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问、会问、乐问—浅谈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2015-03-18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任伟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意识数学

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 任伟阁

在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评价视角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以学论教”,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思维、反思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所感悟,真正激发和启导其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课堂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困扰及成因

现在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显得老成低调,课堂显得沉闷无趣,一节课下来除了被动地回答老师的几个提问之外,再无其它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对学习缺少了主动探索认知的兴趣,总是无趣地被动学习和接受。而且被动学习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后续作用。以分论教造成部分老师仍在无奈的执行“填鸭式”的教育,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子,为了保证完成四十分钟的课堂任务,而缺失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启导和养成;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内在心理诉求。

(二)先进科技产品对学生的影响

现如今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等产品对学生的影响可谓不小。通过这些新兴产品,学生所接触的世界一下子广阔了许多,课堂和学校对他们不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一些古板枯燥的数学课堂,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回答和提问的兴趣,这种对课堂的无趣直接造成了“零问题”的出现。

(三)个体差异的决定

学生本身的主体差异及自主意识也会造成不愿、不敢甚至有问题羞于提的奇怪现象,这也是造成缺少数学问题意识的一个主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齿于提简单的问题,有创新的问题又不是那么容易提得出来;成绩一般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自我感觉简单又怕同学笑话而难以启齿。这样一来,“问题”越来越少了,麻烦也就越来越大。

二、养成良好数学问题意识的三个策略

(一)搭建宽松、平等的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

1.营造宽松、活跃的提问环境

在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发问,要和悦倾听、耐心引导;对不当或错误的问题,敢于肯定其大胆行为,再鼓励学生与同学、教师进行探讨,多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即使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者不着边际,也要运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予鼓励,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发言,建立自信,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取笑他们的同学给予理解和帮助,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为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问搭建优质平台。如经常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比赛,通过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各小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热情。学生也就会在快乐的竞赛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大胆质疑和提问的习惯。

2.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产生依赖心理的学生一般在家中都是事无巨细皆由家长一手包办,长期以来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心理。教师要与家长多加联系,密切配合,克服家庭、学校包办过多的不良影响。还要在课堂上多启发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探索和独立发现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对于经常积极抢答问题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改变抢答的习惯,学会和其他同学公平竞争答问的习惯,让不爱发问的同学找回一些自信和勇敢,多一些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只要这些学生有了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慢慢地也就会有自己对问题的发现。

(二)打牢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会提问

1.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没有掌握充实的基础知识,必然就会出现只能提些简单、幼稚甚至荒唐可笑的问题的情况,当然这也是挫伤学生提问热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双基训练,打牢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向提出高质量问题迈步的前提条件。

2.通过设疑,变有意为无意地引导学生提问

创设“悬念”,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急切地思考欲望。悬念的设置方法很多,根据教学需要而定。比如,把它设置于课尾,学生急于求知,课后就会带着问题预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有主动思维价值的知识点,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进行有益的思维碰撞。

3.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除了课堂上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会提问以外,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在课内外阅读中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准备专门的问题记录本,无论在作业练习或课外学习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记下来,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也可以求助同学或老师。这样既能在学习、生活中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质疑习惯,有了思考性的内容,自然就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了。

(三)通过解决问题的体验,让学生更加乐于提问

通过答疑和释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恍然大悟和释然快乐,激发学生乐于提问、认真钻研的学习动力,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着重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思考→发现→掌握→提高”的这一良性轨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感受整个过程中的乐趣和最终的成就感。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发现的问题意识,并为获取问题解决的愉快情感体验而甘愿付之于行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在动力。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重中之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信只要培养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这三个能力,学生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也就养成了。相信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数学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发芽扎根,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情趣。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