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5-03-18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航天培训工作

□ 朱 培

一、航天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自建立以来,取得了载人航天技术和月球探测等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是国防事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作为高科技的航天企业,不论是管理层还是一般职工,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内外环境,胜任不断发展的航天技术岗位的要求。企业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规范、全面的新员工任职前培训能为航天企业打造和输送更为合格的新鲜血液去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及航天企业文化,把航天队伍建设为更加成功的团队。新员工职前培训是为新进员工专门设计并实施的,经过培训可以使航天企业新录用的员工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角色定位,从普通的社会人转变为航天人。培训的过程也正是新员工逐渐熟悉和适应航天企业环境、渐进地融入航天大家庭的一种平稳过渡。

二、当前航天企业单位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前培训的内容简单化。有些企业单位的新员工职前培训日程安排上只有参观车间、组织学习员工手册、宣读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几项内容,重点突出的是不准干什么,局限在行为、制度的约束上。在培训形式上主要是领导发言、代表致辞、新员工聚餐,局限于把精神口号和文化观念进行表面化的宣讲,而新员工根本不知道这些口号、观念会对自己今后所任职的岗位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没有对航天精神及航天企业文化真正的核心部分进行展示。这样的新员工培训变成了走过场,内容没有针对性、过于简单化,不利于新员工角色的迅速转换,关键是增加了航天企业用人的风险性。

(二)没有将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系统规范化。有些航天企业的新员工职前培训形式和内容上显得非常丰富,但是没有将常规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专业培训按照员工的任职岗位划分作出系统的规划,也没有结合航天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适合的规范性教材并在培训流程中固定下来。即便是有固定教材的也是好几年都使用同一教材,不考虑更新优化问题,那样的话再先进的东西也会逐渐变成落后的。由此可见很多企业建立的培训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这样会造成后续的企业培训工作在内容上出现重复及相应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三)缺乏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的检验和评估。大多数航天企业缺乏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的检验评估和继续跟踪,或者说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检验体系。有的企业即便是对培训效果有评估,也仅仅为入职培训后的一个简单考试,对后续新员工上岗后的初期工作绩效没有进行反馈,这样,对新员工上岗后的培训效果无法进行检验和评估,也就是说投入了经费和精力但预期效应却无法收到,相应地失去了对后续工作的激励与促动。

三、航天企业新员工职前培训工作的完善举措

新员工在任何一个航天企业单位,都需经历入职培训这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方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举措来进一步完善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

(一)确定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航天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要创建幸福企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抓好安全。航天单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新员工培训中首要的培训内容就是安全第一的意识和必须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培训提高新员工的素质,规范作业行为,使各种有害因素得到及时控制和化解,确保工作中得到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二是企业介绍、工作职责的明确、管理规章制度学习,日常礼仪训练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等基础性培训。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增设有关以上内容的针对性讲座和拓展训练,规定作为一个航天人应有的姿态与精神风貌,拓展出航天人要具备的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这部分培训可以采用“多层级”培训,将常规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专业培训按照员工的任职岗位的层级作出系统的规划,并结合航天企业自身特点,在培训流程中制定合适的并且是不断更新优化的固定系统教材。培训由各层级新员工所在部门实施,部门可委任业务带头人或部门资深员工采用演示、示范操作、反复演练等形式为每一位新员工提供一对一的规范指导。四是航天精神及航天企业文化熏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及以“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为核心的价值观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特色企业文化。在对新员工进行航天特色企业文化的培训过程中,应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航天精神和航天企业理念,主动促成新员工与企业其他老员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改变新员工与航天企业文化不相适应的个人作风、态度和价值观。新员工只有尽快地了解航天精神的真正内涵、适应航天企业的环境和文化,才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发掘和发挥潜在的才能,从而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二)采取多样互动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形式。新员工入职培训不仅包含理论式培训,还应加入现场实践、与老员工交流座谈、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时,必须根据培训对象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要适用于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培训的结果和成本也各不相同。对于航天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采用文娱、体育等多种形式,通过与老员工的座谈、交流,直接地感受航天精神和企业文化。

(三)构建合理的入职培训结业检验和评估体系。企业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生产,培训的效果怎样始终只能在工作中去追踪评估,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与绩效管理对接。对于新员工培训具体的检验和评估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在新员工培训期结业后采用考核的形式来检验在此期间的学习效果;第二步,在培训结业上岗初期,通过新任职员工所在团队和直接上级管理者反馈其上岗后的初期工作情况,用他的实际工作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来检验和评定他的职前培训效果。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和对今后工作的热情,让新员工通过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促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能真正尝到培训带给他们的好处。

四、结语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培训工作,为铸造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作出新的贡献。

[1]袁洪伟.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2

[2]张伟强.新员工培训的有效实施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猜你喜欢

航天培训工作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逐梦航天日
不工作,爽飞了?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