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困生如何转化
2015-03-18广西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担石小学罗耀宁
广西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担石小学 罗耀宁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目前农村家长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程度不一,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农村的许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地打工,根本没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子女,学生在家学习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指导,课后的学习也得不到辅导,在之后的学习中自然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厌学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2.师资素质因素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较低,有相当多的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方法陈旧,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教学效率自然低下;其次,农村小学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普遍不强,对学生缺少关爱和尊重。面对学困生,有不少教师抱怨、训斥,也有些教师采用粗暴的方法体罚学生。他们实际上都是恨铁不成钢,但这种不良心态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3.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认知结构,不能为持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二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这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具体体现为: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自觉性差、好玩、管不住自己、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此外,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较差,从不主动复习,也不能找出学习的重难点,不能从材料中获得相关的信息,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干扰,学习很被动。
二、转化学困生措施
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注重对学困生的关爱,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配齐师资,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提出了“五个必须”“六进课堂”的具体要求。“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六进课堂”即:“微笑进课堂、尊重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探究进课堂、合作进课堂、创新进课堂”。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转化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了起点。
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
三是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四是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五是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六是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七是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八是分类推进,因材施教,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枢纽核心。
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学困生,实行分类推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学困生,实行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具体设想如下:第一,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第二,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要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通俗易懂的小问题,让他(她)们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二是教师经常检查学困生的课堂笔记(特别是语文科),指导和督促学困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困生解决听说读写能力等问题。第三,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为学困生开小灶,一方面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另一方面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问题也要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第四,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第五,批改作业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最好当面批发,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原因,加以改正。最好重做,直至弄懂。
九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是转化学因生的法宝。
导致学困生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各负其责,而且还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家访,及时反馈学困生的信息,以寻求转化良策。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学困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少犯错误。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