊端。参与党校学习的学员大多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较高政治级别的人,他们也都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这对于党校的学员管理来说是一个先天的优势。然而实际上,在针对学员管理的党校工作部分,人们仍然难以避免地看到个别的课堂出现学员难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员忽视学员心理压力,对他们的日常学习产生负面作用;过于宽松或者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或者波动;以及学员管理缺乏细节把控,导致教学流程脱节、学员配合度降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党校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难以对参与学习的学员产生必要的效果,难以有效增强学员党性,提升他们处理具体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能在思想以及心理上让学员对未来的党政工作产生抵触或者懈怠等消极心理,这对于地方的党校建设将会产生非常致命的影响。另外,长期以来在党员培训中遗留的不良工作习惯或者常见的“攀关系”等问题,也是影响党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时期的党建来说,地方各部门更应该最大程度地避免和改正实际工作中的不良因素,为日后的党建优化消除隐患。

二、提升党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与媒介。现阶段党校工作结合信息网络与先进媒体技术是实现党校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样的做法也是提升我国党政工作科学性与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智慧校园”以及“大数据时代”等因素的冲击下,地方党校的领导也应该意识到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现代化工作模式的紧迫性。尽早将本地区的党校工作纳入地区网络,并与上级党校、同级党校以及党政机关形成互联与协作的模式,不仅对于党校自身来说是一次强有力的自我充电、自我升级,对于整个党政系统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模式变革,工作部门与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让地区的相关工作实现显著的提效,为整个系统达成意义深远的良性循环。例如重庆市委党校在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工作进行了精细化与协同化的调整,对党校系统的信息化项目,比如“大数据平台”等等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扶持和让路,这对于该地区党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提升,市委以及党校在过程中对项目不同阶段的预算、评估整合等等大大提升了党校工作信息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对将来改进后的工作效率也是一次有力的保障。

(二)打造全员学习模式。党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党员以及党员干部提供系统的培训与教育,内容主要涉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法制,并结合实际国情加入对国内外形势研究、创新思潮引入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员以及学员应该达成共同学习、全员学习的模式,从而将党校的工作重心更加合理地转移到实际学习之中,改变之前单纯传达新政策、巩固旧知识的单一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培训班中的师生能够形成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党校内部也能够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工作模式,从而提升党校教育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另外,通过这样的模式,教员们也可以在原有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培训加入生动新颖的因子,比如引入时政讨论、分组学习,或者在日常培训课程中加入调节气氛的学员才艺展示、轻松一刻等等,这样的课程调整相比之前的模式能够使学员以及老师更加放松,进一步活跃思维,师生的良好配合为整个培训课程和主题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而产生的对双方学力的推动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全员学习的模式不仅适用于党政机关的阶段工作,对于其他机构的管理与发展也是一次有益的借鉴,其积极效果将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人们的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中。

(三)作风建设与组织纪律仍需加强。党校中进行的相关文件的集中学习以及对思想政治中心思想的巩固对于学员来说都是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以及做法都是其学习认真程度以及执行力的体现。中央以及地方党校在培养学员良好理论素养、战略思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先锋典范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权威性以及严肃性都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党校在进行日常的教育培训以及学员管理中更应该强调作风和纪律重要性,不断督促学员端正态度、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党员以及党员干部的身份特殊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形象,为群众树立榜样。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党校方面完全可以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明确奖惩,对校内员工、教员、学员等人的日常行为以及工作作风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规定课程中迟到早退政策、修订行为准则,及时对一些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理,从而提升人们对纪律、自身行为以及形象的重视程度,优化校内管理工作环境,也是学员以及工作人员逐渐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为党校树立严谨、务实的形象。

三、结语

地区党校工作在整个党政工作体系中有着较大的战略性意义,工作开展是否足够科学、是否能够达成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是各级党委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现阶段一些地区党校实践工作中凸显的问题,人们可以在引进信息化工作模式、提升全员学习能力、以及进一步强化纪律与作风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为现有的党校工作注入活力,促使各地区在党员培育、干部培训等方面产生显著的提高作用,从而增强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党的纯洁度与先进性。

[1]杨震,陈俊明.论新时期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陈向阳.“肩膀负承”与“如履薄冰”[J].上海支部生活,2015

[3]邓金芳.论新时期如何在党校教育中加强党性教育[J].中国科技博览,2015

猜你喜欢

党校培训工作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工作,爽飞了?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