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评述

2015-03-18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米秋实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内资利润率高技术

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米秋实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先导性产业。例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为传统产业的3~5倍,其产值已占GDP的40%~60%。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关重要。我国经济自上世纪末期以来获得了高速增长,目前制造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高技术产业的一般从两方面界定:一方面从研究与开发(R&D)强度,即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来看,高技术产业通常较高;另一方面,在高技术产业中,科技人员密度,即专业科技人员(科学家、工程师等)在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值更大。传统上,高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科学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制造业等,其共同特点是技术密集度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高以及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 年度,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2000万元以上)已有24636家,从业人员1269万人,2012年当年实现总产值10.2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总收入中占比为12.7%。

三、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高技术企业已逐步发展壮大,人均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企业利润率仍偏低

自2000年开始,高技术企业就已跨入“亿元俱乐部”的平均营收水平,并于2012年攀升至4亿元,且人均生产率逐年增长。在企业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仍需注意到,在2000~2012年期间,企业平均利润率一直在4.2%~6.7%的范围低位震荡。虽然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尚高于我国全部出口商品的平均利润率,但在这一指标上却远低于国外企业。鉴于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比例多年基本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如何改变在国际分工中低端加工装配这一定型角色,逐步向利润链的上游发展,是我国高技术企业需要破解的难题。

(二)高技术企业的主力已逐渐由国企转移到民营内资企业,虽然存在各种不利条件,但这些企业积极进取,在创造利税方面,已经占到了高技术企业中的半壁江山

按照所有制成分(国企、内资、港澳台三资企业和外企四类)对企业规模进行审视。内资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企业数占比已从2000年的1/2增长到了2012年的2/3,但由于在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相对缺乏,相对更难以形成规模,所以通常体量较小,从单个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员工数来看,均仅为其他三种类型企业的1/3水平(2012年)。考察单个企业利润,则国营企业远超(2012年为4422万元,是2000年的6.7倍)内资企业与港澳台企业(2012年分别为2056万元和2989万元),也逐渐赶超了外资企业(2012年为3796万元,是2000年的1.7倍)。从劳动生产率上看,国企与内资企业已逐渐迎头赶上,2012年度分别为78.7万元和76.3 万元,已超过三资企业(同年为66 万元)并逐接近外企水平(同年97.8万元)。2000年至2012年区间,利润率排行为内资企业>国有企业>港澳台企业,基本情况是内资企业比国企高1~2 个百分点,而国企高于港澳台企业2~3个百分点。

(三)不同地区之间的高技术产业差距仍非常明显,但已逐渐出现从东部到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未来将有望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条件等原因,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存在空间不均衡性,长久以来形成了“东高西低”的格局,优势产业群更多地集中于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三个地区。自2005年至今,东部地区在所分析的各项指标(企业数、从业人员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的全国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都稳超70%。虽然东部一股独大的情况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但国家大力倡导“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政策优势已给中西部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其各项指标在全国总和中的占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四)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研发投入仍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

从描述高技术产业特征的核心指标—R&D投入来看,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的投入都经历了相当大的增长,其中R&D投入经费从2000 年的111 亿元增长到2012 年的1491 亿元,同期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也从9.2万(人年)增加到52.6万(人年)。但仍存在投入强度(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偏低的问题:对比美国(19.7%)、日本(10.5%)和德国(6.9%),我国仅为1.7%,若想达到与美国的投入比例水平,尚需追加1.6 万亿的R&D 经费。这在客观上拉大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与先进国家绝对水平的差距。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未来必须产、学、研、政、经等各界的多方努力,切实提高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与政策支持,才能逐步使我国跻身高技术强国的行列。

[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

猜你喜欢

内资利润率高技术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台资或变“特殊内资”引解读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天津:今年前两月引进内资项目1574个到位资金855.35亿元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