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对策探索

2015-03-18杨丁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誉度卖家欺诈

□杨丁弋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已经被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打破,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可选品种多样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大学生。“90后”大学生因其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新兴事物又充满好奇,作为对网络最为敏感的群体,成为了网络购物群体的新生力量。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主要的生活开支来源于父母,更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网络销售的物品日新月异,个性化,符合“90 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和个性的追求。

一、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一)网络购物便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大学建在郊区,交通不便使得他们不喜欢去市区购物,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任务重,课程多,还常常参加一些班级、社团活动,听讲座等等,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体店购物,然而,网络购物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平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校园里就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选择,而且送货上门,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二)网络购物便宜,想买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价格便宜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网络销售相对于实体店销售模式省去了店铺铺面费、装修费等,网购价格就更有优势。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固定,由于消费水平有限,要协调好生活开支与购物开支,价格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网购满足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二、常见的网络购物陷阱

网络购物因其便捷、低廉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亲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实体店购物,因为怕买的东西和广告上宣传的不一样,售后也成问题,怕上当受骗。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普及,网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欺诈手段,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事物充满好奇,最容易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侵害的目标。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发布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欺诈的目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价诱骗。消费者在浏览网页时,会被价格低廉所吸引,一元到十几元不等,而且还包邮。网络是虚拟的,消费者只是通过商家的介绍了解物品的信息,因贪图便宜,点击购买,而欺诈者随便输入单号发货,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发货,提供的物流号在快递那里根本查不到,卖家点击发货之后钱自动打入卖家账户,买家根本就收不到货物。虽然价格便宜,有时贪便宜一次买很多,买的人多了总金额也不少;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不易区分的导购页面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看到的是低价,但是多次收取邮费,否则不予发货。

(二)利用钓鱼网站骗取买家信息。钓鱼网站实际上就是假网站,通过引诱消费者到一个与正规网站非常相似,消费者根本不易察觉的网站上,获取消费者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信息,窃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使得消费者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案例:张同学在网上看到了一条项链,准备送给闺蜜做生日礼物,在张同学和卖家用旺旺(淘宝网官方聊天工具)聊了没多久,店家就借故说不能使用旺旺,用QQ 聊,张同学也没有怀疑加了店家的QQ 号,没聊多久后,店家就说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张同学,而且只有一条了,抓紧时间,店家随即将修改好价格的链接发给张同学,张同学爽快地就根据店家的引导付了款,可是,隔了没多久,张同学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说银行卡余额为0 元,这才意识到上了当。

(三)以次充好。有的网络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在网页上看到的是优质的商品,而商家却将低劣的商品发给消费者。这也是网络购物中经常出现的买到的实物与商品描述不一致。由于缺乏实际的触摸感受,很难直接把握商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虽然卖家强调要查货之后再签收快递,但是,大多数消费者看一下外包装没有损毁,一般不会当场开封验货,欺诈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因为消费者收货时没有当场提出异议,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充足的证据投诉卖家,大多数只有自认倒霉了。

(四)以假“信誉度”诱骗消费者购买。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一般会考虑价格低,但信誉度高的网店购买。他们认为,信誉度高说明质量有保证,更值得信赖。在信誉度中,有星级、钻石级、金钻级、皇冠级和多皇冠级。对于卖家信誉度的评价分为商品描述、服务态度、发货速度、快递服务等几个方面,人们通常以这几个方面为参考,选择评价较好的、信誉度高的店铺购物。而有的店铺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花钱去“刷”信誉度,人为地制造“高信誉度”来诱骗消费者购买商品。

三、网络购物诈骗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网络购物为新兴的特殊的购物方式,存在很多漏洞,给了欺诈者可乘之机。由于网购的虚拟性,大学生只能借助网络了解商家信息,其具体的信息和信誉度都值得怀疑。欺诈者利用了大学生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物品这种心理,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大学生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欺诈的目的,这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而大学生极易信赖人,对于欺诈者发的链接常常不思考是否是官方网站就点击,使得欺诈者轻松将大学生们登录到“钓鱼网站”上的信息窃取了。他们对于网络欺诈鉴别力太差,受到欺诈后,没有保留证据,也没有维权意识,只有自认倒霉,很少有想12315 投诉及索要赔偿。

(二)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对不法卖家监管力度不够。欺诈者利用网络购物虚拟特性以及利用与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协议的漏洞对消费者进行欺诈,而提供商对于这种欺诈行为惩罚措施薄弱助长了欺诈行为的产生。对于网络卖家的信息真实与否、货物质量良好与否监督力度不够,有时提供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对网络店铺销售行为没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售后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对于违规商家没有取消其销售资格等措施。这使得电子商务立法以规范网络购物显得极为重要。

四、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对策

网络购物是大学生主要的购物方式之一,为了减少损失,一定要提高网络购物防骗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第一,不贪小便宜,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轻信网上的“超低价”商品,对于选购的商品多选几家比较价格,也不要被网页上的描述所迷惑,注意其他购买者对商品的评价,切勿贪图小便宜,提高警惕。第二,不进入非官方网站(不正规网站)购物,点击网站时要慎重,不接受不明链接、图片等,千万不要成为骗子的“鱼”。一方面看域名,钓鱼网站的域名通常不易区分,与真实域名极像,如淘宝网域名www.taobao.com,而很可能欺诈者制作一个域名为www.taobao0.com 的网站,混淆消费者,一眼不容易区分;另一方面看红盾标志,如果有红盾标志说明有网上经营许可证以及在工商管理机构备案。第三,坚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杜绝私下交易,坚持使用官方支付工具,拒绝使用卖家以各种借口要求使用汇款或转账等方式支付,由于消费者防范意识薄弱,在支付时要认真查阅支付网页是否是官方支付网页,以防信息和密码被欺诈者窃取。第四,保护证据,勇于维权,在购买商品时要完整地保留与卖家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物流信息记录等,以及在购买商品后索要购物发票等,为维权找到凭证。而且大学生们要有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1]郝文静,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0

[2]李萌.预防网络购物诈骗[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庞云霞,张有林.论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及其防范[J].经济与发展,2012

[4]张扬.网购风险的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科协论坛,2013

猜你喜欢

信誉度卖家欺诈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买家秀和卖家秀
独立保函欺诈举证问题探讨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主板返修在线查询管理系统的设计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服装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卖家注意,这15种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玩具千万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