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2015-03-18诸葛燕红徐仙女周正辉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门脉肝功能胆囊

诸葛燕红 徐仙女 周正辉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浙江 兰溪 321100)



胆囊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诸葛燕红 徐仙女 周正辉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浙江 兰溪 321100)

目的 总结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及个性化饮食指导。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7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及合理的饮食指导是胆囊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t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Nursing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长期以来被视为LC的禁忌症。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行LC 1 329例,其中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6例,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胆囊疾病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5.5岁,其中19例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7例合并急性胆囊炎。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入院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5例。B超提示肝脏萎缩,表面呈锯齿状、不均质回声增粗、门静脉增宽、脾肿大。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行LC,气腹压力设定为1.6~2.0 kPa(12~15 mmHg),三孔法,11例术中增加右侧腋前线戳孔。3例因严重肝硬化,胆囊后壁广泛坏疽,行胆囊次全切除术,胆囊床残余粘膜电灼处理,5例患者因胆囊周围组织水肿显著、创面渗血渗液较多放置右肝下引流管以利于坏死组织及渗液引流,避免炎症介质吸收而加重肝功能的损害,于术后48~72 h拔除。

1.3 结果 26例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严密术后观察,及相关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正确评估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常规B超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值、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注意是否存在出血风险,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方可进行手术治疗。Child-Pugh C级被列为手术禁忌症。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24~48 h行LC,Child-Pugh分级C级急性胆囊炎控制后转肝病科护肝治疗待肝功能达到Child-Pugh分级B级考虑择期手术。

2.1.2 心理护理 (1)与患者充分沟通,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辅导[1]。让患者认识到LC的操作方法及优越性。增强治疗信心。(2)做好用药宣教,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检查及治疗。(3)利用放松疗法,保证夜间睡眠充足,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全麻术后给予吸氧3~4 L/min,全麻清醒后即开始指导床上活动,指导深呼吸及四肢活动,术后6 h指导下床活动,放置肝下引流管者,无菌操作下每日更换引流袋,严防逆流,每班挤捏引流管,以确保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及时发现出血及胆瘘。本组5例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无非计划性拔管及腹腔继发感染发生。

2.2.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2.2.1 出血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每小时巡视病房,留置腹腔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未置引流管者,应注意观察面色、脉率、血压、腹部体征,及时发现出血征象。如出现面色苍白,脉率快,腹部胀痛,皮肤湿冷,引流管有较多血性液体流出,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右上腹痛,急诊B超提示:右肝下不均质回声团块,右下腹少量液性暗区,腹腔穿刺见少量暗红色液体,予以超声下放置腹腔引流管,保守治疗11 d后出院。

2.2.2.2 肝功能异常 麻醉或手术气腹均可导致肝血流量减少,加重肝功能的损害[2-3]。本组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况、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及时遵医嘱检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口腔有无异味等。本组无肝性脑病、肝昏迷等并发症发生。

2.2.2.3 胆瘘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持续引流出或穿刺出胆汁样液即提示胆瘘发生。本组无胆瘘发生。2.2.3 饮食护理 术后1 d给予流质饮食,如无腹胀、恶心等可逐步进食半流质饮食,给予适量蛋白质、热量、富含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如肝功能明显损害,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蛋白质饮食,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预防因吸收不良而导致脂肪痢。一般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60%~65%,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使体内充分贮备肝糖元,保护和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并可纠正肝功能不良时引起的低血糖[4]。

3 小结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并发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前正确评估肝功能分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做好心理疏导,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合理的个性化饮食护理均能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1] 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7.

[2] 郑宝珍,陈中,倪家连,等.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11):915-916.

[3] 顾奇云,赵军,周国庆,等.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9(4): 292-294.

[4] 史晓芬,朱亭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饮食营养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81-82.

诸葛燕红(1972-),女,浙江,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R473.6,R657.4+2

B

1002-6975(2015)13-1239-02

2015-01-19)

猜你喜欢

门脉肝功能胆囊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