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8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马玮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马玮
会计信息化化主要是将计算机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一种处理方式,简单来讲是使用电子计算机来代理人工的算账和记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预测和分析的过程。主要的目的是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增强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有效监督和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完善全方位的控制体系,使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得以完善所产生的一种管理规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软件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提升了事业单位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但是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会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就会影响到事业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探讨会计信息化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实践,分析研究了会计信息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探讨了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完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职位分离。在这种原则的基础之上,事业单位在手工记账的各个环节都设立了相应的稽查制度。比如必须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等等,由此可见在手工会计的处理环境下,形成了较为严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的处理方面也有着比较好的牵制体系,这是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伴随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业务的处理被计算机所代理,而且进行集中化的处理,这使得原来由一个部门才能够完成的会计业务,现在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事业单位原本的内部牵制的措施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大大的削弱了传统会计处理下的稽核机制,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能会危及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手工会计的环境之下,人是所有会计数据的处理者,所以做好对于人的控制十分重要,所有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围绕着人而开展的。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所面对的是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会计处理的多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仅仅和人的因素有关,同时也和计算机以及信息化软件有关,这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从由人的控制转变为了对人和互联网的两层控制。
二、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场上所发售的各种会计软件都有着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授权、身份识别以及操作权限等功能,科学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软件能够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相互监督和相互牵制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存会计信息。但是一些单位在应用信息化软件的时候,软件的一些保护功能如同虚设,信息化系统的密码大多数员工都知道,这造成信息的被篡改和信息的丢失风险较高。还有一些单位违反规定,让一个员工既做账,又复核和结账,这使得会计信息化在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比较高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仅如此,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经过培训之后仅仅只是通过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等操作,而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则主要是依靠专业人员来开展。但是这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又缺少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因此没有办法利用信息化软件来进行数据的深加工,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对于财务工作的要求。在事业单位的内部部分会计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知识一知半解,特别是内部风险控制的认识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事业单位会计相关制约和监督的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三、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对会计操作系统的控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会计信息处理的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差错,在强化会计操作系统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的制度,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例如非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未经允许不能操作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对各种凭证进行录入的过程中要有真实、完整的会计原始凭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能向任何人提供财务资料和数据,也不能将硬盘等外来的存储工具带入到办公室之内。这些制度的制定是保障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的关键所在。当然,事业单位所制定的各种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当随着单位的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改。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而从源头上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职能控制
事业单位在实施了会计信息化之后,在工作过程中就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以明确权责,开展必要的组织工作,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组织控制就是将整个系统上下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必要的分离,然后将系统中各类人员之间做好必要的分工,同时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的配套工作。进行组织控制的目的是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和真实,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可以分为操作、监督以及维护三个部分,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各项职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系统的安全控制
加强系统的安全控制是为了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好的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因为各种外部因素而导致系统出现错误。具体主要包含接触控制、环境控制等几个层面。接触控制主要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从而保障各项资源的准确性。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管理好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设置操作日志控制。环境保护则主要是指尽力减少外界因素所产生的各种计算机故障、病毒,从而保障计算机能够顺利的运行。主要包含了办公室环境的整洁干净、对计算机采取一些保护性的设备,同时还应该安装必要的安全供电系统、杀毒软件等等。比如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办公室可以采取单独的供电系统,同时经常性的对电源进行检查,以确保办公室环境的安全可靠。
(五)加强会计队伍自身素质的建设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高标准,培养一批能够精通财务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提升会计信息化的水平,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求。另外,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六)开展必要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开展会计内部监督的重要程序。在会计信息化下,内部监督不仅仅是要对人开展监督,同时也要对机器开展必要的管理,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的审计,以《会计法》的相关要求来检验会计工作是否科学有效,同时要检查监督数据保存的方式是否合法、安全。总之,要对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开展审查,以减少可能存在的漏洞,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
[1]李建清,张鹏亮.会计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对策[J].农村财务会计,2008(11)
[2]冯爱民.事业会计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乡镇事业单位会计,2013(09)
[3]孟翔.浅析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4]李树晗,冯爱民.我国会计信息化的问题及前景[J].中国乡镇事业单位会计,2014(06)
[5]周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的几点设想[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