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辨析,助力教学—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2015-03-18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会城华侨中学李新锋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会城华侨中学 李新锋
史料,是反映历史现实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能真实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史料的运用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一、运用史料,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比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时,要介绍制瓷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播放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的视频和相关精美瓷器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脑手齐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在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的讲授中,介绍康梁维新变法主张时,我一改之前照本宣科地介绍各人主张的教学方式,而是结合时下流行的一档电视节目《感动中国人物》,给出几段关于康有为、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历史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康梁二人中的一位被评为189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中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这就把本来比较枯燥的思想主张教学盘活了。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所以,单纯依靠动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选择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的能力,所以,对史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如何选取合适的历史材料,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
第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什么样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第二,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介绍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为了加深对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先分权再集权”的理解,引入一段史料:“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提出问题:一是根据材料,唐太宗希望怎样管理国家?从而制定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二是唐太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在理解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深了对实施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先分权再集权)的理解。
第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在运用史料教学时切忌问题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涉及“1832年议会改革”内容时,引入相关一段课外史料:“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蛤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责格……(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接着,难易结合的三个问题:一是概括指出材料涉及英国公民的哪方面权利?二是根据这段材料,这项权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是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进一步在课本内容介绍1832年议会改革提升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利的基础上,理解当代英国普选权的完善过程。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能做到如此授课,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定能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