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

2015-03-18张华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明环境生态

□张华军

当前,环境和生态正在受到种种威胁,特别是在温室效应增强,臭氧层破坏加剧,酸雨雾霾污染扩大,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等环境危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难于持续发展、困于长期发展困境的产生。新时期,应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探讨环境保护与社会增长、城乡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新关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念和思想融入到生产、发展的实际,做到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维护,为建设探寻新的路途。要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从意识、模式、制度的变革入手,形成体系性、层次性的保障系统,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生存、发展提供更为扎实的平台。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意识的指导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引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建立起现代化的意识,以此来适应建设的实际。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发展问题提出的战略思想,是指导现实工作和长期规划的基本思想,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意识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环节之中,提倡人与自然、社会与资源、国家与环境更为和谐的关系,真正优化生产、生活、生产与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源的关系,通过科学计划和系统性谋划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乡统一,做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赢,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做到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真正形成科学设计、科学规划的先决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完整而全面的支持。

(二)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消费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消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环节,转变消费理念是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式的前提,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当前无论在消费观念还是在消费文化上都存在浪费和奢侈的问题,导致消费过程中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新时期,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消费理念,通过消费理念的转变降低生产和生活中过多的消耗,降低对生态和环境过多的索取,控制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形成理性消费和科学消费的意识,更好地节约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通过消费理念的变更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新样式的创生,刺激和激发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在带动生态文明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上,建立起生态文明的新形态新样式。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变城乡发展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将城乡发展模式的转变列为核心问题,要在发展中做到保护,要在保护中做到建设,通过对模式的有效创新形成对城乡建设新途径的探索和构建。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循环和再生的特点,我国广大城乡存在着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各类可再生资源,通过对再生能源的应用可以保护城乡环境,做到对城乡长期发展的推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速度与质量的保障。新时期,应该在城乡建设中调整能源的结构,将再生能源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能源,通过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扩大建立起新型的发展与建设模式,在优化城乡发展能源结构的同时,做到对环境和生态的有效保护,在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前提下,做到能源的多元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搭建新平台,实现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有效保障。

(二)创建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国际上应对愈来愈严重的自然状况、环境状况和生态状况而提出的新型经济模式,创建循环经济链条,打造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经济形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城乡建设中应该与循环经济体系和模式挂钩,建立资源再生、生态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力争经济和生产构成丰富多样、体系复杂的体系,在降低能源与物资消耗的前提下,更多地形成新型经济模式,为城乡建设与发展提供新途径与新基础。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是规范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刚性基础,要结合法制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的完善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融入到考评体系之中才能够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重视程度,在城乡建设中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期考评和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才能真正促使各级干部彻底扭转“唯GDP”的政绩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增强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做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开发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安排,以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规划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并制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政策,使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性和经济性的保障。

(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赔偿制度。要建立健全体现代际补偿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一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非正常现象。具体来说,在赔偿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环境损害,造成污染的企业也往往在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之后只对具体受害人作一些必要的赔偿,而对公共环境的损害补偿则很少涉及,因而赔偿额可以说远没有反映出实际损害的数额。所以,加强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措施,又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建设根本目标,有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才有生态、环境的保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成为当前根本的任务。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从控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入手,探寻从意识、方式和制度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做到对生态文明建设深层次的支持,起到对生态文明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要不断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环节的关系,设置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实现对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的维护与保证。

[1]李颖.“三个文明”之外还有一个“生态文明”[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

[2]桑杰.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林业经济,2007

[3]朱孔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

[4]何律琴.贵州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冯兵,熊丽敏.制约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6

[6]宋志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猜你喜欢

文明环境生态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