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庄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探索

2015-03-18陈战彬葛旭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创城文明城市石家庄市

□陈战彬 葛旭辉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综合实力、和谐程度及城市魅力的重要标志。2011年,河北省省会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从此开启“创城”之路。“创城”工作涉及面广、关联度高,任务艰巨。对“创城”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转化为广大市民的实际行动,对确保石家庄市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经验借鉴

“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是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目的是便民利民惠民,方法是发动群众参与”。石家庄市在2014年第四届“创城”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做好“创城”工作的重要意义,活动工作两不误,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积累了五条基本经验。

(一)宣传引导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创城”。“创城”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营造浓厚的與论氛围。志愿服务是目前参与最广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石家庄市宣传先行、强化引导,结合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活动的主角。一是市属新闻媒体、网站等开辟专题栏目,刊登、刊播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容。如,石家庄日报开设专栏“大家谈文明城市创建”,请市民讲述自己眼中的文明城市,引导用实际行动支持“创城”。二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石家庄市志愿服务网开通,志愿者自助网上注册,实现管理和需求对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全市20 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前沿。

(二)重点工作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确保实践活动尽快见效。中央文明办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充分认识“创城”工作的重大意义。据此,石家庄市将为民、利民融入创建活动中,结合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使“创城”收到良好成效。一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办实,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城”工作的持续动力。二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去年在全部971 个市级文明单位等启动了“道德讲堂”建设,社区覆盖率达60%以上。三是加大重点难点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市内各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测评丢分的主要因素开展专项治理,找症结,求突破。如交通秩序专项治理行动,维明路小学开展“拉车门迎孩子促畅通”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由“一团糟”变成“只停不堵”,家长在进行志愿服务和“被服务”的过程中,文明交通意识也大大提高。

(三)具体活动和网络活动相结合,打造文明城市创建新格局。近年来,网络逐步成为开展“创城”活动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为扩大“创城”活动在网络上的影响力,石家庄市通过线下实践、线上引导的实践互动,让广大网友在参与“创城”中感受文明之风,践行文明之举。一是组织“创建文明城网友一起来”网络活动,培育了一大批踊跃参与“创城”的活跃网民。2,000 余名网友不仅亲身参与“创城”活动,而且通过在网络上发布活动体会,使每个入都成为“创城”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二是开展“文明出行网友在行动”网络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与网民常态化的交流,把网络空间打造成“创城”活动平台。活动由市政府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石家庄发布”率先发出倡议,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成本低、效率高。

(四)教育培训与带头示范相结合,提升规范经营、文明服务水平。以窗口单位为突破口,通过严格管理不断提升文明服务的水平。一是把出租车、公交车打造成石家庄流动“文明窗口”。启动“我的行业我的梦想我们共同珍惜”主题活动,每天标有党员示范车、雷锋爱心车队牌子的出租车、公交车犹如一张城市名片,让外地客人感受文明之城的魅力。二是指导市公安局等九家窗口单位联合倡议各窗口单位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投入到“创城”活动中,并在带头维护公共秩序、带头开展诚信制度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五)落实责任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建立健全“创城”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力戒形式主义,主官主责,常议常抓,把集中整治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了“创城”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石家庄市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负责“创城”工作相关市领导现场检查督导,有关部门领导包抓重点工作。二是规范文明创建措施,强化“创城”工作的制度保障。各单位根据《石家庄市落实<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责任分解》中涉及的测评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及时将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使创建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石家庄“创城”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创城”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需要方方面面参与,需要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一些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精神文明范畴内,“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存在,这直接影响了“创城”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创城”活动总体呈现“二个不平衡”,区域间推进不平衡、行业部门间进展不平衡。

(二)工作职责需进一步理顺。承担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机构和部门不完善,工作环节出现梗阻现象。如负有协调指导职能的省会文明办,在创建工作中指导协调的对口部门,是各区文明办和市直部门的宣传处,而实际创建任务则是各职能部门业务处室的工作,出现管事的与干事的“两张皮”现象。

(三)创建活动市民参与度不高。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城”的力度还不够,部分创建活动仅停留在领导层面或管理层面,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创建活动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人民群众自主参与不够。还需要继续探索群众易于接受、便于接受的活动载体。

(四)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多,涵盖各行各业、多个年龄段的人群,并且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而文明新风的养成有赖于后天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进而形成自主意识。这个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这是目前创建工作的现实矛盾。

(五)“创城”保障不够有力。一是城市建设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创建文明城市的物质保障力度不够。二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投资机制。从调研情况看,很多部门、行业及基层宣传部门从事“创城”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

三、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问题的建议

根据“创城”中发现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创城”工作再上台阶提供新的启示,提出如下建议。

(一)探索建立“创城”工作激励制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创城”工作激励制度,使各级领导能够切实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建立“创城”工作与职级调整挂钩制度。文明办与组织、人事等部门联合组成“创城”工作绩效评价委员会,对各单位“创城”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把“创城”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评估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各级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之中,与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挂钩。二是建立“创城”工作奖励基金。各地在“创城”工作的奖励方面普遍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有物质奖励,探索建立“创城”工作奖励基金,实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要通过建章立制,对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各社会群体参与“创城”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实行多样化的奖惩措施。

(二)探索建立“创城”工作联动制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涵盖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是文明办一个部门的工作,要组织和动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尤其是要切实调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动制度。建议成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协调联动办公室,相关党政部门作为办公室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省会文明办,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薄弱环节的组织领导。

(三)探索建立“创城”工作督导制度。建立日常督导机制,强化督导考核。一是建议建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民巡访团,聘请一批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作为巡访团成员,定期组织市民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巡访活动。二是建立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组织和机构作用,聚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导合力,促进石家庄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台阶。

(四)始终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创城”活动的根本。文明城市创建与每一个市民的自身素质提升息息相关,要始终坚持把提升市民素质作为根本,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始终,使“创城”真正成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一是在教化中培育市民素质。从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引导广大市民对日常生活,特别是公共交往中的行为标准形成共识,如《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规范》等,从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受到教育、得到提升。二是在参与中提高市民素质。将在“创城”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关联,在双向互动中形成一种真实美好的感受,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使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参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三是在规范中强化市民素质。为使市民的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注重教育引导的基础上,着力形成监督约束机制。对不遵守公共秩序、损坏公益设施的典型事例,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开辟专栏进行批评。

[1]徐令义.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测评评选工作视讯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创城文明城市石家庄市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文明城市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创城”进行时
石家庄市
我家与“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