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绩效的提升与个性化培养

2015-03-18瞿翠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课调研师生关系

□ 刘 旭 陈 艳 瞿翠玲 张 津

大学生是青年力量的主力军。自1977年高考恢复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这扇大门,迈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在大学文化殿堂尽情遨游的同时,也越发凸显出一系列学习学业问题。如何在这场文化大军中稳步前行,如何应对好、协调好紧张纷繁的大学课务学习,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应该具备或掌握的基本技能,更应作为家长、大学教师、教务管理者,乃至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原因剖析

每年临近毕业,总会有某些大四同学因为大学期间挂科过多而导致无法拿到学士学位证,甚至无法毕业,而每每此时也最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我们能发现许多微小量变最终导致形成的质变,比如一次次考试不及格的现象最终导致学业无法完成。而造成考试不及格的原因是当代大学生中部分学生对于考试的重视度不高,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考试,平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期末考试时针对老师给的上课重点,稍微看看记记能达到合格就行。恰恰是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很多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如此一来,就使得这部分同学无法及时掌握课堂的重点知识,加之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时复习程度不够,极其容易导致一门或多门课程不及格。根据学院每学期初的督学预警情况汇总,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各年级各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但是,传统的督学预警往往发生在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起到警示作用,却无法长期有效地对各班的学困生起到跟进式的帮扶督促作用。

二、构建系统科学的学业危机干预机制和学风管理体系,全力提升大学生学习绩效

(一)成立学习绩效提升调研小组全力建设良好学风。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绩效要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引导,提升其自身学习自主性。学院教务科老师以及主要学生干部根据学院学生目前学习情况建立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学信息站学前引导、学习部学期中监督、各班班长以及学习委员共同关注的学习绩效提升调研小组,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帮助学院学困生提高成绩、完成学业。

在学院领导和教务科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学院学习绩效提升研究小组,由院学习部成员、学生教学信息站成员以及各年级各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共同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调研、帮扶部署及研究探讨会议。前期的工作部署会,学院领导给课题组成员对此项工作开展的意义作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认真听取各班与会代表对学院教学环节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细致了解各班同学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需求。教务科老师针对毕业生档案梳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给各班级敲响了警钟。会议要求各班级主要负责人一定要联系班主任将毕业条件和学位条件传达给每一位同学,切不可出现临近毕业却仍然不知道毕业和取得学士学位证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两位老师对当下各班少部分补考乃至重修科目较多的同学表示担忧,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了调研的目标与详细的实施办法及步骤。

古往今来,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成长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基于此点,学院学习部联合学生教学信息站首先召开全院班长、学习委员、教学信息员共同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学院以前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学院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了深入透彻的剖析;另外会议总结部署对于这项学习绩效提升研究工作的具体工作步骤。会议结束后,由各班班级负责人负责调研本班级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助学帮扶档案。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师生关系有密切联系。在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师生关系是:重师道尊严而轻学生自主,强调服从,漠视学生个人权利;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压抑学生个性;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校大学生皆为处于青春不满叛逆期的青少年,这就使得大学生对教师制定的规章制度方案的急剧增强,从而导致学生厌恶教师、波及其所任授课程,易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在教育界长期以来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专制性质的师生关系,按照这种关系能够“成功”培养出来的也多是惟命是从、墨守成规的“机器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出个性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多,有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这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密切促进的关系。

(三)全员参与,帮扶助学共促学风。一段时间以来,学院学习绩效提升调研工作初见成效。各班班主任根据学院教务科和所在班级学习委员反馈的有一定挂科或重修学分的同学名单,初步制定帮扶助学名单,确立帮扶对象和被帮扶对象,制定了相关学习绩效提升的目标和措施,形成了健全良好的事前、事中学风预警机制。班主任们主动参与到此次调研中来,他们与班级的学困生进行谈话,了解学习成绩不理想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最佳的助学组员,并对个别挂科或重修较多的同学给予留级的建议。很多学困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意识到挂科及重修的严重性,重新审视自己,制定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各科学习,“保合格,创佳绩”,学院各班学习风气蒸蒸日上,形成了“帮扶助学共促学风”的长效良好机制。

(四)丰富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他们会理所应当地认为:生活水平达不到要求,并由此产生不该有的抗拒和逆反心理。所以,会议总结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会对这个问题有所改善。课余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活动课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并没有把活动课列为其中,所以同学们会比较反感,不愿认真去学;而新传统教育派,又把活动课推向了极端,这同样也是同学们不愿参加的原因。活动课当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想象、探索、分析和求新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增强学生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性。因此,开好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开展这样具有价值的活动课同样也是教育工作者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具有价值的活动课不仅面临新的内容新的难题,而且执行难度也极大。

(五)以社团工作为载体,提供成长舞台。高校社团组织是学生交流对话、结识新朋友的平台,也是锻炼能力、展现自我的重要场所。高校要依靠社团组织这一育人平台,将社团活动与社会需求、专业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同时,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社团活动,给了学生更大的成长舞台和锻炼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六)以社会实践服务为载体,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是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社会服务工作既能增强其自理自立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又能熟知社会冷暖,提高社会适应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为地方开展的科技咨询、技术创新等活动,也包括为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而开展的三下乡调研、社会调查等服务,以及以爱心助学为目的的公益活动和联谊等。以生活为主题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将知识学以致用,而且使师生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学期末,根据再一次的调研发现,学院各班考试作弊现象明显减少,各位考生在考场上能够稳住阵脚,踏实做题,充分联系复习的知识点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在基础题上减少粗心大意,做到游刃有余不失分;在提高较难题上肯下功夫,做到竭尽全力多拿分。所以,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它的实施促进了学院同学奋勇向前、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的构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使命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新颖有效全方位的调研模式,有利于学院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大学教务管理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管理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督学促建模式,是教育管理领域上的一次创新举措,是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创新型教育管理的实践。

每个新学期开始,我们都将对各班的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竞赛获奖情况进行调研,同时针对本学期的学习绩效提升研究工作,向各班发放调查问卷,进而了解这项调研的实质性影响与进展。相信,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不仅仅会成为学院特色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会成为全校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航标,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务管理者和学困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研究学生学习绩效提升并且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状态、走出学业困难的境地。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

[3]张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张力: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J].教学与管理,2008

[4]李小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活动课调研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活动课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