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5-03-18黄小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专业基础

□ 李 君 汪 霞 黄小艳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缺乏热情。对湖北省几所独立学院走访调查,经管类非会计专业普遍开展基础会计学课程,本科学生到课率高些,专科到课率差一些,学生对课程实践总体表现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主动,老师安排实践内容,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参与,部分学生不能按时提交作业或不能完成所要求的项目,或应付完成,所交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实践教育效果差。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能力不高。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能力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能力之一,同时是参与其他实践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如:生产实习教育实践、沙盘实习实践、营销策划等实践教育等,这些实践活动中都需要有一定会计能力,才能较好完成任务。学生在参与基础会计学实践任务及相关实践任务时,很难按规定完成实践任务,经常有其他实践指导老师抱怨学生基础会计学得太差,不得不重新给学生补基础会计实践知识。总体看,非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育能力水平不高。

(三)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开展形式单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开展方式主要是以授课课堂过程中案例讲授实践教学、小案例练习实践教学、视频演示实践教育的形式为主,而单独将实践教育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如:基础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践模拟则开展较少。课外开展会计技能竞赛实践活动,或到企业观摩会计实践活动,或进行校企合作实践学习,而非会计学生参与更少。总体看,实践教育开展形式单一。

(四)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内容主要将会计专业实践教育内容进行简单化处理,所涉案例事件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简单且相同,一般都是以工业企业会计实践为背景,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也快速发展,未来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就业趋向于服务行业,而目前非会计专业实践内容很少针对未来不同的专业实践需要及专业能力特点进行设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育缺乏针对性。

(五)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研究少。目前,通过知网,以“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实践教育”关键词、时间“2009年至2014年”进行研究资料收集,具体来看,针对独立学院的有关基础会计学实践教学研究相关文献只有3篇、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2篇。总体来看,针对独立学院研究看展较少,对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理论研究及经验总结太少,研究重视不够。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重视不够。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学课程普遍认为,学生首先要掌握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技巧,基础会计学只需要了解基本的会计学原理,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技巧要求很高的课程,了解而不能掌握会计操作技巧,这对会计学理论方法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本身会计活动贯穿经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不能熟练进行会计实践活动,这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从事经济活动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对以后职业发展不利,如果学生自己创业,则会计实践能力对其创业更重要。实践教育能够很好地将会计的原理融会贯通,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目前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实践能力水平培养定位模糊,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细化的要求,或过于空泛,也缺乏具体的指导性。这很容易使得独立学院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教材内容简单。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教材指导通常是将工业会计实践指导简单化,而一般会计学基础实践包括原始凭证的制作与审核实训、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实训、日记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科目汇总表、总分类设置与登记、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实训等内容。非会计专业通常实践训练只是涉及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实训和总分类设置与登记,其他则很少开展,总体表现为系统性差、缺乏完整性,学生学习会计很难完全掌握会计实践的核心内容,教材指导不能达到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教学。

(三)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手段、方式单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主要是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小实践案例,课后实践作业习题的形式等,教学实践手段简单而没有单独分出时间作为一个实践教学项目进行开展,时间短,使得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实践内容深度不够,会计循环各个环节之间不能很好衔接,学生不能完全吃透会计学相关原理,实践整体效果差。

(四)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师资缺乏专业背景。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师资一般为大学毕业后从教,他们没有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经历,对会计实务操作缺乏工作经历,不能完全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对非会计专业的业务具体内容缺乏了解,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展开讲解,不能针对不同专业、较好的充分理解案例的实际情况,不利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践能力提高。

三、提高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增强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认识。独立学院要从提高学生整体实践能力角度去考虑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增强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能力是组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细化要求,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二)提高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教材针对性。积极科学的编写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教材,注意内容的统性、完整性,要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会计实践能力出发。

(三)丰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手段、完善考核。要尽可能丰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的形式,不局限于课堂实践教学,可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会计实训,专门进行会计模拟实训,注意将会计循环各个环节整合起来,主要给予学分。

(四)加强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实践教育老师应通过自身的学习或参与企业会计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真实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1]徐琪霞,赵蕊芬.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师,2012

[2]高欣.《基础会计学》课程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运城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会计学会计专业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