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2015-03-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乐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乐婷
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乐婷
摘要:随着我国对会计政策变更监管的更加严格,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近年来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的丑闻被曝光,影响之恶劣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进行揭露和分析,为以后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外部社会监督的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盈余管理
为满足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需求,相同的经济交易与事项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合理的会计估计变更能够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相关以及公允。然而,部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的目的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以操纵公司利润,向社会公众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颜志元(2006)以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指出上市公司发生会计估计变更与否的自身特征有系统差异的存在,公司的债务水平、公司业绩状况以及事务所变更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是否做出会计估计变更的决定。
许良虎及赵海荣(2008)在其文章中指出,公司一旦处于敏感点,如公司具有融资倾向,或者首次亏损以及连续亏损的公司则会有着明显的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若公司处于非敏感时期,即经营及盈利状况较为稳定,可能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使未来几个会计年度的利润得到平滑。
童大龙、陈继云(2005)以我国2003年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指出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是为了满足自身盈余管理的需求,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司大多有资产负债率高、短期偿债能力差,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均不理想的财务特征。
国外文献侧重于对盈余管理进行系统研究。Katherine Schipper (1989)在研究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一个带有目的性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满足自身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Schip⁃per指出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披露的报告利润,而非企业的真实收益水平。盈余管理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实现。Thomas D.Fields等表示,当会计政策选择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时,它就符合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定义。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会计选择的动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在契约动机方面,Holthausen (1983)对报酬契约、债务契约、政府管制和政治透明度与会计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影响管理人员进行会计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簿记成本、政治成本、契约成本和管制成本;在资产计价动机方面,文献则侧重检验会计数据与股票价格、报酬之间的关系;影响利益相关者动机的会计选择文献主要集中于会计选择与税收(Boynton,1992)及潜在管制(Hall,1998)的关系上。
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一)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满足上市公司融资条件
股票上市交易能够为企业快速便捷地筹集资金,《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一些不能满足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为实现融资需求可能会对利润进行调节;而发行公司债券条件中的重要一条是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所需支付的利息,如果调高利润,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评估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更加优惠的利率来发行公司债券。定价因素也会对增发等再融资企业是否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粉饰财务报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规避政策监管
会计估计变更并不能改变资产本身的价值,却可以直接创造账面利润。退市规则规定,如果某个上市公司连续亏损2年,则会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如若连续亏损3年则会被暂停上市,连续亏损4年将被强制终止上市。因而许多上市公司将通过大量提高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以降低经营业绩不佳年度的利润,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为第二年形成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迅速提升的假象做准备,俗称“洗大澡”。特别是一些ST公司,在经历连续两个年度亏损或预计还将继续亏损的情况下,就可采用这种方式先出现巨额亏损亏再终止连续亏损到扭亏为盈以避免公司被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
(三)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利润指标通常被股东作为检验管理者经营业绩高低的标准,管理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满足股东的期望,仅仅依靠会计估计变更来虚增企业的利润。而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利用如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等手段致使利润减少,从而减少对股东的利润分配。另一方面,若企业盈利增加则企业需要向政府缴纳的税款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估计变更平滑每个会计年度的收益,尽量减少本年度由于税款发生的现金流量支出。
三、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分析
(一)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固定资产是每家上市公司必备的资产且金额占总资产比重较大,折旧费用会直接影响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公司利润。影响折旧的因素错综复杂,使用年限的确定由固定资产的损耗速度和技术更新决定,对其估计弹性较大,因而固定资产项目成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以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重灾区”。在固定资产数额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年限的延长使得折旧费用下降,直接导致当期利润大幅上升。
(二)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的利益,公司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做出预先估计。因而坏账准备的提取率、坏账计提的范围、坏账计提的方法则成了应收账款项目会计变更可能涉及的范围。计提的坏账准备额度直接影响了应收账款的数量,从而达到调节本年利润的目的。若一个公司存在调增利润的动机,则只需缩小劣质应收账款的提取比例;若公司存在调减利润的动机,则只需扩大优质应收账款的比例。
(三)与存货相关的会计估计变更
存货是许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用于对外出售,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都会对企业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存货的期末计价原则为在资产负债表日选择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两者中更低的进行计量。存货会由于损毁或过时以致减值,但导致减值的原因以及程度需要依赖会计估计。因而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在后进先出法被禁止以后成了上市公司利用存货以进行利润操纵的又一选择。
四、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现状及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年度分布情况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1-2013年度公布《会计估计变更报告》的沪深主板上市公司。除去数据不全的公司,共收集会计估计变更样本222个,其中2011年有57个,2012年有65个,2013年有100个。在最近三个年度,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司数逐年递增。会计估计变更这一行为在上市公司被广泛的实施,报告表明有些上市公司在同一个年度进行多次变更,或者在不同年度连续变更会计估计。
(二)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项目分布情况分析
上市公司在编制定期报告时,财务报表项目凡是不能准确计量的均需要运用会计估计。近3年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中,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最常被使用的手段。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管理费用,对于提高当期利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延长则能向未来的会计年度要利润,会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报表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行业分布和案例分析
1、行业分布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常常出现在一个会计年度某些行业集中爆发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以沪深两市近三年发布会计估计变更公告的公司为样本,统计结果发现会计估计变更的行业大多聚集于机械制造、电力、交通运输、钢铁等周期性行业,与当前大的经济背景以及政策相关。处于复苏期的航运业举步维艰,在无法大幅增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无奈只好选择开源节流,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调整,使得净利润增加;目前电力需求的萎缩导致电力企业经营状况都不甚理想,多数企业利润纷纷下滑甚至出现大额亏损;钢铁行业与机械制造行业也是会计估计变更的集中爆发行业,钢铁业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因而变更的对象大多集中于固定资产折旧项目。
2、钢铁行业案例分析
下面以2012年钢铁行业集体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来粉饰业绩为例做具体阐述:
2012年初,华菱钢铁(000932)对部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了两次调整。预计综合折旧率由2011年的7.36%下降到6.35%,将直接增加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8亿元;韶钢松山(000717)在年初对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的折旧年限加以调整,预计折旧总额将减少2.89亿元;南钢股份(600282)将房屋建筑物、运输及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上调了50%以上,对净利润的影响达到5.18亿元;同年六月,新钢股份(600782)和太钢不锈(000825)也在固定资产折旧上做文章,完成了类似的调整导致净利润分别增加1.44亿元和5.85亿元;武钢股份于月底发布公告保持残值率为5%,对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延长三年,为武钢带来了近5.4亿元的高额利润。六大钢铁企业仅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一行为对钢铁行业在2012年度增利近20亿元。经济减速导致的钢价下降、产量下跌使钢铁行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集体频频变更会计估计表现出了对整个行业经营业绩的悲观预期。
(四)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财务特征和案例分析
1、财务特征
上市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动机是以公司的财务风险为依据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高,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越大;资产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嫌疑越大,通常计提较多的资产减值准备。数据分析显示,面临即将被ST的公司经常使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且数额较大,有可能会出现改变盈亏性质的局面。
2、案例分析
下面以吉林化纤为例做具体分析: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的粘胶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吉林化纤(000420)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分析该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得知,该公司2010年出现大额亏损,净资产收益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均为负,说明该企业运营效益低,企业成长能力较差;流动比率不断降低和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提高暗示着吉林化纤财务风险的提高,对债权人利益保证程度低;总资产周转率在不断地下降,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越来越差,资产质量降低。
然而,公司不断采取措施扩大2011年度的亏损额。首先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近6600万元,使得归属于母公司当期净利润总额降低近4950万元。2011年12月份,将原来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变更为5%,一至二年的计提比例由5%提高至10%等。此次的会计估计变更导致*ST吉纤2011年度亏损数额扩大至1500万元。公司在无法掩饰亏损时,企业管理人员就会采取“洗大澡”的方法来操纵利润,清除以前年度累积的费用和损失,甚至可能提前确认将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扩大亏损,为来年扭亏为盈做准备。该公司在2012年度产生992万的净利润,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的实质性转变,成功避免被摘牌的危险。
五、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建议
(一)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信息披露
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随意性,因而加强上市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对上市公司发布的会计估计变更报告设计统一的格式,强制上市公司清晰完整地披露进行此次会计估计变更的前因后果,说明会计估计变更发生的时期、会计估计变更项目,尤其应结合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将此次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影响的数额与前期数据对比,说明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另外,建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对此次变更审批权限的披露,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个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极大的影响了其能否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对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如下几点建议:第一,明确会计估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上市公司应对会计估计变更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成不同层次以确定具体由董事会或经理层批准。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内部审计的监督下,可以减少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可能性。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业绩评价标准。管理层自身利益与公司业绩存在很大的联系,因而管理层通常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以操纵利润。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内部考核制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估计的有效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可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采用全面多元化的指标评价管理层的管理以及沟通能力。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影响会计估计变更的因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估计变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上市公司应定期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确保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熟悉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会计估计变更是否必要与合理做出准确的判断。社会上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的宣传力度,统一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指导与培训,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加大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惩处力度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的事例越来越多。《会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数据资料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依法对其处理。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虽然许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会计造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可仍然需要继续加以完善。不少上市公司频繁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操纵利润以达到目的,这与会计造假在本质上类似,应该同样予以重视加以处罚。许多上市公司这种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惩处力度还不够大,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得到的益处远大于受惩罚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的违约成本,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以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予以严惩,对存在滥用会计估计动机的公司起到警戒作用。当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所获利益远远小于所需付出的成本时,就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完善外部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外部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主要有财政局、中国证监会、社会审计等机构的监管。证券市场主要通过暂停交易规则、特别处理规则以及再融资政策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种规则均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紧密相关,这更加促使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因而对企业的评估应参考多方面的指标,如考虑企业的连续盈利能力、经常性收益,结合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考核技术指标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社会审计的监督职能是完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首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需得到保证,使得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应独立于被审计机构。因此全面推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轮换,建立健全独立性的制度体系变得十分重要;其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得到提高,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识别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动机,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以操纵利润的公司提出改正意见,否则应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引起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注意。通过加大外部机构对上市公司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监管力度,以达到减少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自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布以后,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空间被限制,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行为极大的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秩序,损害了相关群体的利益。因而,应结合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背景,正确识别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动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加大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上市公司的惩罚以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合理运用社会审计的监督职能,使得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这一不良现象得到根本上的遏制。
参考文献:
[1]许良虎,赵海荣.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实证研究.财会月刊,2008
[2]颜志元.会计估计变更的动因分析——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06
[3]Fields T D, Lys T Z, Vincent L. Empiric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choi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4]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rizon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