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转基因食品
2015-03-18边亚辉
边亚辉
转基因食品,作为科技进步的新兴产物,已走进我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我们的餐桌上,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已随处可见。就连我们吃的五谷杂粮、柴米油盐都有不少和转基因有关。难怪有人惊呼:转基因时代已经来了!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不了解,甚至存在着“误读”。究竟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营养?下面就浅谈一下个人认识和看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 (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难了解,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也就是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 (动、植物和微生物),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的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对转基因食品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目前对基因的活动方式了解还不完全透彻,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调整后的结果。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教授认为,凡是允许在中国销售的转基因食品,都要通过国家农业部转基因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相关检验机构的严格评审、检测,已经通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食品,由国家农业部颁发安全合格证书后,方能投入进行食品加工。从营养安全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没有出现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
由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健康有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结论,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特别是转基因食品持慎重态度,专门为转基因食品建立了管理制度,要求生产厂商,尽到告知义务。
尽管如此,不少国家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依然疑虑重重。调查显示,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加拿大最近进行的调查也表明,92%的国民仍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危害表示担忧。
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之后,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遗传物质DNA在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不会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中。专家认为,由于转基因食物在投入市场前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因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人们还害怕转基因食品会对生态产生破坏。比如说,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源性基因主要是抗除草剂、抗病和抗虫等基因,可能会随花粉转移到邻近野生作物中,使自然界出现抗逆性较强的杂草;同时,抗虫转基因不仅可能杀灭益虫,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更强,变得更加难以杀灭。但许多科学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三、转基因技术对人们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尖端生物新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健康食物方面有巨大潜力。如今,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其耐旱、抗寒、耐盐碱、抗病等诸多特性都超过普通作物。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发展转基因技术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一些专家指出,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需要正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对生态的影响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更应该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转基因食品,而不是一味害怕,简单说“不”。从长远来看,对一种新技术采取极端姿态并不明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转基因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使这种新技术更大限度地造福人类。