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5-03-18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实验中学徐延娟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实验中学 徐延娟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其它途径所不能代替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利用可行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钻研教材,深挖德育内容
新教材融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和传统美德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特点在备课时充分注意落实德育的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而且还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把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德育目标,实施德育教育。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性,发挥了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必须走出课堂,走进本学科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道德环境里产生道德情感、落实具体正确的道德行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只有在实践中体验,不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为生活而存在。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论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初中生虽然涉世不深,但对生活已有自己的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强化理论灌输的同时,更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认识和感受作为认识理论知识的基础。特别是用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一些事例去教育学生,极具亲和力和说服力,很容易和他们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心中的规则”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因势利导,把好的想法推广给全班同学。这样既摆脱了课本上单纯知识的束缚,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加强自律。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意义重大,作为德育一支中坚力量的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和强化它的德育功能,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提升青少年整体道德水平,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四、教师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榜样示范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如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树立自身的德育意识,发挥榜样作用。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德育人,以德树威。
“态度决定一切”,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除了要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的德育意识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一旦具备了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总之,思想品德课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其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地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初中思品课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