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解析

2015-03-18李玉春蒋丽云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李玉春,蒋丽云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高校普遍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了一些好的典型,但整体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软肋”,其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之象,深入探讨困境之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困之策。

一、困境之象

(一)认识混乱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目前许多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存在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其一,对人文素质教育地位认识不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仍未得到广泛认同,因而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观念也多停留在口号上,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其二,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认识不足。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化,例如:误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认为开设了人文课程就能提高人文素养;误将人文素质教育当成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的脱节。由于认识不到位,行动不自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二)规划缺失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且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难以立竿见影。因此,制定科学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规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举办人文讲座、组织文化和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教育未能系统化、制度化,各项举措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如课程体系不合理,开课随意性大,缺乏层次性和规范性,讲座和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等,从而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师资贫乏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高校师资普遍短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尤为薄弱,一方面人文学科教师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整体人文素养仍有待加强。多数高校在进行师资招聘时,往往只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成果,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欠缺细致的考察;在进行岗位培训时,往往侧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欠缺必要的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生源不佳

随着高校的大幅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考多数省市的录取率超过了80%,其中海南、吉林等省超过了90%,部分高校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的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入校时的整体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与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评价无序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实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专项评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实施途径、队伍建设、保障条件、教育成果等缺乏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一些院校虽已在检测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方面有了一定突破,如开展文化达标考试和综合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等,但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难以对学校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

(六)成效不高

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体成效仍有待提高。首先,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文教育目的的达成有赖于学生主体的内化,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导向下,当今大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务实化和功利化倾向,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热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未激发出来,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其次,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精神弱化、人文能力不强等状况仍较为普遍,人文素质提高的幅度远远落后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困境之因

(一)失时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所有教育阶段的共同目标。在广东省科协论坛第41期报告会上,杨叔子院士就明确表示,真正的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受教育的功利性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学生本该在家庭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积累的人文基础远未得到落实,致使大学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得不降低标准,花大力气去弥补早期教育的缺失。正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位中学校长所言:“我们现在是幼儿园就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中学课程,中学学大学课程,而大学生则学习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对人要有礼貌,不要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财物。”[1]这样一来,大学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二)失势

虽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但“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失势状态,无法与专业教育比肩而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奠定的专业教育格局、应试教育养成的惯性思维、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冲击、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投入大、见效慢”的弊端等等,在传统观念、现实问题和自身因素的三重影响下,我国高校大都推行“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学生也将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专业技能学习和各种考证过级上,无暇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致使当今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举步维艰。

(三)失衡

“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落至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与社会灭亡的深渊。”[2]可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人类发展的两翼,不可偏废,不可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也与日俱增,但是对科技教育作用的过分强调,降低了人文教育应有的地位,导致部分高校对人文教育的轻视,甚至是排挤。在科技至上倾向的引导下,高等教育资源大多投向了科技教育,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人文教育本身,在科技教育的强大影响下,也出现了科学化的倾向,偏重知识传授,推崇能力主义,忽视人性教育,导致了其人文性的缺失。因此,高等教育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失准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存在一定误区。首先,将人文素质教育局限为人文学科教育。这样一来,不仅窄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而且将专业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强大教育力量排斥在外,极大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其次,将人文素质教育局限在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养成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如知识滋养、氛围熏陶、文化陶冶、实践体验等等,单靠课程体系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再次,将人文素质教育对象局限于学生,忽视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是育人之本,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治学态度和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成效,首先得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唯有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才能集中力量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五)失真

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养成教育,离开了良好的人文氛围,人文素质教育难免失真,致使教育效果不明显。目前,许多高校存在人文氛围不浓的问题,例如:管理机制的行政化,管理部门官本位思想严重,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强;教育行为的功利化,学校广泛发展对外业务谋求经济利益,教师不再潜心教育教学而是醉心于提升行政级别和福利待遇;学术研究的投机化,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屡见不鲜等等。在这样的校园氛围里,学生难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无法静心学习钻研,更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追求虚幻的成功,十分不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困境之解

(一)研究人文素质教育对象,树立新的“全面发展观”

“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3]高等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推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受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点缀,甚至一些高校片面认为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则会影响专业教育的发展,这种将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对立起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引入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而且可以拓宽专业领域的思维方法,增强受教育者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因此,高校除了自身要更新教育理念外,还要帮助受教育者转变观念,使之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人文素质,力争全面和谐发展。

(二)注重学院教育体系设计,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设计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要避免为培养专才而产生的专业课设置过窄现象,让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二是营造人文氛围,弘扬大学精神。要整合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人文底蕴,重塑大学人文精神,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三是加强实践环节,拓宽活动载体。要积极开展文化和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渠道。四是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要制定教师人文培训计划,帮助教师形成扎实的人文功底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督促教师提高人文修养。只有科学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紧密联系社会用人单位,树立新的“职业岗位观”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作为现代职业人,不但要具备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如沟通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岗位变动的适应能力等等。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聘人才时由过去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转向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凸显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在传授人文知识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职业道德。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紧密联系用人单位,确立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就业岗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来确定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争构建校企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创建先进校园文化,树立新的“文化育人观”

创建先进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斯蒂芬·利孝克所言:“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4]。因此,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首先,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特色鲜明的主体建筑、清新幽雅的校园风光、精巧别致的人文景观无一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于无声中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优化认知、启迪智慧的作用。其次,应弘扬大学精神,传承人文理念。“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它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价值追求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大学人去探索知识、追求真理。”[5]再次,应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举办人文系列讲座、举行主题文化活动、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等,多途径营造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

(五)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树立新的“全面协同观”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单凭高校的力量,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政策支持、媒体的宣传引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配合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来自社会的人文素质教育,其深刻性、丰富性和持久性是校园单向传输效果无法比拟的”[6]。因此,应树立全面协同观,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来。第一,与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联系,建立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第二,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行业的能工巧匠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激发情感、树立品德。第三,发挥传媒的积极作用,利用校园电台、网站、校报、校刊和宣传栏,联合广大社会媒体,共同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第四,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如开发人文素质教育的远程课程、开设大学生人文论坛等,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六)强化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的“教师素质观”

“教师是学生趋利避害的引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7]强化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根本保证。目前一些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十多年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动广大教师参与不够,可见师资已成为制约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使教师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较为漠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略了传道,因此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教师观念是当务之急。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人文素质培训体系。通过外出进修、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完善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再次,建立科学的教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将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结构、语言表达等因素纳入教学评估体系,鼓励教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

(七)改革人文素质考评体系,树立新的“人才评价观”

评价能对教育活动起到提供依据、指引方向、矫正偏差、推动改革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考评体系不够健全,甚至仅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人文知识进行检测,而忽视了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的测评,违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本意。改革现有的人文素质考评体系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辅导员、学生,企业或社会组织成员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第二,要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第三,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除课堂的知识考核外,参加人文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都可纳入评价内容。另外,可开展人文素质认证工作,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等。

“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8]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僵化的教育体制束缚下,尚有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0:55.

[2]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3]余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

[4]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2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张志远.解读大学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柯象中,宋伟.中国新起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8.

[7]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6.

[8]北京大学校长办会室.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