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运用

2015-03-18刘建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思政高职

刘建涛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07)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运用

刘建涛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07)

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德国职业教育,虽然它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适用于工科职业类课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它也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文科类课程的教学,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澄清其价值的基础上,对项目教学法的组织和运行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探析。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教学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视阈中,来自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虽然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行动、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它广泛运用于工科职业类的专业课教学中,但对于以塑造灵魂、改造思想、提升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为例,谈谈如何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一、价值取向: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一)利用新颖性,增强吸引力

1.教育理念新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股强大“洪流”,它要求改变过多强调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单向度的教育传统,建立以建构主义和接受理论为框架, 以问题为中心,在尽可能地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依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教学体系、营造教学环境。

2.教学方法新

2003年德国职教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之后传入我国,进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笔者以项目教学法为主题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只发现了7篇文章。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载体新

在长期以“灌输”为主导的思政课方法论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行动为引导,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将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磁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综合性,增强感染力

1.内容覆盖的广泛性

项目教学法又称为跨专业课程,一是所设置的“项目”包含了多门课程的知识。如一项不文明行为社会调查项目,它设计到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门课程的知识。

2.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一个项目是一个真实、典型的工作,而工作不是单一的,它是由多项任务组合在一起的复合体,不同的工作任务,完成的方式方法自然不同。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在环节和流程中要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使用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

3.教学过程的并序性

德育是知、情、意、行、习统一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偏重于认知教育,忽视情感的培养、意识的磨练、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运行中,项目教学法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运行,将德育的规律完整的表现出来。

(三)利用针对性,增强实效力

1.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明确目标性

项目教学法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那么何为高?就是技能高、品德高。何为应用型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对主流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能力,包括分析、辨别、选择、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即在工作和生活中能说理、会说理、讲道理,立得住、行得正、走得稳。

2.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高行动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喜欢干活、做事、动手,他们擅长竞赛、游戏、展示,有特长技能,他们不喜欢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不擅长学科体系和理论构建。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做事的同时学做人,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3.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难题,解决执行力

项目教学法能将将理论与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同时,项目能在教学资源有限(时间、空间、师资、财力、管理)的情况下,集约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有效地解决教学的时间、空间等难题,帮助教师和管理者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执行力。

二、组织运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教学项目的开发

按照项目的要求,纵览各高校思政课项目教学的实际,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目前普遍使用的基础课教学项目主要包括:志愿者服务、社会工作、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德育叙事、法律咨询、模拟法庭等等。可以将这些项目分为三类:一是综合项目与单一项目,综合项目是针对同一个具体对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步、多环节、多要素的实施才能完成工作,并有具体成果如社会调查;单向项目主要是指某一项单一的工作任务,如某一次参观访问,某一次的志愿者工作等等;二是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规定项目,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项目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设计确定的活动项目;自选项目、是学生选择性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它既可以是教师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内容、条件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确定的活动项目,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项目;三是复合项目和专项项目。复合项目是指该项目既包含思政教学项目和专业教学项目;专项指的就是专门为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设计的项目。

无论是那一种类型的项目,都必须是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在此基础上,将一个个开发的教学项目,集合起来,制定项目教学课程标准,形成项目教学的资源库,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教学项目,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过程的运行

1.项目指南

在教学前,根据项目标准,教师要为某一个或一类项目准备好丰富的背景资料,编制项目指南发给学生,如考察或研究某一个问题基本概念、观点、原理以及该项任务的来龙去脉。当教师根据指南提出一个情景时,学生能从背景资料中查到这项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论背景、工作环境、工作方法、操作流程和限制条件,从而引出相应的工作和任务。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个新情景(包括正常、异常、出错、紧急等情况),不断引出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模拟工作,动脑动手。

2.实施方案

根据项目教学标准和项目指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做好项目实施方案,学生按实施方案的进程开展工作。不同类型的项目、实施方案也是不同的,研究型的项目应提供开题报告,体验型和践履型的项目应提出工作计划或操作方案等,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施方案是项目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过程监控

按项目主体来划分,教学项目分为小组项目和个人项目。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项目负责人都要按照项目指南和实施方案的步骤完成,并保留工作或研究的痕迹,如照片、视频、音频、书面材料等。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走访、多媒体、自媒体等方式对项目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和纠正。

4. 教学评价

对于项目教学的评价,要坚持终成性评价和过程性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教学成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要强调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品质的养成,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侧重点也不同,对于研究性的项目主要关注成果,如调查报告、采访视频等,对于践履型的项目如社工等,主要看工作的过程和服务的成果。

5. 成果展示

每一个学年,思政部通过展览、报告会、评比竞赛等形式将本校学生的项目教学成果进行展示,鼓励先进、形成氛围、传承文化,对于一些优秀的成果和个人进行表彰,并不失时机的推荐到省、国家的平台上传播,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服务产品,引导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问题澄清:项目教学法实施中的几个误区

1.项目与教学

在基础课项目教学的实践中,有人将模块教学、案例教学说成是项目教学,甚至有人将课堂讨论当成项目教学,这些都是非常牵强的,模块是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逻辑和思路进行打包整合后在进行教学,案例是已有的经验,供师生分析使用的材料,至于课堂讨论只是一个教学活动,根本谈不上项目,这些观点显然没有理解项目的本质。简单的说项目就是一件真实具体的工作,它具有集约性、实践性、一次性等特点, 如建一栋房子、承接一项服务等,项目工作的成果是一般实体的如产品、服务品种等,对于思政课及其他文科类的项目,虽然不能完全按照工科职业类的项目要求,但它也必须是一项真实、典型的社会活动,其成果可以是实物成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视屏等,更多的是体验、体会和行动,经历的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没有具体的物化成果。

2.“主角与配角”

有人将项目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比喻为主角和配角的关系,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面,不利于项目教学的开展。项目教学法根植于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体现双主体,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因此,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导演、编剧,学生是演员,即是主演、也是配角。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横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在空间上穿越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时间上,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了“高职院”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但在本质上,项目教学法是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因此项目教学法不能代替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理论教学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灌输法等。

4.过程与结果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习的过程,不宜完全用成果评价学生的优劣,所以,在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结束,并不等于教学已经完成,教师应指导学生对项目的成果进行完善、提高和巩固,不断完善项目标准。

[1]周 芳.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刘建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构建探究[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2013,(1).

2095-4654(2015)05-0179-03

2015-02-02

G711

A

猜你喜欢

教学法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