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禅宗思想“市场化”的再思考

2015-03-18

关键词:佛法法师禅宗

陈 丽

传统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拙文《对禅宗思想“市场化”的几点思考》中从禅宗的内在精神特质、大众文化和全球化的交流语境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禅宗文化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出现的市场化倾向,并在《现代电子媒介与禅宗文化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禅宗文化为适应市场要求出现的新型传播特点。从根本上讲,禅宗的市场化就是禅宗对市场经济的积极适应和融合,因为“自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伴随着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文化建设的部分产业化,文化生产便与资本发生了必然的逻辑联系。”[1]45禅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离不开市场,这一新的发展态势使得禅宗显现出了鲜明的时代个性,在生成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禅理传播与经济追求的融合

禅宗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生存,启示着人实现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氛围中,经济因素不断地渗入禅宗领域,禅宗逐步走下了思想圣坛,纯粹的精神意味在大幅度消减。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在禅学领域中许多禅学大师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市场观念规划、实施自己的传法行为。其中,我们可以选取延参和释永信法师来看看这种变化。

延参法师是佛教天台宗正宗第四十六代传人,禅宗临济正宗传人、曹洞正宗传人、沧州市水月寺住持。在2012年因为一段猴子视频无心爆红于网络之后,他并没有特意“撇清”与网络的关系以维护自己清修的僧人形象,反而是借助这股网络效应出版图书、带着小徒弟们频繁出入各种娱乐节目、开通微博平台与网友们积极互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的书作不断登上了各大畅销图书榜,微博粉丝量也多达几千万,特别是在年青群体中间掀起了一股“萌禅”风潮,延参法师也以其自然的“卖萌”姿态彻底颠覆了禅师们庄严、超脱的传统形象。过高的曝光率使得延参法师招来了许多质疑,认为其作为已是与佛法无关的商业活动。对此,延参法师本人却很是淡定,他说,“佛法就是能实践的生活。心意如何,生活即怎样。心下不恼,便是活路。”[2]37在延参法师看来,佛法就在万千变化的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是一己之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佛法本就是不拘一格的,网络、媒体对他而言都只不过是自我人生修行、传播佛法的另一种形态。延参法师可说是一位时尚的现代禅师。他自觉意识到了禅宗文化的现代发展形态与转型,令禅宗跻身于现代市场社会的同时为人们刷新了禅宗佛法的精神风貌。

如果说,延参法师还是在佛法与市场之间努力寻找最佳契合点的话,那么释永信法师无疑就比他走得更远了。释永信在1981年至嵩山少林寺剃度出家,1987年8月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自1998年,少林寺成立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后就开始走上了商业化道路,至今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成立了影视公司、开设少林网店、编排演出剧目、出版图书、餐饮运营等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一项目在 2007年 4月 26日正式运营,当年演出 210场,接待海内外客人 20万人,门票收入1 500万元。在2010年演出 次数达243场,观众将近33万人次,收入超过了3 885万元。一系列商业方案的运作,使得少林寺的山门向市场洞开,释永信也由此被人们称为“少林寺CEO”、“经济和尚”。这里权且不论永信法师和少林寺这番作为给佛法传播带来的种种弊端,要指出的是他们已然成功地在传统佛法的生命里注入了崭新的经济血液,禅宗佛法在他们这里亦完全蜕变成了市场的重要生力军。

除了以上两位法师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寺庙都纷纷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了网站,禅师们也都走出山林、主动地著书立说,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简而言之,在禅学内部,禅师们已充分认识到佛法不再是深山古刹中的静修,而他们的存在也不再是等着人们去朝拜的圣像。与之相反,现代禅师们更多的是以主动资态融入到现实社会,在获得更多世俗关注的同时为禅宗佛法和自身赢取着生存发展的资本与空间。

二、禅宗理念与市场商机的结合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不仅是禅宗领域自身对禅宗的认知、传播在发生改变,而且其他领域也各尽所能地在禅宗中挖掘着商机。禅宗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思想之一,有着鲜明的民族意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也成了多个领域关注的市场因素。更直接地说,禅宗已超越了思想文化的范围,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各个领域提升自我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这一现象在旅游业、家居装修、工业设计、服装、茶业、网络游戏等各个市场都有所表现。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旅游。随着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文化旅游现在成为了旅游发展的重要形态。“文化旅游是指对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文化旅游既是旅游产业、产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传承和升华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3]在这样一种趋势之下,禅宗文化也就成了很多有着禅宗渊源的城市开发的旅游对象,它们着力以禅宗为基点打造特有的旅游品牌,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比如说广东广州、韶关、云浮市、江西宜春、吉安市、湖北黄岗等等。这些城市以禅宗圣地、寺庙、遗址等为依托,开展禅宗文化研讨、聚会、朝圣、祈福、庙会等系列活动。将禅宗作为旅游的精神内核,不仅能使游客尽览自然风光之美,令他们在身心放松之余体验到浓厚的禅宗氛围,更重要的是借此赋予了景点独特的文化标志,从而大大提升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毋庸置疑,消费是当前市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当人们购买商品时,常常不是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购买商品的形象和品牌”[4]141。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在当下的消费语境中不仅体现在实用性上,更表现在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个性色彩上。禅宗也正是在这种潮流中成为了许多商品包装自身的重要因素。比如说设计领域特别是家居装修、工业设计等,就从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传达特点当中汲取了设计灵感,追求“极简主义”、创立了朴素、天然的设计风格。“将禅宗美学融入到当代设计中,特别是工业设计中,有利于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设计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并有助于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形成自身的设计特色。”[5]4在服装领域也能看到类似现象,很多服装在品牌风格、服装风格、版型设计、色彩甚至于面料选择等方面都渗入了禅宗“道法自然”的理念、以自然天真为美。象广州的“例外”,深圳的“EIN”,东莞的“意澳”,上海的“ZUCZUG”这些服饰品牌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除此之外,珠宝设计领域也有意吸纳了禅宗以自然为美的文化因素,侧重追求简洁与空灵之美。很明显,对禅宗的自觉运用能更好地促成产品独特个性的形成,也提升了这些品牌的文化色彩,从而也就吸引了大批固定的顾客群体。

并且,禅宗也活跃在茶业市场中。虽然禅和茶的相互融合可说是古已有之,但却从未像当前如此“大张旗鼓”,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禅茶文化论坛等等应接不暇。禅已经成了打造茶文化的根本内核,禅茶文化的形成自然提高了各种茶产品的附加值。因为“茶,作为嗜好性的饮品,一类农副产品,单单只是从其本质的属性来讲,而没有‘禅’的引入,其不会具有当今的较高的经济价值。”[6]187再如深受青年群体喜爱的网络游戏在制作元素中也大力引入了禅宗文化。禅宗与网络游戏本没有过多的交集,然而很多游戏产品的推行却说明了融合两者的成功,像《纸境》《禅宗花园》《禅宗时尚》等,它们在游戏画面、色彩、意境和游戏角色设置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禅宗旨趣,以特有的文化意味令自身在琳琅满目的网游中独树一帜,快速地获得了游戏玩家的认可。

从以上可以看出,多个市场领域不约而同地将禅宗作为了包装商品、将产品精神化的手段,借此更好地促成了自我独特的品牌角色。所以说,禅宗在当前社会的存在形态不仅是一种文化思想,更是经济市场的重要一员,发挥了提升产品经济效益、推进市场发展的作用。

三、禅宗系统与市场运用的断裂

如同上文所述,禅宗在各个领域都已经和经济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禅宗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活跃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俨然成为了社会热点之一。但是这样一股在市场氛围之下掀起的禅宗热潮,其结果却是不容乐观的。

从心理层面来看,人们对禅宗的表现多是功利化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兴趣、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在阐释、运用禅宗时会过度关注消费群体的爱好,并依据这种预期调整对禅宗的表现形态和难易度。在文化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就当前禅宗类图书而言,近十年来禅宗书作总的出版量远远超过以前。但其中禅宗经典、学术性研究著作占的比例较小,而各类禅宗故事结集、心灵宽怀式的作品却比比皆是,它们不仅普遍地缺乏思想深度,而且在内容上还频繁“撞车”。之所以会如此,实是和当前读者的休闲、消费式阅读心态紧密相关的。许多读者在阅读中寻求的只不过是消磨时光,如果能使焦躁的内心得到些许抚慰就更好。这样一来,作者们在著书时多不会从学理角度对禅宗进行系统研究,而更倾向做片断性地阐释、以禅宗的某些观念和某部分思想为基础,将其演绎为通俗性的小故事或者感悟类话语而已,禅宗类书作也就大多变成了故事会和缓解情绪的“心灵鸡汤”。

许多商业影视作品也存在这种情况,在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吴宇森的《剑雨》、陈木胜的《新少林寺》以及彭三源的《失孤》等中都可以看到禅宗思想因素。但令人遗憾的是,禅宗在其中都只不过是“浮光掠影”,要么是某种意境的营造、要么只不过是几句用以点化人物命运的台词而已,这种艺术处理就与剧组想要通过禅宗扩大影片市场吸引力的表现意图是紧密相关的。像《卧虎藏龙》《英雄》主要是有意于禅宗的民族性、把它作为进军世界电影市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手段;而《新少林寺》和《失孤》等则主要是用禅宗深化商业影片的精神内涵,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禅宗理念及其内涵被简化的应用在设计、服装、茶叶、网游等其他领域就表现得更明显了,这些领域本就无意于禅宗的阐释和发扬,只是借用禅宗的某一理念,以其文化内涵作为自我产品包装。如此一来,禅宗在运用中也就无可避免地被片断化、庸俗化了。“实际上,对禅学思想的发挥、解释和运用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对禅学的深刻理解,而且还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素养、知识活用的能力、济世度人的情怀、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高超的悟性和深刻的思考等等。”[7]470而当前在市场氛围中对禅宗的运用显然不是如此。故而,虽然当前各个领域都广泛地运用了禅,但却又普遍地存在“为我所用”、将禅宗片断化、浅薄化的倾向,也就令禅宗的现代运用出现了处处有禅而又无禅,人人说禅而又不懂禅的乱象。

四、结语

综合以上,禅宗通过和市场的融合有效地加速了现代化传播的进程,更好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同时也正在经历质的部分异化。可以说,市场于禅宗而言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禅宗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它的内在面貌。禅宗在当前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被广泛传播,渗透到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却出现了浅薄化、娱乐化的倾向。人们正在“消费”它,并且对此毫不自知,这是非常不利于禅宗的传承与发展的。所以,面对无所不在的禅宗,我们应当保持一份清醒,更要自觉地抵制其中的消费潮流。

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禅宗将由此走向没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将文化风格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观点,他认为每一社会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文化风格,文化风格代表了文化逻辑,更是社会逻辑的体现。胡适也强调“历史的文学观念”,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的观点。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也正体现出了这种阶段性和变动性,比如唐宋时期人们因现实追求不得意而起的禅悦之风,晚明时期因追求个性解放而兴起的狂禅等。据此可以发现,禅宗的“市场化”正是对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出现的一种文化风格。所以,禅宗的“市场化”实际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向前,相信人们对它的运用也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并且愈加成熟与完善。

[1]胡潇.资本介入文化生产的耦合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5(6).

[2]陈敏.路过人间,尽是风景:专访延参法师[J].读者,2012(11).

[3]高舜礼.文化旅游≠文化+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2-5-14(2).

[4]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温为才.禅宗美学对设计的启示[D].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2014(6).

[6]于萌.河北禅茶文化与茶经济[J].农业考古,2015(2).

[7]邢东风.禅宗与“禅宗热”[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佛法法师禅宗
禅宗软件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法师削皮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