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青少年成长困境的个案探究
2015-03-18刘春洋
□刘春洋
一、认知行为理论概述
认知行为理论是在认知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因而,社会工作者在面临服务对象时,通过对其内在的认知重建和外在的行为修正可以促进服务对象建立理性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进而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二、青少年成长困境的个案介绍
(一)案例背景。初中生小超,学习成绩很差,是老师口中的差生。在一次主动交作业的经历中,老师因其错误较多在班级里批评了他,小超因此决定再也不交作业,并且在上课时做小动作或者睡觉。同学们因为其学习差,对其多有排斥,而小超也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不敢和同学们交流,一进教室看到别人对着自己笑,就觉得是在议论嘲笑自己,经常一个人发呆,不愿与人说话,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小超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一人抚养他长大,对其学业期望很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差,认为是小超不听话,经常对其实行打骂,以至于父子言语和肢体冲突时有发生。小超喜欢打篮球,经常一个人跑去打球,其父却认为是不务正业,躲避学习。
(二)服务对象成长困境的主要表现。
1.学业问题。案例中,小超的学习成绩很差,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并被冠以坏学生的称号。外界的评价使得小超更加厌恶学习,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无法获得好的改变,经常感到孤独冷漠、抑郁自卑。
2.人际交往问题。案例中的小超由于学习成绩差,不被老师和同学接纳,逐渐被孤立,自卑孤独的性格使得他很少与人交流,害怕受到师生的嘲笑排斥,头脑中产生了“自己是坏孩子,大家不愿与自己交流”的非理性信念,长期下去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
3.自我认同问题。案例中的青少年正面临着自我认同的成长困境,由于学业问题,缺乏关爱,不愿与人交往,趋向自我封闭。如果他不能形成很好的自我认同,就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未来不抱有希望,长期处在自我否定自我轻视的信念下,可能会导致孤独症、抑郁症的出现,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4.亲子关系问题。根据马斯洛的社会需要理论,个体在生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案例中,小超父亲由于孩子学习问题,经常对小超实行打骂式教育,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情感需要,致使父子关系出现不和谐情况。
三、认知行为理论对青少年成长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个体层面的认知偏差。
1.非理性信念。艾利斯在分析个体的认知过程时,指出诱发性事件不会直接导致个体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后果,起作用的是个体的消极负向的非理性信念,它会使个体对遭遇的事件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案例中的小超存在自我认同过低的问题,这种信念会将自己的学习受挫感无限放大,进而产生自己太笨,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错误想法,引发消极的自我评价。
2.自动化思考。自动化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案例中的小超由于学习成绩差,时常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被同学孤立排斥,其内心会产生极大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使得小超害怕与人交往,产生一种“我很差,别人看不起我”的错误想法。
(二)家庭层面的认知偏差。
1.角色期望过高。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学习优秀,因此对学习之外的事情,很多父母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学习成绩的好坏和个人的天赋、兴趣、努力程度以及家长的教育水平、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相关,家长不能一味否定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案例中,小超的父亲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很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甚至把孩子喜爱打篮球的业余爱好都看作不用心学习、不务正业的表现,这无疑给小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精神压力。
2.教育理念不当。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要能够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叛逆心理很强。案例中,小超父亲的教育理念显然存在偏差,打骂式教育会引起亲子关系的冲突,更加不利于小超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
四、认知行为理论下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成长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认知重建。
1.矫正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小超辨别出自己持有的非理性信念即认为自己太笨、自己是坏孩子、自己是差生等负面看法。社会工作者要向小超表明非理性信念是导致自己孤独、冷漠、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的根源。社工要引导小超与非理性信念展开辩论,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自我对话。社会工作者是要将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以正向积极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可以增强其寻求改变的信心。
2.矫正外界对服务对象的负面认知。社会工作者要与小超的父亲、老师和同学积极沟通,阐明外界的负面态度和行为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社工要向师长教授强化小超积极改变行为的技巧方法以及改变他们的问题视角,引导他们多去看孩子的优点和改变。此外,鼓励同学们抛弃对小超的偏见,去接纳小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引导同学们去关心小超,帮助其解决学习困难,让其体会到在班集体内的温暖和归属感。
3.塑造理性的自我概念。
(1)放弃负面评价。社工要引导服务对象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自我的价值不需要外界的评价来衡量。社工要向小超指出负面评价会促使其产生非理性信念,影响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社工要鼓励小超放弃那些负面评价,这有利于减轻小超内心的压力。
(2)悦纳自我。社工要引领服务对象小超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社工要引导小超明白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我们通过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社会工作者帮助小超形成理性的自我概念,有利于小超改变长期以来的负面认知过程,能够以更加稳定乐观的心态去克服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和亲子冲突等成长困境。
(二)行为修正。
1.系统脱敏。系统脱敏要求服务对象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可以抑制或消减焦虑反应。小超有人际交往的障碍,社工要引导他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害怕做的事情,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实行:从主动倾听同学的言论,对他人的言论作出回应,再到主动与同学交谈,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们互动等。
2.自我管理。针对案例中小超的自我认同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引导小超制定一个行为改变的计划。行为改变的目标必须可观察、可测量,一般一次只确定一个目标。社工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小超将自己的行为改变情况记录下来,比如每日和同学的交流时间、上课发言的情况、非理性信念产生和克服的自我对话形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要及时向小超教授消除不良情绪的技巧如放松练习、积极的自我对话等,引导服务对象积极的行为改变。
五、结语
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是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因而通过认知重建和行为修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克服成长困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但认知行为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由其产生的干预技巧也十分众多,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应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技巧。
[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王竹换,庞鑫.浅析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J].法治与社会,2009,1:225
[3]童翎.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J].改革与开放,2012,6:82
[4]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王国锋.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3
[6]卢爱军.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后进生”的转变[J].中等职业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