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18谭胜利谢贺英刘江霞孙二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6期

谭胜利 谢贺英 刘江霞 孙二平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西平 463900



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谭胜利谢贺英刘江霞孙二平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西平46390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痊愈, 1例因再次出血导致死亡,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2 例,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均未出现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低,预后良好。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 脑血管痉挛;预后

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疾病,是导致脑损伤后加重继发脑损伤的主要因素[1], 2010-01—2014-01间,我院对3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有效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效果肯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5~68岁,平均48.04岁。均经颅脑CT以及腰穿等明确诊断。致伤因素:交通车祸伤17例例,暴力斗殴伤11例,高空坠落伤4例。伤后就诊时间0.6~4 h。入院GCS评分:<8分7例,9~12分11例,13~15分14例。排除有脑疝征象、明确开颅手术指征及严重的胸腹联合伤等患者。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血、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癫痫发作及抗血管痉挛、预防应激性溃疡和继发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同时早期采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患者取左侧卧位,局麻下,选择L3-4或L4-5进行椎穿刺置管引流,以18号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垂直进入。经黄韧带时针下有落空感可继续进针,待脑脊液流出后即进入腰大池,穿刺成功后需及时测脑脊液压力,如颅压>3 kPa时可予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待颅压降至3 kPa时放入18号硬膜外导管达腰大池3~5 cm,将针拔除,固定导管并接三通接头,分别接一次性输液管和引流瓶。引流袋固定在脑室以上10~15 cm位置,依据每日引流量对引流袋高度做适当调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每天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待脑脊液外观、生化等检查指标明显好转后可停止引流,通常引流持续时间10~12 d。但如出现脑脊液常规检查提示感染征象, 也需结束引流,并行抗生素鞘内注射及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结果

32例患者中痊愈31例,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再次出血。2例经颅多普勒证实出现血管痉挛,经抗痉挛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3讨论

本病常与脑组织挫裂伤、脑内血肿或硬膜下血肿等关系密切[2]。颅脑损伤引起的大量出血可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脑血管壁结构被破坏 出血后血液在脑室和脑底部凝固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使其吸收回流受阻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后期可影响蛛网膜颗粒的吸收,而引起迟发性的交通性脑积水。同时由于血液成分破坏释放大量自由基及5-羟色胺、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脑动脉痉挛,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甚者形成脑组织发生大面积梗死,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3-4]。因此在治疗上应尽早迅速释放血性脑脊液,清除有害代谢产物。持续腰大池引流可加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清除,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膜的持续刺激,减少蛛网膜阻塞及蛛网膜粘连,减轻患者脑血管痉挛,和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降低脑梗死、交通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且创伤小,减少反复腰穿感染几率, 易于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避免脑脊液排出过快致低颅压甚至脑疝形成。

参考文献4

[1]蔡政云,袁贤瑞,姜维喜.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14(1):42.

[2]马辉,钱志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3):238-240.

[3]王忠成.外伤性脑积水[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8:198.

[4]Salvatori M,Kodikara S,Pollanen M.Fat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following traumatic rupture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J].Leg Med(Tokyo),2012,14(6):328-330.

(收稿2015-08-01)

【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