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欣赏的伦理属性

2015-03-18

关键词:欣赏者伦理道德

陈 佳

伦理道德是构建人类品德结构和精神行为的原则。艺术是作者凭借特殊技巧创造出的美的对象。艺术欣赏则是艺术生产的目的,指人们在接受艺术品过程中,以心理复杂作用获得审美需要和享受,进行认识和评价的思维活动和接收方式。苏珊·桑塔格《在美国》里说:“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艺术承担着升华道德、服务公民的使命。”艺术作品天然的形象性、愉悦性和感染力极大改善了道德抽象枯燥的说教。同时,伦理道德在欣赏主体参与对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三维空间、声音和运动、时间、形象、主题思想的审美“再创造”过程中也居核心地位。结构上,伦理的规范功能,让人在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上,伦理的补偿功能,对欣赏起维护和保证作用;认识上,伦理的阐释功能令欣赏更畅神益智;过程上,伦理的组织功能使审美超拔更加彻底;学理上,伦理导向功能又使欣赏兼有批评职能。本文以实证角度,梳理艺术欣赏与道德情感于逻辑和属性的关联。

一、素质属性

英国学者罗金斯说,一个虚荣自私的人不能作画,绘画只能在平静心境下进行。艺术是社会性的艺术不能违背道德发展而发展。艺术是对伦理生活的诠释,其最高作用就是在你面前创造出关于高尚的人的真实形象。“高,崇也。尚,曾也上也”(《说文解字》)。“高尚”是人们履行社会伦理最良好的状态。道德高尚者主动摆脱自私狭隘,表现出人性光辉而受人景仰,虽卑至伟,虽败犹荣,虽死犹生。欣赏者不但要有听觉和视觉能力,具备艺术修养,思想水平和生活经验,更需道德修养。心理学家阿诺德“情景、评估、情绪”反应序列指出,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要经过人的评价和评估才能产生情绪因而知识和经验是反应的基础。

道德高尚者无疑具有更高的欣赏素质。首先,差异优势。普通人的欣赏多依附于知觉;围绕着表象而旋转,以缺乏性动机为起点,直观、凝固和非批判性的存在。而道德高尚者“无功利”的价值观,起始于丰富的经验,像《礼记》“澡身而浴德”,苏轼“万物静观皆自得”,老子“涤除玄览”的意境,与艺术欣赏“超功利”的情感态度十分契合,更有利于保持虚静空明的心境。其次,沟通优势。艺术欣赏依靠一定的生活阅历。按立普斯“审美移情”理论的逻辑,人在艺术活动中主观情感与道德理念间有相对应关系。道德高尚者因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呈精确化和系统化的前理解,易对作品的伦理内容产生“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共鸣,更易于将经验和审美贯穿起来,与对象形成同构对应的关系,从而洞悉深层意蕴。

王昌龄《诗格》中说欣赏艺术“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了然境象”。艺术欣赏对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体现在:1、教化功用。提供高尚的道德样本或教训,使人获得敬畏感和崇高感,产生认同和模仿冲动。2、调节功用。人作为社会动物身兼多重社会角色,难免造成精神混乱和分裂。艺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伦理关照,使人获得明朗的平衡感。3、认知功用。因利益、欲望的存在,人类时刻面临着腐化和堕落的危险。而艺术使人懂得去谦卑、宽容、悲悯和赎罪,有警示作用。4、交流功用。艺术欣赏是由感性到理性逐渐提升的动态过程需经三重对话。直觉感受层面,是与作品的对话;深入体验层面,是在一番自我的内省与驳洁之后,与灵魂的对话;领悟升华层面,因精神自由萌发出与世界对话的渴望。5、抚慰功用。生存之艰难,不免有苦闷、污秽、残酷,而艺术欣赏的不可穷尽性像宗教关怀那样以舒畅、自足和清洁的感染方式,传播使命感和羞耻感。

二、心理属性

如亚里斯多德提出悲剧的 “卡塔西斯”作用说的,悲剧可净化怜悯与恐惧之情中的痛苦和利己主义因素,使心理恢复健康,培养利他情感。罗念生先生将这种“净化”与中庸之道联系起来,看作是培养美德的作用。的确,艺术欣赏在给予公众精神生活的享受、满足与愉悦、增长知识的同时,内容所引发的伦理思考克服了 “沉浸在材料里,很难从物质里摆脱”的艺术激情不平衡的流变性和被动性,使主体对信息的接受和定位更富于张力。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三极自体的平衡。一个处在审美状态中的人的激情会不自觉地打破这种和谐的平衡。”总之,如同烈马与缰绳一样,所有审美的激情和感性经验必须服从道德的理性;按康德“共同感”的逻辑,欣赏即情感的道德赞同。

(一)视界注意,直观错觉的情感操控

欣赏者从自身伦理立场出发去感受艺术形象产生不同反应。1、激动度:欣赏引发的道德反应是爆发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2、紧张度:依赖伦理情景触发的具有弥漫性的神经紧迫性。

(二)情境理解,有序循环的理性推论

欣赏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驰骋想象去体验形象,产生超越情境的伦理认识。1、共同心象:艺术欣赏所唤起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基于天性的良知如爱、善、怜悯等。2、个别心象:基于气质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内向者有高的皮层唤醒水平,可欣赏平静的、优美的典型形象,利于坚定生活信心。外向者需要高强度的刺激,崇高、悲剧式的震撼,净化。

(三)领悟想象,空间裁剪的二度创造

欣赏者透过审美眼光,赢得自身力量不同程度上的肯定和实现。1、参与度:欣赏产生微弱持久的心境状态,非明晰性的直觉态度,呈静观或投入的道德情感。2、影响度:增力,正面情感得到充实;减力,宣泄消极的负面情感。3、认可度:因受艺术作品的暗示,丰富的道德内容制造强的情感动机。亲近感越强,失落感越小,受众的认同感随之增强。

三、条件属性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欣赏的客体和条件,一方面更能吸引欣赏者从事审美活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激发欣赏者的情思,震荡心灵。“艺术的境界,即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其深化,使人在超脱的空间中体验到宇宙的深意。 ”[1]

第一,艺术欣赏的内容,要体现伦理价值,就应是向善、进步、光明和美好的。为避免潜在价值与真实价值的不统一,制定原则应奠定在一个根本认识以及两条哲学路线的调和上:首先,认识上,不可根本否定题材的伦理启发意义,成为“内容无差别论”;也不可无限夸大内容的伦理价值,如文革的政治化艺术主张“内容决定论”,但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正面价值。其次,路线上,既要遵照康德所提倡的理性主义路线,坚持“非历史的、永恒的理性原则”;又要借鉴休谟、莱布尼茨所坚持的经验主义路线,相信艺术的“情感对行为有更直接的影响”。

第二,艺术欣赏的内容选择应有特殊的惯例。1、新颖性,基于心理学上的“差异原理”,知觉有“喜新厌旧”的特点,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对差异的、生癖性的“图示”有更敏锐的感受力。如那些耳熟能详的,或与自身生活无关,或无法理解的艺术作品,往往难以满足期待视野。因此,内容的选材,应有意识引进之前忽视的、或新近创作、稍高难度的作品,在欣赏过程打下未知性的基调。2、多义性。据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即不宜对欣赏者进行过多的引导,否则容易出现“心理定向”,减弱作品感染力。介入越少欣赏外延就越广,自然流露的多义性和不确定随之增强。如恩格斯《致敏娜·考茨基》说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他指点出来。”[2]

(一)品味意识

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美是意识对自然灵韵的直接感受,通过主观意识理解和规范的主观的美。艺术品是未完成的召唤结构,其完成依仗欣赏者意识的空白填补。此外,艺术欣赏最完美的结局是对创造者意识的复原。

风格是作品成熟时所形成的意识结晶,伦理道德隐藏于作品充实的内容和明丽的语言中。艺术史家罗越认为风格的形成是持续、稳定、连贯的,由抽象演化为复杂的过程。本文借鉴黑格尔“艺术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历史阶段论,结合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理论”,模拟欣赏者对艺术作品风格的伦理体验来说明“真实感越强,道德标准越低”。1、象征型:自由性气质,指向自然虚境,表达宗教、巫术等神秘的物我关系。2、古典型:抑制性气质,遵循古代的精神来表达现世的道德。3、浪漫型:不可抑制气质,注重幻想和夸张,情绪激进。4、现实型:逆反性气质,多批判人间生活的行为网境。5、超现实型:兴奋性气质,持自由的抽象真实论。

(二)事件品味

根据文体期待的可知性程度划分。a、宗教性,神秘神圣。如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描述的那样:“不幸和努力是结合在一起的,否则就没有深刻的生活。基督的形象就是结合的象征。”[3]美国电影《耶稣受难记》表现的是耶稣殉难前十二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耶稣用肉体的自我牺牲,以求造福大众,放弃了一切的利益、快乐和欲望,成为了永远的神祇。b、社会性,告诫的意味。如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以极其震撼的图景,忠实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使人油然而生愤慨之情。c、政治性,弥漫着庄严。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凝聚着深厚的爱国情感。d、理想性,宗教、社会、政治题材都是由外向内来传达理念,而梦境是内倾的,受主观意识的支配,是内心情感的喷涌。如电影《潘神的迷宫》以魔幻和现实的转换旨在批判战争的残酷。

(三)典型形态

1.根据中西方艺术的主旨来划分

艺术欣赏不必拘泥于亚里斯多德绝对的 “形态道德指向论”,如悲剧的一悲到底,“一是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二是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三是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大体来说中国艺术保持着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重视精神意向的刻画,表现为圆融、和解的现世精神。而西方艺术则在征服世界过程中突出意志、品质价值,彰显心理典型的描写,凸显矛盾、崇高和自立的宇宙精神。

2.表达定向据梁启超所提“三大原艺术”概念的符号特征所侧重

美术以具象场景侧重回溯。运用视觉感知对色彩、线条、形体、构图进行理性阐释和鉴别后借景抒情,借景明理。语言倚重文字符号,侧重意象的建构,以历史性、故事化、技术性素材为逻辑起点,借助合理想象展开。通常应理智地了解文化背景、脉络情节和主题伦理,再据文学间接和广阔性的规律进行逻辑分析。音乐,多为标题音乐,侧重情感冲突的表现。欣赏者调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凭借听觉结合圆融的立体认知,对作品进行想象性延伸,预判其中抽象的伦理意蕴。

总之,艺术欣赏是接受者个人生命经验难得的释放,也是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好似一架高级理疗机使人们从单一狭窄的理知惯例中解放出来,把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喜恶爱恨抽离,获得暂时补偿与净化。艺术欣赏以美的形式,善的内容,真的情感,高尚的格调,召唤人们进行内心探索,努力探测人性潜在的极限,在已开发道德范围内做更高的提升。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23.

[2]朱光潜.美的人生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15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12.

猜你喜欢

欣赏者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留出想象的空白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