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诉求特征
2015-03-18陈若松陈艳飞
陈若松,陈艳飞
(湖南工业大学 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7)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诉求特征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诉求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价值主体的本质性需求体现为满足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自由性,价值客体的核心要素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的活动能力发展的整合性,价值本质关系的形成路径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实践性,价值本质的取向原则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价值本质;价值主体;价值客体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从本质上看,是指作为社会有机体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即人作为科学发展的客体所积聚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人作为科学发展主体的内在本质需求即人的最高本质需要之间价值关系,因此,考察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特征必须从价值的主体需求、价值客体要素、价值创造源泉、价值实现原则四个方面来分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的本质特征。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性来看,其呈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自由性;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客体性来看,其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能力发展的整合性;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关系形成路径来看,其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实践性;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实现原则来看,其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整体性。
一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的本质性需求体现为满足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自由性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目的,即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就是要坚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障人的平等权益、增进人的安康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所在。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尺度是以人民的利益需求为基准,而不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为基准,当然这个尺度本身还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形成来实现;当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包括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所有这些利益的满足最终归宿就是为了追求人民群众的本质性需要即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的需要,追求当下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国人民自觉行动的指南,成为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人之本就是指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价值诉求,是指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只能说明人同样有动物性的生存的本能需求,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最本质的需求不能停留在这个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层面上,尽管这个是人的最基础的需求,但还不是人的最终本质需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归宿, 在现实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自觉活动承载了人自身的发展区别于动物世界本能生存状态的特殊意义。在实践层面,必须做到以人的利益需求为根本目的,时刻要牢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必须做到实施一切发展政策和措施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从本质上要满足大多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绝大多数人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劳动;必须做到一切科学发展路径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考虑到发展的成本与代价,利益与风险共担,共建共享,从本质上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他人和社会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结合。
二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客体的核心要素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能力发展的整合性
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最具本质属性的价值客体,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就是要从本质上以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手段,尊重人,解放人,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现实的科学发展的价值本质关系体现在现实的科学发展必须做到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来满足追求人的自由自觉活动需要。但在现阶段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现实的劳动还必须体现为谋生的手段,尽管人的本质性需求包含在人的劳动目的追求中,而人民群众的劳动既是实现人的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目的的根本手段,又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劳动欲望和快乐本身和本质目的的历史展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即人自身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本质意义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而人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本质的意义不是人活在世上从社会、自然和他人那里占有和索取的多寡,而是以不断的创造性劳动来解放自己和他人,以相互成为人的解放和自由条件为快乐,即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科学发展结果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快乐,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自己个人对现有成果的占有或者享受。“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据为己有和占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把所有的人和物,其中包括自己都变为我的占有物”[1],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对已有的给定的现存的存在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存在和人本身)的占有和消费,而是人的内在的创造力的发挥和本质力量的实现。现阶段劳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从社会主义主体上表现为自己做主的劳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诉求是追求人民群众自由自觉活动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谋生需要与某种外在目的规定而从事的劳动,主要体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但是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活动本身目的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的整合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最为本质意义就是人民群众以自身素质发展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这种特殊属性,即人的生命体内本质力量对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存在的需要意义。人民群众的活动能力的整合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最重要的目的,又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最本质的价值客体。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无论是他人的价值,还是社会的价值,都要通过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人,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才能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正如前所述:社会有机体科学发展是一个有机系统的发展,总是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人的文明即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因此,科学发展观所诉求的客体价值总是表现为经济的价值、政治的价值、文化的价值、和谐社会的价值、生态价值和人的价值。其中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真正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即人民群众既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无论是生产力的革命和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还是上层建筑的相应的变革和完善,都是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历史进程体现;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本质正是人类社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统一的自然存在物,其本质在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其发展在于这种自由自觉活动的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因此,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才能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拓展对自然物质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而且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2]
三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关系的形成路径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关系的形成既不是单方面的当下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的纯主体性所能决定的,也不是单方面的当下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的纯客体性所能决定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既把握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本质性需求,使追求当代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成为当代人价值本质性需要,又把握一定历史阶段的实现人的本质需求的内在本质力量发展程度。而当代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劳动既是当代人的最高本质的需要,又是当下劳动性质和劳动能力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而人的最高本质就是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劳动,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劳动特质,正是这种特定时代的劳动特质界定了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本质内涵;当代人民群众的劳动特质即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既要体现人的类本质特性展现程度,又要体现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最为本质的路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即人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活动。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握当今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体现为当下以继承性为基础的创造性,既体现为对前人的活动成果和前人活动能力的继承性,又包括当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即在前人活动继承基础上所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当下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既不是天定与他定的活动,也不是人的抽象的主观思维活动;而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对象化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劳动的最一般意义意味着人民群众从自然束缚中、从社会束缚中、从自我束缚中不断解放出来,实现对自然、社会、人的自我超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以既定性为基础的自主性活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履行方式从本质上看是自律的,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和自己意愿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劳动,但是从实质上看并不是说个人在一切领域的表现为自由,而是在有兴趣领域充分的自由,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意义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开。从现实生活来看,人民群众的劳动总是要受到市场压力、金钱、资本,甚至法律和制度等外界他律性的支配和控制;物质生产劳动的他律性自然会反映到政治上,人民群众的政治活动受到法律和纪律的制约,政治上坚持民主与集中统一,纪律和自由的统一,人民群众文化活动表现为双百方针和双为方向的统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统一等等表现形式。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深入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越来越走向自律,走向自觉自愿,走向活动的本质意义。
四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的取向原则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自由自觉活动的整体性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本质上就是要坚持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是激活最大多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从本质上维护的是人民群众整体的以谋生为目的的劳动需要和劳动所得的各种利益。其中,追求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只有在自由联合体内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本质诉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社会主义原则上,就是要求以不断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以及绝大多数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自觉的活动为根本取向,即不断促进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而且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发展的程度正是决定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程度的条件。
毛泽东说过:“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3]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员在利益面前要让位于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从来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邓小平说过:“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就是要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5]175“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416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6]“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7]
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至上性,即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本,而且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人民整体利益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层次中居于最高层次。尽管正当合法的个人利益要维护和尊重即要保护和满足人民群众中的每一个成员即个体成员的利益;但是从根本原则上要保护和满足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有的建设者即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整体性利益高于局部性利益和个体性利益,个人利益就要服从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只有落实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满足全体人民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利益才最有意义。科学发展观既充满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和每个人的深切的现实的人文关怀,同时又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昭示了走向美好未来的方向。现阶段要尊重、维护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充分体现了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渗透着凝重的人民性。保护、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民群众的素质全面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本质所在。科学发展观诉求的价值本质的根本取向,从原则上来看不是为了一个人、少数人、行业性的人或阶层性的人或地域性的人,而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本质利益,今后还要发展到世界历史的人民性。
[1] 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1988:2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4.
[3]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6:524.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8.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9.
责任编辑:黄声波
Value Essence Appeal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HEN Ruosong, CHEN Yanfei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The value essence appeal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ould b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essential demand of the value subject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reflects satisfying the freedom of present people’s activitie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value object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represents 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of present people’s capability in activity; the forming route of value essence relation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embodies the practice of present people’s activities; the orientation principle of value essence relation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hows the wholeness of present people’s activitie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value essence, value subject, value object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3.015
2015-04-29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探究”(12A04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12FKS003)
陈若松(1966-),男,湖南衡东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发展观;陈艳飞(1969-),女,湖南衡东人,湖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陈若松,陈艳飞
(湖南工业大学 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7)
B023
A
1674-117X(2015)03-00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