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银行转型与定位研究
2015-03-18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张霞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张霞
一、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及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资金融通、货币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一样,是对货币跨时空流动与配置的安排。但是,互联网金融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使货币在形式、流通和交易诸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各金融主体的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具有更强大的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小额信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电子商务金融以及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核心内容。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低成本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以及货币的支付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因此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本非常低廉。互联网平台还省去了实体营业网点庞大的建设费用和人力费用,大大减少了投资、营业和管理成本。据估算,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成本和传统金融的业务成本的比例能达到1:100甚至1:1000。
2、高效率
依靠互联网、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强大的数据收集优势,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便捷了支付方式,金融活动参与者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更直接和有效的接触,透明度更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金融市场充分接近无中介状态,有效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
3、注重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服务由传统的面对面柜台交易转向开放式的群体参与、互动沟通,通过实时交互、大规模协作来实现组织扁平化、去中心化,客户信息平台化、网络化,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4、实现了金融资源配置的脱媒
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市场参与者可以直接进行金融交易、风险定价和期限匹配,不需通过金融中介就可进行简便操作,金融资源配置实现了脱媒。
5、增强了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
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参与度和普及度大大提高,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资源分配,突破了地域以及融资门槛的限制,金融排斥问题得到缓解,金融资源更易获取。
二、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瓶颈
(一)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般将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十大股份制银行外的非证券和非保险类的金融机构定义为中小银行,主要包括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形式上最有代表性的是城市商业银行。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中小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9 年末,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43 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174,981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银行业的22.21%。在许多城市,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甚至已超过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具有许多竞争优势,例如,中小型客户较多,受外资银行的冲击比较小;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具有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营销手段和治理结构等。这使得股份多元化的中小银行,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促成了我国银行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丰富了金融机构层次,促进了我国银行机构“多元化”的改革进程。
(二)中小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小银行从一开始就存在规模偏小、市场定位狭窄、科技水平较低、员工素质不高、内部控制不严等缺陷。从市场定位的角度看,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市场定位不明晰
许多中小银行没有对所处的金融环境和自身实力进行细致、科学、准确地分析,更没有进行严密的市场细分,集中资源发展比较优势,使自身业务主要在批发业务层面上展开,而且集中在传统业务上,没有形成自身的服务特色。
2、同质同构现象严重
中小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目前仍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与各商业银行向客户和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品质上差异很小甚至无差异。此外,中小银行在机构设置方面也没有和大银行形成应有的互补效应,只做低水平重复建设。这写缺陷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3、缺乏战略规划
中小银行普遍没有对市场进行长远分析,没有把市场定位提升到战略高度,营销方式过于简单,只是零散运用广告、宣传、改善服务态度等促销手段来进行,不符合市场定位精确和总体策划周密的银行发展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发展带来的冲击
(一)对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冲击
网络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收益率要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这势必会减少中小银行的存款业务。互联网在信息处理上十分便利,互联网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设计出的金融产品,具有周期短、下款快等优势,对中小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有很大的冲击。
目前,许多互联网企业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开展以支付宝等金融平台来进行的银行卡收单、货币汇兑、电话支付等业务,这必定在将来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基金销售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另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支付宝、汇付天下、银联电子等七家机构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批,成为销售基金的直接渠道,这都会削弱中小银行的代销业务规模。
(二)对支付结算中介的冲击
第三方支付依托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中介,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进行资金划转服务。据统计,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已达到5.4万亿元人民币。移动支付的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出现了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N F C 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多种方式。这些发展大大弱化了中小银行传统的作为支付结算中介的角色。
(三)对融资模式的冲击
网络融资目前主要包括P2P信贷、众筹融资以及电商小贷。以P2P为例,2013年P2P公司有346家,网络借贷规模共计680.3亿元。P2P信贷和众筹融资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小银行贷款模式,整个融资流程实现了互联网化,而且运行模式的交易成本也远远低于中小银行线下运作模式,是对传统通过银行融资模式的颠覆。
(四)对理财业务的冲击
在理财业务方面,阿里凭借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基础,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货币基金产品。百度理财平台在2013年10月份正式上线,目前已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了“百发”和“百赚”两期收益率较高的金融产品。此外,还出现了京东供应链金融、“京保贝”融资业务和苏宁云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金融很有可能凭借在用户体验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打破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实现差异化服务和金融创新。
(五)对风险控制的冲击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金融行业在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和管理数据等方面均呈现级数增长。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控制风险。例如阿里小贷,截止2013年4月30日,阿里小贷累计获贷客户数24.03 万户,累计发放贷款803.08 万笔,累计发放金额810.23 亿元;余额客户数4.38 万户,贷款余额11.48 万笔,金额19.78 亿元(,整体不良率为1.23%。
(六)对经营管理的冲击
网络金融在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用极低的营销成本便可以提供高效的服务,更好地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中小银行应该适度的改变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好的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转型和定位的策略建议
(一)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
互联网能够提供免费且快捷的服务,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互联网能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更加重视客户体验。中小银行必须学会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维,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以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简化业务流程,以便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留住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具有资金少、规模小并且市场空间小等劣势,中小银行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地方性银行,网点一般局限于所服务区域,客户通常都集中在所服务区域,客户资源少,风险集中,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小,这阻碍了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中小银行的服务范围并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
(三)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客户数据,增加数据积累,积极与其他企业好政府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建设完善中小银行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发掘客户、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中小银行必须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合作,利用互联网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改善自身技术缺陷。两者应该优势互补,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四)实现互联网金融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只是弥补了中小银行的没有涉及的领域,中小银行可以学习网络金融的技术和发展模式,通过合作来降低经营成本,拓展网络业务,建立网上银行,在保留原有的客户的基础上,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新的客户,相应的推出理财产品和移动支付产品,抢占网络金融的主动权。
(五)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建设
中小银行具有优秀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但缺乏金融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面对互联网金融,单纯的金融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小银行的发展,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助推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应当多培养一些既懂得金融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1]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2]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8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与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
[4]李勇军.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