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5-03-18刘建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大钊民主群众

□刘建华

李大钊民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不解之缘。他结合中国的具体政治实际,提出了系统性的“民彝”思想。他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政治学说有机融合,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向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转变。

一、李大钊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李大钊民本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又吸纳了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对其“民彝”思想加以反思与扬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其思想渊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一直被儒家学派奉为治国安邦、德化君臣、约束君权的指导思想,实质是君为国家中心,君为本位,君为君民关系。李大钊早年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对他早期的民本思想有直接影响。他强调“国家本位”,即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调“道德至上”、“民意至上”的所谓“民本主义”民众观。李大钊重视民意和民众力量的发挥,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反对专制,提出执政应以民为本,执政者应关心民生、保障百姓生活。《大哀篇》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文章的标题下特别注明了“哀吾民之所失也”,文中这样阐述:“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

(二)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改造传统民本思想。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李大钊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力求把西方“天赋人权”、“个人主义”等先进的民主思想融入到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入世有为”民本思想之中,从而形成了“民彝”思想。他从社会进化与天赋人权的角度、从中国社会治乱的历史经验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角度,论证了建立民主政治的必然性和必然结果;根据中国的情况,突出地强调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他深信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号召人民“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1917 年2 月,李大钊首次提出尊重“平民政治之精神”。《大战中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一文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民主主义”的政治概念。李大钊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民主思想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但在封建的政治思想势力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这种改造没有让他找到救国救民的现实途径,也没有正确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阶级实质。他的民彝史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史观。

(三)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改造传统民本思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新文化运动是学术界一场重大的革新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李大钊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lshevism 的胜利。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等文章。1919 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文章。李大钊热情宣传介绍俄国革命,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在批判“英雄史观”的基础上,强调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大众是血肉相连、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李大钊民本思想的内容

李大钊强调实行真正的民主主义政治,提出“民彝”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有获得自由的权力。

(一)“民彝”是历史的创造者。李大钊强调了“民彝”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关系,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李大钊提出了“唯民史观”,把进化论与“民彝”相结合,认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指出:所谓“民彝”就是“民本”;就是“民宪”、“民权自由”。他认为“民彝不可窃”、“民彝不可迁”;“是则民彝者,可以创造历史,而历史者,不可以束制民彝。”李大钊把“民彝”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民彝”的自然进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批判了英雄史观,认为“唯民主义”是“立宪之本”,强调“民彝”的自然进化推动社会进化。他指出:“盖政治者,一群民彝之结晶,民彝者,凡事真理之权衡也。”他相信“民彝”能够建立民主政治。“民彝苟能得其用以应于事物之实,而如量以彰于政,则于纷纭错综之间,得斯以为平衡,而一一权其畸轻畸重之度,寻一至当之境而止。余信公平中正之理,当自现于从容恢廓之间,由以定趋避取舍之准,则是即所谓止于至善矣。”

(二)民主政治是中国重新振作和富强的唯一选择。李大钊“民彝”思想是对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政治的探索。他通过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相融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思想。李大钊的“民彝”思想抨击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和专制主义。李大钊“民彝”思想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对适宜政治的设想和构建。他认为,政治是一个社会群体内“民彝”的集中产物,民众的价值判断是权衡真理的根本依据。只要“民彝”能够充分在政治上表现出来,也就是政治允许民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办事,这种政治就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凡是好的政府都能够做好这方面,甚至在其他一切方面都是最好的。因为“以彰于政治之用者,全赖其民之是等资能”。李大钊主张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相结合,铲除中国封建专制的残余、国民的愚昧腐化以及西方政治制度所带来的弊端,通过教育、文学、艺术、思想传播等形式改造民众愚顽的民族劣根性,培养民众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随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提出更加适应当时历史阶段的“平民主义”的民主政治思想,民主政治是中国的唯一选择。他在《平民主义》一文中强调: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李大钊以人民主体、政权属于人民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本思想的最初超越。它是在政治上真正实现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政治理念,平民主义实质上是真正自由的政治,是真正的民主主义政治。

(三)强调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有获得自由的权利。李大钊认为要想中国改变当时的现状,破处专制的陋习,只有倡导民众的自由,实现民众的自主和自立,才能真正成为文明之国。为体现民意与法制相一致,就要努力建设“信其民彝、彰其民彝”的新政治。李大钊提出的“振兴自我之权威”,被认为是近代“自由政治”的开始。他针对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政治局面,思考着中国应建立何种民主政治的问题。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李大钊强调个性自由和个人的价值,民主国家的公民,要力争和行使自己的自由权。他认为:最适宜之政治就是“惟民主义为其精神、代议制度为其形质之政治,易辞表之,即国法与民彝间之连络愈易疏通之政治也。”国家要以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完全的思想自由。“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然即假定其不良、其当易,其起而代之者,度亦必为较代议政治益能通民彝于国法之制,决非退于专制政治,可以笃信而无疑焉。”

三、李大钊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大钊的民本思想,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牢固树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缔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力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尊重“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社会历史规律,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要充分解决民生问题,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自身的利益,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李大钊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克己奉公,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成为廉洁风范、道德楷模。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注重人的全方位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觉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政治修养,廉洁自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高度重视人民的权利。建设人民民主的国家,是我党的不懈追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及全部工作,都必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权力是人民给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利益就是党的政治立场,人民民主就是党的价值追求,人民民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治理能力,保证党领导人民馆参观学习,请专业人士向他们讲解石家庄市的非物质文化以及发展史,亲眼观察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切身的感受加强有效治理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高度重视人民的权利,依法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与民主素养。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李大钊的民本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人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权利的实现。

[1]胡波.20 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J].学术月刊,200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李大钊.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李大钊民主群众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李大钊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