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通理论教学策略在高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2015-03-18吕璟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法语境学习者

吕璟玉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一 引 言

高校英语教学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主体与教学手段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连通理论开始逐渐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之中,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连通理论的核心,是将人脑的思维路径和方式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进行模拟,从而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的处理,通过平行的加工方式,将激活的信息传输至各个大脑单元。基于连通理论的教学模式最初出现于上世纪80 年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学习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语言教学中,基于连通理论的教学策略将学生所学习和理解的语言规则视为一种“概率”的存在。学习者已经习得的语言知识,在其大脑认知之中是以网状的形式进行分布的,而这些认知在大脑中被运用的次数越多,则其被有效激活的概率就越大,更加容易随着类似知识的加入而不断被强化。此外,基于连通理论的语言学习更加注重所学知识与学习者在现实世界的认知之间的信息交互,认为学习者通过接触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便能够掌握语言的规则。本文遵循连通理论,研究高校英语的教学模式,从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 基于连通理论的高校英语语法教学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记忆,连通理论认为,在形成记忆的进程中,通过改变连接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法规则。本文从以下一些方面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语言的输入

学习者的大脑中,已经将已有的语言知识逐步连接成为一个网络,此网络能够将正在学习的语言知识不断吸收和存储,并且将新的知识与已经形成的知识进行比较。在学习者已经形成的网络之中,一方面对现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有序存储起来,另一方面,随着新的知识的吸收,又会经历新一轮的输入与加工过程,而每一次的知识输入,都能够对现有的知识网络起到更新的作用,不但包括信息的更新,也包括知识分布方式的更新。教师所能做的是,在高校学生学习语言的初期,就为其准备大量的语言知识作为信息输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面对尽可能丰富的英语素材。在这样的教学情境里,学生的语言输入会很快达到某种程度,从而将规则化的语法知识转换为应用型的习得知识。也就是说,从“中国化”的语言习惯逐步转变为对英语的无意识使用。学生因此而获得了丰富的语感,语言能力就会出现质的提升。

(二)语境的构建

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向学生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才能在学生的认知中形成具体的语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习语法的进度。教研者应该摒弃传统英语教学中将语法进行孤立讲解的模式,应将各类语法置于一个构建好的背景中。举例来讲,笔者向学生展示一个句子:Call me a waitress.而显然如果没有语境的存在,此句子的含义是双重的:第一是我需要一个侍者,而第二则是你可以称呼我为侍者。可见有特定的语境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复杂多变的层次关系,由不同的语言元素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再举例:He saw her duck,可以理解为他看到她的鸭子,也可以理解为他看到她低头。至于取哪一个解释,完全取决于对her duck 究竟是宾语还是仅有her是宾语。这些例子均能够证实英语学习中语境的构建是多么重要而不可或缺。完整的语境能够使学习者对语言的把握更加精准。

(三)联想比较

基于连通主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这种理论能够模拟人的联想过程来对必要的信息教学比较,包括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而高校学生的母语绝大部分是中文,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地把所学语言与中文进行联想和比较,教师如果充分进行有益的引导,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语内联系,包括时态之间的对比等等,另一方面也应注重语间的联系,举例来讲,笔者在进行被动语态的讲授时,就向学生总结归纳了中文中的常有被动意义的关键词,包括被、由、遭到等。学生会自然地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加快速地掌握被动语法的规律,促进英语的学习。

(四)语言的输出

连通理论认为,在学习者具备足够的语言输入之后便能够自然产生语言的输出。当学生习得(输入)了一个新的词汇,便会联想到这个词汇的不同时态等内容(输出)。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学习者在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时候,会更多地将思维置于这种语言的表层形式之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抽象的语法思考,从而掌握内在的规则。举例来讲,笔者向学生展示一个句子:The river whose banks are covered with trees flows to the sea.显然river 是一个单数词汇,但后面存在banks 和trees 复数词汇,而本句子中的flows 则应该和river 相互对应。因此应该鼓励学生投过语言的表层思考,从语法规则和语法理论的深度重新梳理已有的知识,使之真正内化到学生的认知中。

三 基于连通理论的高校英语词汇教学

连通理论认为,在学习者的认知体系里,对于词汇的学习可以抽象成对新词的特征映射,并且将这种映射进一步分类为“语义化”的映射与“打包”的映射。而语义化的映射是学生将一个新词从词意到词形的映射过程,打包映射则是在语义化映射的基础上,将新词的一些附带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记忆。

(一)输入的调节

与英语语法学习类似,教师在学生接触词汇的初期,便应该尽可能向其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在这些素材的环境中,会逐渐接触到真实的语境,从而从自然语言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词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呈现不同难度的语言素材,避免由于学生的生疏而导致兴趣下降的现象发生,因此应控制语句和词汇的难度,使之适应所有学生的平均水平。

(二)打包的策略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词汇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词汇本身,教师应该适当地向学生展示与词汇相关的许多背景信息,包括词汇的来源、在社会环境中的使用习惯、词汇的一些隐喻属性等等,这就是连通理论的打包策略。该策略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程度。高校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来引出其他的新词汇,可以把词汇放在明确的文化现实中进行教学。对于词汇背景信息的提供,不能仅满足于口头的介绍,而应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泛听等进行,有条件的院校更应争取构建真实的对话场景,与外籍教师交流。笔者的实践证实一些相对固定的语块,如make hair stand on end 之类,要将其视为独立词项进行讲解。根据学习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者在进行词汇短语的学习时,往往是通过对其进行拆分来拼凑出可能具备的含义,显然这样的方法并不科学。举例来讲,bus boy和bus girl 真实含义是餐馆打工者,而其字面意义却是公交车男/女孩。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的时候应及时为学生提供给语境和文化背景,避免学生在此阶段走弯路。

(三)引导注意力

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类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趋于特定语言形式,此时学习者更易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形式。例如,笔者在日常词汇讲解中,会及时总结一些经常搭配出现的英语词汇,以adj+n 型的搭配为例,笔者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有sandy beaches,pervasive sea 等。通过注意力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词汇。此外,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块”式短语的学习也十分重要,笔者鼓励学生去总结固定的语块,包括I don’t want to bother you,but...等等,学生对此类知识的掌握速度明显加快。

(四)借助背景知识

词汇的背景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含义,这也是学习心理学中的文化图式。连通理论我认为,必要的背景知识更加有助于寻找一个新词在旧有网络之中的连接。笔者曾经对check 的图式进行总结:

Check out 在旅馆中付款并离去;

Check bills 餐厅用餐后结账

Check list 核对账单

由此可知,check 虽然不是一个含义很多的词汇,但是在不同的背景之中其体现出来的含义是有所区别的。应该让学生明白,对于词汇的学习并非向记忆公式一样将其记牢,而应该结合丰富的背景和语境进行学习。

(五)拓展深度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深层知识。连通理论认为,通常在教学进程的延伸中,学生掌握的单词逐步增加,其脑海中的图式里能够被激活的节点数同样随之上升,新的词汇便会更加高效地融入到已有的节点网络里,最终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推荐在教学中使学生构建不同词汇间的“强度连接”来达到拓展深度的目的。举例来讲,使学生掌握词汇之间的同义或者关系便能够较为简单地使两词汇产生联系。其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些在语义上具备联系的不同词汇被自然地相邻存放,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语言习得的速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习者自身的记忆特点,对其记忆策略进行引导和优化,使之能够在词汇的学习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日常经验,更加有效完成词汇的掌握。

四 结 语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连通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与词汇教学,均十分注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联想,充分重视所学知识的背景材料,激发学习者的记忆效果。此外,连通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也很关注学习者的母语迁移。根据以上提出的联结主义理论对教学的一些启示,要求从事英语教学的教研人员应该在现有语法传授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在合理的情景的启发之下,增强英语的接触量,提升英语的使用频率,从而达到强化英语概率的目的,使学生的语言使用准确率得到提高。

[1]傅翀.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河南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93-97.

[2]彭建武.连通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2,(4):45-55.

[3]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连接论优于普通语法研究[J].外国语,2014,(5):11-17.

[4]王薇.一个基于连通主义的二语习得认知过程模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16-23.

[5]程其龙.认知语言学—语言的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77.

[6]付喆.英语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论连通理论对词汇呈现方式的启示[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5-46.

[7]曾凯.联结主义理论对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64-268.

[8]艾婷,叶尔茁,袁平华.连通论视角下的英语习语习得[J].新余高专学报,2009,(6):78-80.

[9]姚瑶,周雪婷.试析联结主义在英语听力中的运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2-74.

猜你喜欢

语法语境学习者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